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达州市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 抽取乙脑患者694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结果 达县、宣汉县属于高发地区,例数分别为190例、165例;男性403例(58.07%)、女性291例(41.93%),同时2~5岁患儿较多,而且死亡患儿多集中在该年龄段;7月242例、8月431例、9月15例,8例死亡患儿均在这3个月份。结论 乙脑属于小儿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加大防控力度十分关键,需加强重视。
关键词:达州市;乙脑;流行病学;调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azhou Japanese encephalitis(JE) epidemiological survey.Methods 694 patients were selected J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nd analysis,summarize the survey results.Results Daxian Xuanhan county belongs to one of the highest incidence area,the number of cases of 190 cases,165 cases;male 403 58.07%),female 291 cases(41.93%).At the same time,2-5 years old children more,and death of children in the age group;July 242 cases,August 431 cases,9 months in 15 cases,8 cases of death in children in the 3 months.Conclusion JE common pediatric diseases,morbidity,disability rate and death rate is higher,increase effort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Key words:Dazhou;Japanese encephalitis;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乙型脑炎(乙脑)属于小儿常见疾病,是一类高度散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因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引发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疾病,后遗症高达30~50%[2],而死亡率则高达5~35%[3],需加强重视。达州市近几年加强乙脑疾病预防与控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达州市乙脑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以便为未来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本文针对达州市疾病防控中心2005~2014年收录的694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达州市疾病防控中心2005~2014年收录的乙脑患者694例进行研究,入选对象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符合乙脑诊断标准[4]。入选对象来自达州市达县、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开源市等地区,均为小儿,年龄≤16岁,其中2005年~2014年收录的例数依次为154例、180例、35例、53例、39例、47例、38例、73例、50例、25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1.15%。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乙脑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达州市乙脑分布地区、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及发病职业等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发病地区情况 达州市含有一区五县一代管市,本次研究抽取的694例乙脑患者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达县最多(190例),其次为宣汉县(165例),再次为渠县、大竹县、万源市、开江县及通川区,2005年~2014年具体数据分布可见图1。
2.2发病年龄、性别情况 694例乙脑患儿中男性403例(58.07%),女性291例(41.93%),可见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比例(P<0.05);死亡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与性别数据分析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2~5岁患儿较多,而且死亡患儿多集中在该年龄段。
2.3发病月份情况 694例乙脑患儿多集中在7~9月,即夏秋季节最为常见,其中7月242例、8月431例、9月15例,剩余例数分布在1月1例、10月2例,其余月份则无发病例数,可见本病有发病季节性,应重视夏秋季节的预防与控制。8例死亡患儿均在高发月份死亡,其中7~9月依次为3例、4例、1例。具体的数据分布可见图2。
2.4发病职业情况 从发病职业来看,因本次研究均为小儿,为此基本上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为主,例数依次为154例、401例、134例,剩余5例中4例为农民、1例为其他。其中幼托儿童中死亡2例、散居儿童中死亡5例、学生中死亡1例,可见散居儿童死亡率较高。
3讨论
乙脑病原体最早发现于1934年的日本[5],为此也叫做日本乙型脑炎,我国1939年分离出乙脑病毒,之后经过大量研究后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亚洲远东与东南亚等地区十分常见[6]。本病夏秋季节多见,经蚊虫传播,起病急,伴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及强直性痉挛等[7],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血液传染病,尽早确诊与处理属于发病后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法,但尽早做好疫苗接种预防,则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达州市达县与宣汉县属于高发地区,入选患者均为小儿,男性百分比为58.07%,显著高于女性的41.93%(P<0.05),同时高发年龄段为2~5岁,而且8例死亡患儿均在该年龄段;此外,从分布的月份来看,集中在7、8、9月份,即夏秋季节最为常见。
发病月份集中在7~9月份,这3个月达州市属于持续高温天气,加上地理位置、水文环境等影响,为蚊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8]。该研究结果与全国流行季节高峰期7~9月完全一致,可见符合国内基本情况。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可知,大部分患者最初诊断以病毒脑收治入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大部分患者接种了乙脑疫苗,而现代的很多临床医生对乙脑病例见得较少,从而警惕性不高,未能及时确诊为乙脑[9]。夏秋季节本病患者最多,发病时以抽搐、高热、脑椎体损伤及昏迷等症状为主,而且周围末梢血白细胞也有明显升高[10],此时若能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检查)等,便可确诊。
综上,乙脑属于小儿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夏秋季,给患儿及其家庭与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加大防控力度十分关键,需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唐晓燕,马红霞,徐超,等.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监测[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6):401-404.
[2]罗怡,李洪彦,罗彤,等.务川县乙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87-4288.
[3]陈泽琼,安文洪,蒋应分,等.3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2):168-168.
[4]肖胜传,谢坤清,刘雅姬,等.梅州市2003-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9,9(3):322-323,346.
[5]姚慧.2012年信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18):2346-2348.
[6]严菊英,潘金仁,张意坚,等.浙江省仙居县2012-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特征和人群血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16(10):1146-1150.
[7]唐晓燕,康锴,尚思远,等.201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病毒抗体水平[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0):888-891.
[8]冯静,岳勇,周蓉,等.2005~2013年成都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09(3):149-151.
[9]王旭霞,蒋建祥,王芳,等.2009-2011年甘肃省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及主要临床症状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2):1099-1102.
[10]唐晓燕,康锴,李幸乐,等.河南省2006-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1):1128-1130.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