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正文

党史四个阶段概括3篇

时间:2022-09-28 18:55:27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四个阶段概括3篇党史四个阶段概括 党史的简单概括(12篇) 党史的简单概括篇1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四个阶段概括3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四个阶段概括3篇

篇一:党史四个阶段概括

的简单概括(12 篇)

  党史的简单概括篇 1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 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 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

 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 年 7 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1946 年 6 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史的简单概括篇 2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 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1920 年 8 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达等,陈独秀任书记

  1920 年 10 月,李大钊等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各地党组织如星星之火,发展起来。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 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

 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9 年,10 月 1 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同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开始了新的篇章。

  党史的简单概括篇 3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 100 年的汗水和鲜血谱写的篇章,提纲性地概说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十一届*中全会拨乱反正的历史过程。主要内容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国前的党史。第二部分是建国后的党史。

  建国前的党史可分为五个阶段: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1919.5—1923.12);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北伐战争时期(1924.1--1927.7)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④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8.8);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建国后的党史也分为四个阶段: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②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③文化大革命时期;④历史的伟大转折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早期革命活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主义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它从诞生时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奋斗目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统一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发动和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为推动人民革命运动新的高潮作了充分的准备。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

  自从 1840 年英国政府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它们不但运用政治的、军的上层建筑,把中国地主阶级作为它们的统治工具和支柱,阻碍和破坏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封建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处于危难之中。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广大人民如何才能当家作主,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一大批有志气的中国人在呐喊,在寻求救国之路……一九一一年,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代皇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为了帝制,积极投靠帝国主义,野蛮地镇压革命人民,血腥地屠杀革命人士。从此,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中国完全沦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这就是建党前的中国社会现状。

  (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一大批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之路,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还有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者胡适等大批人士,他们倡导民主、和平、自由,抨击封建礼教,传播西方文化。特别是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它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

 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一九一九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得到全国各地工人、学生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使工人运动迅速掀起,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20 年初,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酝酿组织中国共产党。同年三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中国名字叫吴廷康)来华,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维经斯基先到北京与李大钊会晤,后经李大钊介绍又去上海会见陈独秀,进一步商讨在中国建党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酝酿,1920 年 8 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邵力子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上海共产党主义小组。同年秋至1921 年春,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等在北京;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湖北;毛泽东、何叔衡在湖南;谭平山、陈公博在广东;王尽美,邓恩铭在山东;施存统、周佛海在日本也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与此同时,在法国的赵世炎、周恩来、蔡和森、李立三、王若飞也开始了建党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的早期革命活动

  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多方面的活动,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1921 年 6 月,共产国际派马林来华,建议上海小组发起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7 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因法租界巡捕搜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等十二人,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

  陈独秀因事没有参加,指派包惠僧参加,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纲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最

 后选择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此,中国无产阶级有了英明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目也就焕然一新。

  1922 年 7 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发表了宣言。并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为: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党主义社会。大会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加入第三国际的决议案》。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2 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的高潮,全国发生罢工一百多次,有几十万人参加。它的直接领导和机构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 1921 年 8 月成立,书记部的书记是刘少奇。这次罢工影响最大的是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后惨遭军阀吴佩孚的镇压,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923 年在共产国际的倡议下,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接受共产党国际执行委员会于本年一月十二日通过的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决定会体共产党员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同时指出:“绝对不能与国民党合并”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面貌为代价,党必须保持自己的原有组织和严格的集中领导机构。大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党史的简单概括篇 4

  ——艰难曲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同志们,中共产党自 1921 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 93 年的光辉历程。

  93 年来风风雨雨,我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魏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学习党史,回顾党在过往 93 年路途上的风风雨雨,熟悉和了解我党自创建以来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主要就 1921年建党至 1949 年建国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进行授课,希望同志们能够认真听讲。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以及本国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深重苦难和各种屈辱,无数仁人义士都在不断探索民族复兴的方法道路,从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尝试君主立宪制;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走上革命的...

篇二:党史四个阶段概括

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及史实概括

 更新至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之前,请谨记三句话:

 第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二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屈辱的近代史

  1 、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2 、1856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3 、1844 年的中法战争

  4 、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5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康乾盛世”---- 步入了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屈辱时代。

  二、悲壮的救国救民革命

 两大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1851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2、1898年的戊戌变法

 3、1900年的义和团反帝风暴

 4、1911年的辛亥革命

 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

  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五四运动 :

 :

  五四运动是1919 年5 月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群众运动。

  中共党史发展脉络

 一条主线: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开

  两大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 --- 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七大上写进了党章);

 第二次飞跃 --- 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为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三句话概括中共党史: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创立了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创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

 史实概括:

 第一个30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919年5月---1949年10月)

 第二个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12月)

 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年12月至今)

 第一个30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这 30 年最大的成就,实际上就是 建党、建军、建国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1919.5--1923.12)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1924.1--1927.7)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

 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

  1915 年开始的 新文化 运动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919 年的 “ 五四运动”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1918 年10 月 《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 章,歌颂俄国革命的胜利。

  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进步青年的组织——觉悟社。图为部分社员在天津的合影。前排左五为邓颖超。后排左三为马骏、左五为郭隆贞、左七为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 1 )、时间:

 1921.7.23 -- 8.3.

 (2 2 )、地点:上海法租界、嘉兴南湖;

 (3 3 )、出席代表:

 13 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纪律。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 1 )、时间:

 1922.7.16 -- 7.23.

