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村换届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3-07-23 18:00:02 来源:网友投稿

村换届调研报告6篇大家在写调研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描述自己的调研情况,关于调研报告,每个人必须要遵照上级的命令,拟定出可以执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换届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村换届调研报告6篇

大家在写调研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描述自己的调研情况,关于调研报告,每个人必须要遵照上级的命令,拟定出可以执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村换届调研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换届调研报告篇1

从8月25日到9月16日,市委组织部和市民政局的同志,深入到全市6个县(市、区),围绕有关农村换届选举的七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共接触县、乡、村干部92名,其中乡镇党委书记32人,农村支部书记18人,县委书记、副书记、人大主任、组织部长以及民政局长、信访局长等42人。现将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村民民主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靠民主实践的操练,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

调研中发现,如果对广大村民不加以有效、持久的民主素质的教育、培训,在换届选举中容易出现三个问题:一是容易被家族、宗派势力所操纵,二是容易被贿选所左右,三是一部分群众因自己所选的人没有当选而上访甚至闹事。这三个问题的实质是群众民主素质不能适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所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下大力气加强对村民民主素质的教育和培训,采取更主动的态度和措施,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或仅寄希望于民主实践的操练拉动。

要根据换届选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我市泽州等地利用正反典型案例开展培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大村民从“选好能致富、选坏乱三年”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好处和受家族、宗派甚至贿选影响所带来的危害。

要特别注重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民主政治制度本身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懂得,我们现在实行的民主政治,是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换来的,那种用不严肃、不认真的态度对待民主,用漫不经心的态度来推进民主,不会使民主健康有序走下去。民主是制度、是程序,我们既然选择了民主的制度,就必须接受民主的结果。

二、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标准比较高的候选人资格和条件

要严把素质关,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标准比较高的候选人资格和条件,并在换届选举中努力实现这一意图,引导群众把最优秀的人选出来。实践证明,对候选人资格、条件进行广泛宣传的过程,就是个弘扬正气的过程。

过去不少村完全照搬“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的原则性的候选人资格、条件,而不敢再根据本村实际提一些比较高的标准要求,甚至把不宜当选的人选上,这是不对的。“不宜”的另一面是“适宜”、“更适宜”,为什么不选“更适宜”的人呢?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充分肯定了不少乡村“几选几不选”的作法。我们也要求各级党组织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鲜明的态度,即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地提出标准比较高的候选人的资格和条件,把好村级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入口关”。

三、一定要规范村委主任候选人竞选行为

在过去的选举中,一些参选者为了达到目的,欺骗群众假承诺,不切实际空承诺,违反政策乱承诺,而当选后则无法兑现承诺或根本不按承诺办事。这既扰乱了竞选程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又损害了群众利益,还容易造成选后的不稳定。

针对这种现象,我市一些乡镇采取了“五统一”的办法,即竞选承诺形成书面材料,统一审查,统一格式,统一印刷,统一公布,统一归档备案,效果比较好。在规范竞选承诺内容上,一些乡镇要求应包括创业承诺、廉政承诺、辞职承诺三方面内容,也值得肯定。

承诺是竞选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推行公开竞职陈述的同时,一定要对竞选承诺进行约束和规范。

四、惩防并举,有效地遏制贿选

基层干部反映,贿选是一颗“毒瘤”,它能把优秀干部击倒,能使所有换届选举的努力化为零,如不加以有效遏制,任其滋生,有可能葬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分析贿选产生的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村级权力有了升值的空间,同时随着村干部待遇保障的逐步提高,村官职位“走俏”;二是个别过去的贿选者获得成功而承担了较小的风险,潜规则显性化,其他人为了当上村干部,只得用贿选方式加入竞争行列;三是村民还存在拿选票换实惠的心理;四是村务、财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还存在着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

遏制贿选,必须惩防并举。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党关于农村换届的精神、政策和法规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到贿选对村里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危害性。加强对候选人的教育培训,实行廉政承诺等制度,引导他们自觉规范行为,接受监督。针对认定、取证、处罚“三难”问题,不能畏难不前,更不能放任自流。要探索采用根据所发钱物数量、人数的办法来界定贿选。支持县级人大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细则,明确“贿选”界限,提供查处依据。县乡设立选举监督委员会和监督组,整合人大、纪检、组织、检察、民政、公安等部门力量,形成通畅有力的贿选认定、调查、处理机制。邀请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担任监督员,发动群众力量开展监督。对苗头性问题,要主动介入,及时查清,一旦属实,依法打击,防止蔓延,影响全局。在全面推行“村帐乡管”、“财务两审”等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优秀村干部连选连任

