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高温超导电力电缆项目在云南启动
国内首个高温超导电力电缆项目在云南启动。一根长30m的高温超导电缆将被安装在电网中发挥效用。
据负责这个项目的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介绍,高温超导电缆能采用相对较低的电压进行长距离输电,减少电网线损一半左右,大大节约超高压线路建设的成本。由于高温超导电缆的传输电力是常规电缆的3倍~5倍,还可节约输电系统的占地面积和空间,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项目采用了耐克森公司的电气绝缘和热绝缘设备,其真空绝缘柔性低温外护套将保证高温超导导体在-200℃正常工作。
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高温超导电缆将取代80%的城市传统地下电缆,全球超导电缆销售将达300亿美元。(科技部网)
超导托卡马克升级 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5月12日宣布,国家大科学工程HT-7U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第一个超导中心螺管原型线圈成功通过了性能测试,这是HT-7U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
中心螺管线圈是HT-7U装置主机最重要的关键部件之一,也是建造此类核聚变实验装置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难关。等离子体所研制的该线圈用长565m的铌钛超导导体绕制,共140匝,电感26mH,外直径约1.5m,是国内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超导磁体。5月12日完成的全部预期性能测试中,获得一系列鼓舞人心的重要结果:匝工作电流20kA,最大下降电流变化率20kA/s,最大上升电流变化率5kA/s,最大磁场变化率4.4T/s;成功模拟了一个完整放电周期的电流波形并在过零后达到反向电流15kA;中心螺管线圈在以上的实验状态下未失超,各实验系统工作正常。实验显示极向场电源系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为未来HT-7U装置的成功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HT-7的升级装置,HT-7U装置的规模、性能都远远超出它的前身HT-7,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在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未来聚变反应堆的工程与物理研究等方面将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这次测试成功表明,HT-7U超导托卡马克上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导中心螺管线圈已全面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铌钛超导磁体作为全超导托卡马克中心螺管线圈,也为简化未来反应堆的设计提供了经验。 (上海科技)
东磁公司开发成功新材料达到TDK同类水平
近日,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开发成功DM4350、DM4545材料。
产品经(四川绵阳)产品信息产业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DM4350性能为:Br 4300 Gs,Hcb 3950 Oe,Hcj 4918 Oe,(BH)max4.46 MGOe,相当于日本TDK公司FB9H材料水平;DM4545性能为:Br 4480 Gs,Hcb 3987 Oe,Hcj 4445 Oe,(BH)max面4.86 MGOe,相当于日本TDK公司FB9B材料水平。这2种材料,代表了国内永磁材料的最高水平。(中国电子元器件网)
贵州省解开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形成机理
一种满足“西电东送”工程超高压输电线路需求的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经中科院地化所高级工程师龚国洪为组长的课题组3年攻关,已掌握其全部“基因”,并在日前生产出了符合国际电工标准的产品。
瓷绝缘子是多种矿物混合,经复杂工艺烧结而成的一种玻璃相和硅铝酸盐材料,它耐高压、耐酸、抗腐蚀和强度高,被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贵州省科技厅结合“西电东送”工程,以及贵州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公开招贤立项以解决瓷绝缘子生产中的难题。龚国洪等人以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技术实力夺得“执印”之权。
龚国洪等人将研究、生产起点定在160kN以上等级的瓷绝缘子。他们通过基础矿物学研究,掌握了生产工艺和瓷绝缘子中刚玉、莫来石与其它矿物的形成机理,以及这些矿物微结构、分布情况与产品性能的关系,发现了瓷质中存在钾长石矿物现象。这些工作为瓷绝缘子生产工艺、配方的改良提供了大量依据。他们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在2003年5月上旬成功试制出160kN~210kN高强瓷绝缘子。(科技部网)
新型塑料膜可替代汽车保险杠涂料
