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2023年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3-22 13:15:16 来源:网友投稿

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好的书籍也有值得我们记录的地方哦,让我们一起写读后感吧,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相信一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

好的书籍也有值得我们记录的地方哦,让我们一起写读后感吧,撰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书上内容的理解,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馆读后感篇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构成和开展起来的比拟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聪慧的结晶。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着过去时期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的祖先,带着本人民族的颜色。等到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或者抱残守缺,固化为明日黄花。

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足轻重的位置,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和儒、释两家一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关于我国社会的影响持久而深远。

道家文化在产生和长期的开展、成熟的过程中,浸透到了认识形态的许多范畴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以及民族心理、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深入的影响,发挥过严重的作用。如今,道家文化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已牢牢地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它充沛表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用不多的字数,论述了道家对事物的产生、开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根本思想。文章大局部言语有些晦涩难懂,在此摘录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首先来共同感受一下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翻开《道德经》劈头就是这一句。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道是可遵照的笼统的运动规律,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笼统运动规律。依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称号,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这种相貌不是原封不动的。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当我们自以为完成了许多人生价值时,老子却说你所完成的价值是真的完成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并不是要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是说: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会;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漠不关心。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是最好的态度。大自然经过漫长的进化,万物之间曾经构成了一种均衡,假如妄加干预,就会毁坏这种均衡,结果不堪想象。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干预。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一样的应该自然无为,在老子看来,一个理想的国度应该是这样的:执政者只为人民提供一个平安,公平的自在生息的环境,至于人民有怎样的想法,人民如何停止本人的活动,则完整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在开展。人人都能够有本人的思想,只需不进犯别人的利益,人人都能够做任何本人想做的事。这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充沛表现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家徒四壁,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这句话是说:当一旦得到的东西曾经很丰厚了,就不要得寸进尺,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位置多了,他人就会眼红,究竟是不能“长保”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常常会自豪自大,这样反给本人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胜利,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规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是说:最高的善行好像流水的境地。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这与众人积极向上、追求开展的肉体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的位置与无为的“道”相仿。人要找一个优秀的环境寓居,要擅长去研讨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擅长讲求仁道,当政要擅长管理,做事要能充沛发挥你的才能,办大事要擅长选择好的机遇。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群众追求小利小惠,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则着眼于久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素日里注重信誉,注重团结,又擅长把握最优机遇来开展事业。所以一味的“争”是不适宜的,“争”也是需求谐和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缺乏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句话是说:对深邃的理论研讨有几种态度:最高的境地是,不要以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的理论而已;其次是对它顶礼膜拜;再其次是畏惧它;第四类是不置信他,以至凌辱它。还有的是置信这一说法,但根据又缺乏,有的人则是完整不信那一套。有的人以为这里面藴含着深奥的、极有价值的理论。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时,连普通百姓都以为这是我自但是然的斗争结果,与这深邃的道理毫无关系。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它有时似乎在显现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宏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又或展现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活力。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入的体察,这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察看和一种激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道家文化是一种追求个人绝对自在的文化。道家文化孜孜以求道,所追求的是一种不担负社会任何义务,主张摆脱各种肉体桎梏,以自我肉体为满足的绝对自在。因而,道家之道是一种无为之道、一种反朴归真之道。道家文化是一种以天道来纵容人道的学说,其人道主义带有超理想主义的特征,所推崇的价值观侧重于反朴归真。道家文化的人道深入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审美层面。

道德馆读后感篇2

每个人都想从书本中汲取点什么,不同层次的人考虑会有所不同。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我的眼光从当今移开,去古书中找寻。读点自己不懂得东西,了解一些高深的理论,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质。经朋友的推荐,找到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道德经解读》,试读之后,虽不甚理解,仅得皮毛,但坚持静静看完,零散地记载了些东西。结合现实,生发些个人的东西,为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 年出生于楚国。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称,而老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曾做过小官,职位不高。这和传统的文人没有太多的不同,后来辞官归隐,生活平静,精通修养之术。据说活了200 岁,是道教的开山鼻祖,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他的哲学思想与其他的伟人有太多的不同,我们总说自己缺乏信仰,那么什么支撑我们活下去。“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想探寻一下“道”为何物。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是空虚无形,但不是空无所有。如果从物质层面而言,创万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国之道,再回归到个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说“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种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力量。

“道”,是对付应变之术,是法则和智慧,是自然规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说的,它一落到语言上,人就无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内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国之道是清静无为的统治方式,就个人而言,我们该成为一个有“道”之士。

?道德经》告诉我们,“道”是人类自然和社会的法则。其实读书学习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顺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恒长存。领悟之后,寻求解脱。心浮气躁的我们,孔子的“礼”“仁”,有时显得苍白。庄子亦如老子一样,看开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悦,我亦满心期待,于是记之。