我们发现晋城一些发展好的村,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班子。用调研中一位基层干部的话来讲,“一茬庄稼一茬干部,干不好工作。”让优秀村干部连选连任,是农村换届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从七届村委换届选举看,新上的支、村两委“一把手”要占三分之一,个别乡甚至达到40%。这其中有原任村干部工作差、不廉洁、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有工作认真,但作风比较粗暴的问题;有年龄、身体方面的自然原因,同时,一些优秀村干部受家族、宗派势力和贿选影响而下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党组织缺乏对优秀干部的宣传,缺乏对他们参加竞选有力的支持,缺乏对群众的引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调研中普遍反映,一个普通村民参加竞选,都要想方设法地争取选票,凝聚合力,而对于那些优秀的村干部,党组织却没有“声音”,这是不对的。支持优秀村干部连选连任,是党组织的责任。

乡镇党委要认真组织开展换届前的农村财务审计,开展对村级班子干部的考核和述职评议工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让优秀的村干部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地参加换届。要注重宣传优秀村干部的事迹和班子的工作,鼓励和支持他们主动竞选,接受群众的检验。注重发挥党员的力量,采取“党员联户”等办法来引导群众。

六、下功夫做好退职干部和落选者的工作,弥合裂痕,共创和谐氛围

换届要换出和谐,而不是换出矛盾和不稳定。做好退职干部和落选者的工作,十分有利于届后农村的团结、稳定和发展。总结我市一些乡镇的好经验,一是思想上关心。由乡镇领导或村支部书记组织、召开当选人和落选人座谈会、新老干部座谈会,及时淡化对立、消除隔阂、化解矛盾;走访慰问退职村干部和落选者,感谢退职干部为村里作出的贡献,感谢落选者参加竞选。二是及时周到地解决退职村干部任职期间的一些遗留问题和退职待遇问题。三是对群众比较认可的年富力强的退职村干部和得票数较高的落选者,在政治上关心,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四是鼓励和支持他们干事创业,带头致富,继续发挥作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七、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民主政治长效运行机制

以党支部为核心,健全以村委为主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是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基层民主政治运行模式。这其中,如何把握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如何形成农村“两委”科学、民主、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如何完善其他自治组织等,都仍然值得我们探索。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两委”交叉,统一分工,并在村委委员中实行民调治保、财务经营席位制,是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党组织要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党员人才让群众来选择。这几年,我市建立和推行了“群众推荐、党委考察、支部票决、全程公示”的农村发展党员新机制,采取群众推荐的办法来提高党员质量,并且发展党员数量向农村倾斜,三年来已用新机制发展了4000多名,为八届支村两委换届打下了基础。

重视选后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加强以村务、财务民主决策、民主审议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保证班子稳定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及时健全完善其他配套自治组织,使换届后的农村工作尽快走上正轨。

村换届调研报告篇2

选好配强村“两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明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为切实做好我镇村“两委”换届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我镇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有序开展,近日,我镇组织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深入村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了以查找问题、摸排矛盾、了解民意为重点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2016年村“两委”换届以来班子工作开展及村级事务发展情况

1、孙疃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面积268平方公里。全镇22个村,共计10.3万人,现有党员3146名。2016年村级换届之后,现有村“两委”干部169名,22个村级班子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配优配强。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能够自觉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为过去三年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打造了强有力的执政基础。但也存在少数村干部由于即将换届选举,工作有所懈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责任意识不强。

2、全镇大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均来自各庄并包各庄事务,各成员在各庄威信较高,年富力强、办事能力突出,在工作中团结一致,共同协作,互相监督,并能够有效组织和带领群众开展各项工作。但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数存在文化知识水平不足、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思路不够清晰等问题。

3、全镇共有3146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02名,占党员总数的15.96%;35岁及以下的党员580名,占党员总数的18.44%;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580名,占党员总数的18.44%。2013年新发展党员37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1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9人。各村党员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比例大体与全镇相同。各村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均能做到:坚持按照xx县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发展新党员,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注重在35周岁以下的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注重发展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4、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各村村“两委”利用会议明确了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并制定值班制度,各成员能够主动到岗敬业并充分发挥“两委”职责;能够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要求,在阳光党务、阳光村务、财务等方面,基本能够按村级事物流程化管理,做到公开、透明、监督;能够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要求,创新村级事务管理,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全镇最近新建村部均能按照开放式村部811145建设标准,村部基础设施完备。

5、近年来,在我镇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和城乡同治的背景下,各村组织活动场所布局日趋合理,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设施配套完善,基本能够满足村民的日常活动和娱乐需求。其中刘圩、陈楼等村依托位置和区位优势正努力以更高标准打造全县领先的新型美好乡村,但也有个别村因为集体经济薄弱、地理位置偏远,未能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基本设施配套上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