美国A.Schulamn公司研制的新型离子聚合物膜近日获美国SPE(全国塑料工程师协会)的汽车聚合物发明大奖。这种膜可替代汽车保险杠涂料,已用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汽车保险杠梁,取得了塑料在汽车应用中的新突破。
这种以Formion(R)离子型聚合物膜为芯膜和表层膜的新型多层共挤出膜光泽度高,在10个金属和非金属的表面光泽测定中均被评为A级,与汽车车体涂料颜色十分匹配,而且比涂料更耐用,更利于环境。此项目的开发是为了取代汽车涂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消除涂料带来的有害挥发性组分,提高耐候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宁波科技信息网)
锦西化工研究院推出高性能聚硫胶粘剂
锦西化工研究院以独家生产聚硫橡胶的原料优势和多年研制与生产聚硫胶粘剂的技术优势,日前开发成功汽车用JLC-18高性能聚硫胶粘剂。
该产品配方合理,工艺先进可行,具有优良的结构粘接和弹性密封双重功能。实际测试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意大利FIAT公司同类产品水平,拉伸剪切强度超过2.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200%,填补了国内空白。南京依维柯集团公司将其用于IEXCO5912高顶面包车聚酯玻璃钢顶盖与涂漆车身骨架的粘接与密封试验,结果证明,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另外,它还可应用于其他高顶大型汽车,如济南斯泰尔重型汽车等。因其性能好而价格又比进口产品低40%,市场前景看好。
由于LJC-18高性能聚硫胶粘剂耐油性、密封性、耐水性、耐久性优于其他类型密封胶粘剂,还可应用于船舶、电子、桥梁、高档建筑、机场跑道等领域的粘接密封,因而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锦化院正在加紧建设JLC-18高性能聚硫胶粘剂年产100t的生产装置。 (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
新型橡胶粘合促进剂有望国产化
河南省沁阳市天益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橡胶粘合促进剂——癸酸钴RCO-1,近日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成果的研制成功,对实现子午线轮胎生产中主要助剂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RCO-1产品是一种高新精细化工产品,在橡胶工业中主要用作橡胶与钢丝、帘丝的粘合促进剂,不仅可作为子午线轮胎的主要助剂,还可应用到橡胶钢丝运输带、液压输油管等橡胶与金属之间的粘合,是生产子午线轮胎除天然橡胶、炭黑之外的重要材料。除此之外,RCO-1由于具有优异的耐热、耐氧化和耐老化性能,还可用于涂料工业及高性能的涂料催干剂等领域。
为了加快子午线轮胎工业所需原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国家在“八五”、“九五”期间将新癸钴的研制开发列入了重点攻关项目。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子午线轮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开发新型橡胶粘合促进剂显得十分迫切。天益化工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开发出以复合新癸酸和氢氧化钴为原料,经一步皂化合成新癸酸钴的生产工艺。产品癸酸钴RCO-1经河南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和河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Q/QTH01-2003标准规定,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癸酸钴RCO-1的红外谱图和其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上的应用也表明,其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中创网浙江分站)
日本研发出超耐热胶粘剂
据报道,日本广岛大学和积水化学工业公司通过稀土金属配位催化剂,采用活性聚合方法研制出丙烯酸系列新型胶粘剂。
这种丙烯基嵌段聚合物胶粘剂比过去的自由基引发聚合法所得的无规胶粘剂在耐热性、低温性能和耐剥离性等方面优越得多。同时,分子量分布范围很窄,可耐200℃以上高温。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胶粘剂除具备高温特性外,而且成本较低,在熟悉必要的聚合过程后,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中国稀土网)
聚烯烃生产厂Basell公司推出新型PP催化剂
大型聚烯烃生产厂Basell(巴塞尔)公司开始向市场提供其新型琥珀色Ziegler-Natta(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系列工业化产品。据说用这种催化剂能大幅拓宽PP(聚丙烯)性能范围,生产的PP树脂分子量分布(MWD)宽,因而能改进树脂加工性,并提高最终制品如管子、薄膜和注塑制品的性能。