道德馆读后感篇3

16日——20日,我参加了在杭州万松书院正谊学堂举办的《道德经》妙解公益夏令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水的品质。你可能会说:水有什么品质?有什么好学的?现在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向高处流还是低处?你一定会说:向低处流。是的,我们要学习水的谦虚和谦让,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见一块大石头,水有撞上去吗?没有。如果撞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吗?水是绕开了它。你可以去好好体会

人体也需要水,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我们人类能活过一星期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还会有生命存在吗?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会枯死。水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厕所,清理我们不喜欢的污垢。但水并没有要求我们给它回报。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比如:做环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选择新鲜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内混合在一起,放在阴凉的空气流通处,要记得每天都要放气,不然发酵过程中瓶罐内产生的气体会把瓶罐顶开,发酵3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当然6个月以上最好。你试试吧!可以用来清洁家具,浇花等等。

通过学习《道德经》,让我懂得了水的品质,我们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馆读后感篇4

原文我是看不懂的,从译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考。

道德经分析的范围侧重于非物质的一面,分析了个体和集体。个体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与圣人。集体分析是侧重于道德来推动集体往更好的方向运转,而集体分析的刻度“你”和“我”。

人,人类社会,世间万物,用哲学和科学来概括总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我喜欢用“物质”和“非物质”来得到两个范围。自有文字以来人类文明就在物质与非物质这两个范围萌生了无尽的好奇和探索,从古到今,从今到末来,人一定会探索下去。

哲学侧重点是“非物质”范围,道德经的侧重点也是“非物质”范围,但是他们的刻度不一样。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很大的内容差异,但是内容都是“非物质”范围,这挺重要的。我觉得产生这种差异内容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宗教信仰环境导致的。

扯得远了些,回到道德经。道德经里面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一个人必须有道德,一个社会必须重视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人是以人来教导、以人来衡量对错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来衡量对错的,所以不同的依托形成了不同的对比。记得bbc纪录片里面就有讲到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形成的影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因为我从小就被我父亲教导人要怎么样,人不能怎么样,怎么才能成为人,这种用人来衡量对错的教导的确对我形成了一种塑造,这里的我对我过去的评价只是陈述事实的意思。

道德经其实是基于道德上思考总结出的一篇,从侧面上说,人们在那个时候道德已经到达了那一种地步。道德经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衡量、发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经说明了那时候我们是以人来衡量对错的。维持自我的存在是需要代价。维持一个人的存在,就是说你要维持自己一个人的标准。圣人的存在就是维持圣人的标准。

其实道德经是什么这个我不是很感兴趣,为什么会有道德经呢?上面已经给出答案了。这里觉得一个事情挺重要的,哲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侧重分析“非物质”这个范围,但是人是由物质和非物质这两个范围形成的,学哲学的人不要忘了科学。

道德馆读后感篇5

天地无名:天尊地卑,天虚地实,虚则至贱,实则至贵。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此天之道,地之德。故曰:天道清,地德宁。天无以清而贵实将恐裂,地无以宁而贵上将恐发,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是故尊当以守卑,贵当以守贱。天尊以虚故清,地实以卑故宁,侯王居高而自谓孤、寡、不毂。

治国无执无为之妙可用射箭之道来阐述。弓身(天子)制定执政方向要跟手(百姓)的需求相合一。虽然是弓身(天子)制定方向,而实则手(百姓)在执弓,故弓身攘无臂,执无执。

方向对了,弓弦(三公、诸侯)、箭(百官)的施政目标手(百姓)自然愿意去实施完成,弓、箭(百官)无执而手(百姓)执箭拉弦尽其力去完成目标。手(百姓)执弓、箭是为民主;若弓、箭执则为非民主,是专制。弓者为道己日损而善用箭者之才能,弓者为无为,使箭者发挥才干射中目标。故弓身弓弦无执无为,箭者无执有为,手者有执有为。弓、箭、手三者不可缺一,若有一失,自然之道不行也。

弓者有为,事倍功半,则施政目标难以达到,为者必败之。若弓者有执,则执政方向与百姓需求相背,执者必失之,民心必乱,百姓畏势不畏死而重物质享受而多远走他乡他国(远徙)。故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必败之,执者必失之。

无为者必无执,无执者未必无为。

治国有以下六者:道者、德者、上仁、上义、上礼、前识者。

(1)弓身无执无为(道者),弓弦无执无为(德者),下知有之。

道生之,德畜之,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德者可谓贞臣,道者宜为下,故名德道经。

圣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藏富于民,民用充足,消除了因百姓购买力不足而产生的难得之货(不贵难得之货)。

上位者俭己而不奢,不铺张浪费,则能渐除奢华浪费之风。

圣人不欲见贤,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是以下知有之。

功成事遂,圣人功成而不居并归功于下,圣人使己无功,下欲亲誉之而无能名焉。百姓都说:我只是做了理所应当做的事,而不争功(我自然)。上下皆不争功,故老子曰:圣人不尚贤,使民不争。