6、淮北矿业集团所属孙疃煤矿、杨柳煤矿坐落我镇境内,浍河穿镇而过,交通便利,但由于地理、历史、及人力资源因素,我镇经济、文化及乡村建设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模式依旧为种植或外出打工,农民经济及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个别致富带头人无力普及群众,有文化有能力的群众多数外出寻找更好出路。同时,各村水利排灌工程、道路硬化、亮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改善,但相比仍不完善;计划生育、村民社保、医保为村级重点和常规性工作,镇村均相当重视,每年各项工作均能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

村换届调研报告篇3

按照工作安排, 2月上中旬,部调研组深入曾都区和部分市直部门,组织开展了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工作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邀请区(市)有关领导、部门分管领导和基层领导干部,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围绕集中换届的有关工作认真收集了意见和建议,分析了换届工作面临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在座谈中,参加座谈的同志围绕本次调研活动的主题,畅所欲言,反映了我市换届工作面临的一些情况,并对换届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干部队伍建设

我市干部队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应在换届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并努力加以解决。

1、干部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优。各级机关年轻干部十分缺乏,干部队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曾都区直部门、乡镇机关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据统计,曾都区直部门现有领导班子成员281人,其中30岁以下仅有3人,占1.07%;31-35岁18人,占6.4%;36-40岁47人,占16.73%;41-45岁102人,占36.3%;而46-53岁干部111人,占了39.51%。去年乡镇综合改革后,曾都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51人,其中30岁以下仅1人,占0.4%;31-35岁21人,占8.37%;36-40岁45人,占17.93%;而41-45岁138人,占54.98%;46-51岁46人,占18.32。座谈中大家反映,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比如,曾都区卫生局机关3个科长,最年轻的已经55岁,都即将退休,机关干部年龄结构严重断层,业务青黄不接;曾都区高城镇等乡镇党委、政府机关没有35岁以下干部。近年来,部分乡镇虽然新进了一些选调生,但工作不久都调进了市直机关,乡镇面临留不住人的尴尬局面,且由于公务员“逢进必考”,干部队伍进口太小,缺乏新鲜血液。另外,去年乡镇综合改革后,许多干部退出领导岗位,但仍然占正式编制,导致机关想进人却进不了。二是分布结构不优。各级机关女干部、非党干部比较缺乏,尤其是市直部门显得十分突出。据统计,市直机关共有干部 人,其中女干部仅有 人,占 %;市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 人,其中非党干部仅有 人,占 %。三是知识结构不优。部分干部不懂现代科技知识和办公手段,不熟悉市场经济知识。一些干部学历水平偏低,文化知识不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近年来虽然很多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但是部分干部学历水平与应具备的文化知识水平不相符合。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许多干部的学历限于党政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

2、部分干部活力不够。在市直机关,建市6年来,部门领导班子已经基本配齐,干部职务上得到提拔的空间越来越小,且干部年龄越来越大,有的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因而,建市初期职务晋升对干部的激励作用变得越来越淡化,影响了一部分年龄偏大的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区(市)部门,部分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许多年龄偏大的干部工作了一辈子仍然是科员,职务上没有升迁的希望,工作上缺乏动力,因而事业心逐渐减退,有的甚至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在乡镇机关,由于乡镇综合改革后领导班子职数削减,中层干部进班子的机会相应减少,部分干部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干部觉得前途无望,因而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一部分在改革中由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或中层干部的原班子成员,思想消沉,工作积极性减弱。

3、干部心理比较复杂。一是部分干部期望值较高。这次集中换届面广人多,干部新老交替的力度较大,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得到提拔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这次换届中应该晋升职务,对提升抱有较大的希望。二是部分干部产生较强的“届末心理”。有的因为年龄已大,面临退出领导岗位,心理产生失落感;有的感到政绩平平,提拔无望,对前途心灰意冷;有的对组织安排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次换届自己机会不大,心里有一些怨言,等等。三是部分干部心理不平衡。由于设市建区的特殊背景,干部的岗位、职务变化较大,一些干部一直存在不平衡心理。特别是曾都干部,有的总是将自己与以前的同事或同级别的干部相比,觉得市直部门干部提拔快,区直部门干部吃了亏;有的认为区里工作总量大,社会矛盾多,近年来付出了巨大努力,贡献大,相比之下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升迁,心理上有很强的不平衡感;甚至一些老干部也多次提出解决职级待遇的要求。部分由原随州市几个单位组建的市直部门(如发改委、经委、建委等),原担任过班子成员的科级干部较多,由于职数等原因,建市以来一些干部没有得到提拔,往往与以前同级别的干部相比,因而心理上不平衡。