用这种新催化剂生产的低熔体流动(low-melt-flow)多相共聚物具有平衡的刚性和冲击性能,比老牌号高20%~30%。据Basell公司工艺总裁Werner Breuers介绍,采用新催化剂,生产的树脂性能优点为:保持弯曲模量不变前提下提高悬臂梁(Izod)冲击强度,或悬臂梁冲击强度不降但提高弯曲模量,甚至能同时提高悬臂梁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Basell公司新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可适用于大部分PP工艺技术,包括本体(液相)法、气相(搅拌或流化)法、淤浆法和大部分本体-气相组合法工艺。(中国塑料商务网)
新型薄膜级聚乙烯树脂上市
美国诺瓦化工公司利用其现有的生产工艺开发出4个新的薄膜级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牌号Surpass系列,近日已有工业化产品上市。
诺瓦公司指出,该新树脂具有一般茂金属PE所没有的独特综合性能。据诺瓦公司烯烃和聚烯烃部总裁DaleSpiess介绍,树脂加工厂用Surpass可提高产量和减少能耗,而且挤出成型容易,加工厂不必再担心会因要求某一性能而降低其他性能,也不必在要求的性能(如韧性、撕裂强度、透明度和加工性能)间做取舍选择而感到为难,新树脂能够满足多种需要。
4个牌号中有2个吹塑膜牌号(EPS117-C和FPS117-F),其中FPS117-C适于要求韧性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包装、复合膜和密封层;HPS900透明度高,并仍保持高抗穿刺性和撕裂强度;流延膜牌号FRS317应用目标是拉伸膜市场。Nova公司还计划在2003年下半年推出新的Surpass牌号和单中心注塑级牌号。(中国石化报)
宝洁推出可降解热塑性聚酯
由宝洁公司(P&G)开发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Nodax,计划于2004年开始工业化生产。今年3月该公司已提供大量样品用于应用评估和研究,并正与商业公司和研究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开发工作。
Nodax是聚羟基链烷酸酯基产品,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降解,其良好的表面性能可用于印刷。该系列产品具有适当的机械性能和高互溶性,可与其它树脂结合,提供更好的性能。Nodax被广泛应用于纤维、泡沫塑料、合成纸、薄膜、注塑和吹塑等制品,在开发方面所作的努力集中在实现低成本发酵,以达到聚合物的理想规格。宝洁公司将为Nodax产品颁发许可证,该产品预计成本为1.00美元/kg~2.50美元/kg,可与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包装产品在价格上进行竞争。(中国塑料信息网)
美国气体化工产品公司落户福州
5月18日,美国气体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在中国(福州)海峡科技成果交易暨经贸洽谈会上,与福州开发区正式签订了投资协议。5月19日,福州马尾开发区向气体化工产品(福建)有限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
总投资700万美元的气体化工产品(福建)有限公司是福州开发区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NEG(福建)电气硝子有限公司的配套厂商,主要生产单色显像管、彩色显像管配套的化工产品。其母公司美国气体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是全球工业气体行业最大的跨国集团之一,也是首家在福州落户的世界500强美国公司。
日本企业将首次在华设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基地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触媒公司将在华设立生产基地,生产纸尿布及生理用品等使用的原料高吸水性树脂(SAP)。
日本触媒将在中国张家港市建立新公司——日蚀化工,投资额预计约为40亿日元(1美元约合116.22日元),SAP年产能力大约为3万t,2005年开始生产。
目前日本触媒公司主要是向中国出口SAP,但由于中国市场需求日益扩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SAP的市场需求将达到数十万t,是现在的近3倍。为了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急剧扩大的形势,日本触媒公司决定将中国作为其SAP全球第四大生产基地,形成日、美、欧、中四极生产体制。
(中国胶粘在线商务网)
荷兰公司研发出对紫外线不敏感的塑料材料
荷兰LudvigSvensson国际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可作为塑料薄膜或涂层涂到其它载体上的对紫外线不敏感的塑料材料。
据介绍,这种材料可用在温床和在露天条件下培养的植物的覆盖物上,也可用于其它的受酸介质作用以及易褪色的产品。
研究人员称,这种新材料具有对紫外线作用的稳定性,不受作为温床介质的化学物质的作用,并具有耐火性能。 (宁波科技信息网)
日本超塑性新陶瓷可制造复杂机械零件
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最近开发成功一种具有超塑性的新型陶瓷。这种新陶瓷是把钴、铝和尖晶石3种材料合在一起,用一般方法烧制出来的。
试验表明,1cm厚的材料片在1650℃的高温下,其应变速度1s可拉长1cm,大约是一般陶瓷的100倍。这种在高温下能像金属一样被拉长的陶瓷新品,能进行轧制和锻造,可用来制造形状复杂的机械零件,如制造发动机和涡轮机零件等产品。
(陶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