以其不争,不居功,故道者德者无为而无以为。上功成不居,则民不争。天人合一之道。

候王居上位而当自谓孤、寡、不毂,守之以下守之以柔;国大民众而守之以寡小(小国寡民),则大国能兼畜小国,大国小国各得其所欲,则有核弹、导弹等百倍于人的军事武器而不必使用(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百姓不在因民用不足生活不安定而去使用车船等工具远走他国他乡以求丰厚的物质生活,车船不再因民大逐私利、生活不安定、缺乏安全感而使用,百姓能安居乐业。百姓归于纯朴,结绳记事以立约而民不会不守信。

(2)弓身无执有为(上仁),为者必败之;弓弦不能尽其才,下亲而誉之。

上仁之君执政方向与百姓需求相合一,无执也。无为者必无执,无执者未必无为。

上仁之君施政目标有所达到,则功成而居,使己有功,百姓亲而誉之,下亦必争功之大小。有功之君有为也,用人有误,不能尽用人之才能,勤政为民,败于有为而不能无不为,施政目标有所不能达到。施政目标未能达到,故民无以为。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3)弓身执者(上礼),执者必失之,弓弦无执有为(上义),下畏之。

执者之昏君用无执之能臣,故为上礼。执政方向与百姓需求相背,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与上礼进行对比,弓弦能劝谏上礼之君,有所调整而无执为民,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执者之君高税食于民,损民之不足。民知其恶而畏其势,民畏势而贿,长此以往,天下人多用私权谋利贪腐(民多利器),而全民皆腐败。故国君不可用私权使百姓畏(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鱼脱于渊则失水,君使民畏则失民。大国不可恃强使小国畏,大国宜为下。

民用不足,民观上奢华,必追逐丰厚的物质生活,制造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以图利(奇物滋起),伪造各种民用不足产生的难得之货,偷盗成风,法律多因执者之官太多而难以执行,百姓畏势不畏死,虽有诸多律法但百姓已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故曰:上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弓身执者攘臂而扔之(前识者),弓弦执者,下侮之。

执者之君强推与民需相背之政,无执之臣必不能久存,故上礼为之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为前识者。前识者自见自是攘臂而扔之,故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夫使众畏以至于恶贯满盈,则下侮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道废,焉(安)有仁义?智慧出,焉(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安)有贞臣?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嘱: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试解:刍狗者,敬而用之于祭祀,天地当爱万物为本,敬而用之。天地无名不以己仁,致虚守中之道。故以此可知:大道非恒道,废之而无道。无名非恒名,失之而有名。(无执无欲不以己有德谓无名)。

老子三宝:夫盗跖为盗以图利,多欲也,多欲而奢,舍俭也。夫勇有三勇:慈勇不敢为天下先而为是谓义勇,慈勇敢为天下先而乱为是谓乱勇,舍慈而勇是谓盗勇。入先出后以盗财物,舍慈而勇也,盗勇也。分均,图结党也,结党以使众畏而为强梁者,结党以谋私利而使众畏而失众,不知也。为盗而自以己有功自夸己圣是为敢为天下先也,夫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夫为盗而舍三宝,是谓不知常,大凶也。

老子:弓身无执无为,弓弦无执无为。孔子:弓弦无执无为,箭无执有为。墨子:箭无执有为,手有执有为。

道德馆读后感篇6

在我读过的书中,《道德经》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绍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讲道论德的著作。《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所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我觉得,《道德经》的精髓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难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骄傲自满再无建树,或者身败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经》给我们的启示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无言的教导。因循世间万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间万物据为己有;为世间万物的发展奉献力量却不因此居功自傲。

无为是一种心境和修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随遇而安,那么我们会生活的更轻松更自在,社会也会更加稳定和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反复学习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

道德馆读后感篇7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部分,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道德经》,修德明道。

道德馆读后感篇8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有时候做事很难一心一意。往往是做这件事想那件事——学习的时候,想着待会去玩;上课的时候,想着中午会吃什么午饭……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后一事无成。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儿“专气致柔”的时候么?

那倒未必。回想起婴儿时代,当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着自己的手指,专心地啃着自己的脚板的时候,无论旁边多么吵闹,我们也不理不睬,专心致志。这不就是“专气致柔”吗?

上课上到一半,看着窗外的大树,看着街上的行人,或者想着什么事情,心就会飞到别出去,那样,上课就什么也学不到了。发呆也一样。我曾经试过,但不久就被识破。因为那时候的我会两眼无神,呆呆地盯着一个方向。现在的我们,和以前的我们有不同:做某事时,身边受到影响,即使是轻微的,都足以让我们烦躁不安,甚至是分心。或许,只有那些圣人,那些得道者才会做到吧。做到“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对于已经懂得一些世间道理的我,已经很难了。

当我们在做某事时受到影响,或者是分心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句话吧。努力朝“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的方向努力,说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推荐访问:道德馆读后感通用8篇 读后感 道德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