 (2 2 )、地点:上海。

 (3 3 )、出席代表: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全国党员 195 人。

 (4 4 )、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5 5 )、历史意义:党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 第一次 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创立了 第一部 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组织罢工187次,参加工人30多万人,期

  间各地创立100多个工会。但工

  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

  主义的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

  的“二七惨案”,林祥谦和施

  洋,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

  人运动也由此陷入低潮,但也由

  此奠定了党的阶级基础,锻炼

  了队伍,积累了对敌斗争经验,

  成长了一批党的骨干。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23.6.12 -- 6.20.

 地点:广州恤孤院后街 31 号。

 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 30 多人,代表全国 420 名党员。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国共合作 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

 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

 策是正确的。

 意义:

 它对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

 促进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高潮,

 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1.11--1.22 地点:上海 出席代表: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成果:党的“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阐述,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

 由于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原大部分地区黑暗透顶,1926年2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举行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约70万军队。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通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长驱直入等策略,最终统一了全国。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点: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

 出席代表: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

 成果: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 本时期党史可划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27.8至1928年底。主要领导和发动各地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初步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个阶段:1929.1至1931.9。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基本形成。

 第三个阶段:1931.9至1934年底。“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出现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不仅丧失了有利的革命形势,而且给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第四个阶段:1935.1至12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内的领导地位,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第五个阶段:1935.12至1937.7月。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议在反“右”倾时没有注意到“左”倾情绪的滋生,以至后来瞿秋白发展了“左”倾盲动主义。

  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 出席代表:布哈林、米夫、瞿秋白、周恩来、向忠发、李立三、刘伯承、苏兆征、项英、蔡和森等142人,代表全国党员4万多党员。

 成果: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英)、杨尚昆、王稼祥、彭德怀、郭洪涛等十余人。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的主要打击对象是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

篇三:党史四个阶段概括

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及史实概括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之前,请谨记三句话:

 第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二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屈辱的近代史

  1 、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2 、1856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3 、1844 年的中法战争

  4 、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5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康乾盛世”---- 步入了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屈辱时代。

  二、悲壮的救国救民革命

 两大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1851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2、1898年的戊戌变法

 3、1900年的义和团反帝风暴

 4、1911年的辛亥革命

 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

  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五四运动 :

 :

  五四运动是1919 年5 月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群众运动。

  中共党史发展脉络

 一条主线: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开

  两大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 --- 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七大上写进了党章);

 第二次飞跃 --- 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为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毛泽东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怎样建党、建军、建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如何把政权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

  邓小平理论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科学发展观解决的主要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句话概括中共党史: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创立了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创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史实概括:

 第一个30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919年5月---1949年10月)

 第二个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12月)

 第三个3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年12月至今)

 第一个30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这 30 年最大的成就,实际上就是 建党、建军、建国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1919.5--1923.12)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1924.1--1927.7)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

 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

  1915 年开始的 新文化 运动 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919 年的 “ 五四运动 ”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1918 年10 月 《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 章,歌颂俄国革命的胜利。

  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进步青年的组织——觉悟社。图为部分社员在天津的合影。前排左五为邓颖超。后排左三为马骏、左五为郭隆贞、左七为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 1 )、时间:

 1921.7.23 -- 8.3.

 (2 2 )、地点:上海法租界、嘉兴南湖;

 (3 3 )、出席代表:

 13 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纪律。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 1 )、时间:

 1922.7.16 -- 7.23.

 (2 2 )、地点:上海。

 (3 3 )、出席代表: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全国党员 195 人。

 (4 4 )、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5 5 )、历史意义:党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 第一次 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创立了 第一部 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组织罢工187次,参加工人30多万人,期

  间各地创立100多个工会。但工

  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

  主义的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

  的“二七惨案”,林祥谦和施

  洋,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

  人运动也由此陷入低潮,但也由

  此奠定了党的阶级基础,锻炼

  了队伍,积累了对敌斗争经验,

  成长了一批党的骨干。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23.6.12 -- 6.20.

 地点:广州恤孤院后街 31 号。

 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 30 多人,代表全国 420 名党员。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国共合作 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

 能性。党的 “ 三大 ” 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

 策是正确的。

 意义:

 它对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

 促进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高潮,

 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1.11--1.22 地点:上海 出席代表: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成果:党的“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阐述,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

 由于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原大部分地区黑暗透顶,1926年2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举行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约70万军队。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通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长驱直入等策略,最终统一了全国。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点: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

 出席代表: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

 成果: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 本时期党史可划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27.8至1928年底。主要领导和发动各地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初步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个阶段:1929.1至1931.9。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基本形成。

 第三个阶段:1931.9至1934年底。“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出现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不仅丧失了有利的革命形势,而且给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第四个阶段:1935.1至12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内的领导地位,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第五个阶段:1935.12至1937.7月。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议在反“右”倾时没有注意到“左”倾情绪的滋生,以至后来瞿秋白发展了“左”倾盲动主义。

  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 出席代表:布哈林、米夫、瞿秋白、周恩来、向忠发、李立三、刘伯承、苏兆征、项英、蔡和森等142人,代表全国党员4万多党员。

 成果: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英)、杨尚昆、王稼祥、彭德怀、郭洪涛等十余人。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

推荐访问:党史四个阶段概括 党史 概括 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