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时间:2022-11-14 13:5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依据我国医学生未来职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框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95-02

1 前 言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结合医学生未来职业目标的客观要求,对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提出基本设想。

2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如在《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中指出:“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医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日)同时,国内医学院校从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也从不同角度对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许多医学院校对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则缺乏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思路和具体的指导意见。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多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有些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而定的,没有可操作的教学大纲,存在随意性,教学内容粗糙,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门数,各个院校不一样,有的多一些,有的很少,参差不齐,致使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情况来看,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时间大概只占总学时的8%,而相比之下,美国、德国则达到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相对较少,而且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学分情况选修,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的医学生原本人文知识匮乏的状况。

总的来说,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3 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依据医学人才培养与未来职业目标客观要求,开展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把医学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形成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除了要掌握常用的医疗技术外,还要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医学提出的更高要求,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传统的医生以纯治疗的方式对待患者,难以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现代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应以情感和交往为支撑,既要有技术的功底,又要有一定的内在人文伦理价值的张力。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演变。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基础。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还要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要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构建医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课程。这种学科群课程试图培育学生关怀自然、关怀社会、关怀人的生命的人文素养与客观的、理性的、求真的科学精神的统一。

二是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此后,我国在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过程中,由教育部、卫生部于2008年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该文件的试行,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参照国际医学标准办学,提出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

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他们的共同做法就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2年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源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几乎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新道路模式的尝试,分别设计了社会学理论及人的价值、医学公关学、医学法律问题等课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从而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有关健康、社会、医学并以此问题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列为医学院校必修课学习计划。英国在“明天的医生”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平衡课程,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以至包含。

日本也针对这一国际趋势,提出实施“全人的医学教育”,解决医学的观念问题和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日本各医学院规定,每一学生必须修完多达60多学分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课程。

三是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医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未来职业素质,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医学院校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医学教育,这是国内外医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以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开始逐渐的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对于医学生来说,除了要有这样的价值理念外,还特别需要专业的医学人文知识素养,如2002年医学与哲学专业委员会提出七门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医患沟通,设置这些课程恰恰是考虑到医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客观需要。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如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就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考核中。

在国外,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的报告中称,在21世纪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把培养医学生的胜任力作为塑造医生未来职业素质的目标。可见,作为医学生除了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有情感、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这些人文素质要求,正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国芳,茅晓延,胡斯隆.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6):23-25.

[2]韦勤,柏茗.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30.

[3]甘阳.大学通史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11.

[4]刘俊荣.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建议[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41.

[作者简介]孟园(1990—),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推荐访问:存在问题 人文 课程 医学院校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