(二)关于干部工作

1、干部工作面临新情况。一是换届选举时间由3年改为5年,届期拉长,且“届”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因而干部心理上趋向求稳,工作上冲劲有所减缓,活力受到一定影响。二是近期省委在干部任职年限上出台新规定,与市委以往规定有所不同,引起了一些干部思想的波动,一部分刚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对任职提出了新要求。三是乡镇综合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原来的班子成员竞争落岗后,情绪低落,思想压力大,工作受到影响;乡镇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短期内升迁遥不可及,觉得仕途无望,工作积极性减退;党校生由于组织原因不能进公务员队伍,政治上前途渺茫,工作上又担负重任,且面临公务员登记,精神压力较大。四是设市建区的后续影响。一些干部在座谈中反映,我市的干部工作一定程度上割断了区与市的历史。建市以后,市委在干部任用上搞平衡照顾,没有按照人口总量、干部总数、经济规模、综合实力的比例选任干部;没有考虑原随州市在省直管期间干部交流少、积压多、年龄总体老化严重的实际,盲目按年龄、按学历一刀切,吃亏最大的是曾都区。

2、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推荐方式方面。座谈中很多同志提出,目前采取的民主测评方式推荐干部不尽合理,选拔干部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大家反映,由于很多干部相互之间缺乏深入了解,推荐比较盲目,有时不能反映客观情况,因而单纯靠得票多少选任干部不够准确、科学,有局限性,也为民主推荐前出现相互打招呼、请吃请喝等不正之风埋下了伏笔。二是考察工作方面。座谈中一些同志反映,目前的干部考察工作存在考察面过小、考察视野不宽的问题。如市直部门提拔干部,很少甚至没有听取区(市)部门、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的意见,区(市)部门在工作中与上级部门接触较多,对上级部门的干部比较了解,但考察干部没有考虑这些,考察方式存在局限性。再如,没有把平时了解与集中考察结合起来,了解情况不够全面真实;很少听取审计部门对干部审计报告以外情况的介绍,很少征求公检法司、法制部门对干部的意见,与纪检监察部门在信息共享上还存在沟通不够的问题。另外,市委虽然出台了在干部考察中推行“两圈”考察制度的规定,但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掌握情况的作用。三是公选干部工作方面。座谈中一些同志反映,近两年在公开选拔中成绩突出的区(市)干部,很多没有得到提拔使用,而市直部门一些成绩不突出的干部却早已提拔,公开选拔没有体现对基层干部的关心,没有体现对基层工作的肯定支持,没有对基层干部起到激励、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区(市)干部只想进市直机关、不安心基层工作的错误心理。

3、干部交流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纵向交流不够。目前市直干部与区(市)干部的交流呈单向性,基本上只有区(市)干部调入市直部门,而市直部门干部到区(市)仅限于提拔重用、挂职锻炼。在区(市)部门干部与乡镇干部的交流上,也存在严重的单向性问题。二是横向交流不够。主要表现在“强势”部门与“弱势”部门、地方部门与垂直部门、曾都区与广水市的中层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干部交流工作基本限于停滞。三是交流形势比较单一。目前我市的干部交流仅限于提拔重用、调动工作、挂职锻炼,即使干部调动也大多是在同一个系统内部,许多干部基本上一辈子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岗位上工作,能力素质结构比较单一。

村换届调研报告篇4

党委换届是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党委换届制度对于提升党内民主水平,完善党的领导干部任职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历来对党委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在乡镇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力推动了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12个乡1个镇。7个大乡,4个中等乡,2个小乡。

党委委员129人。其中,汉族42 人,民族87 人;男124 人,女5人;本科34人,大专55人,中专以下40人;30岁以下12 人,31岁—35岁的36 人,36岁—45岁的61 人,46岁—50岁的10人,51岁—55岁的8人,56岁以上的2 人,平均年龄38.4岁。

党委书记13人。其中,汉族书记9人,民族书记4人(含1名回族);男12人,女1人(民族);本科12人,大专1人;31岁—35岁的6人,36岁—45岁的7人,平均年龄36岁。

党委副书记68人。其中,汉族20人,民族48人;男67人,女1人(汉族);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2人,31岁—35岁的20人,36岁—45岁的39人,46岁—50岁的5人,51岁—55岁的2人,平均年龄38.2岁。专职政法书记11人,纪委书记12人。

政府乡镇长13人,全部是民族男性。其中,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1人,31岁—35岁的2人,36岁—45岁的9人,46岁—50岁的1人,平均年龄38.3岁。

目前,党委配备30岁及以下干部的班子8个,配备女干部的班子4个。

党委班子成员分工,根据“4211”工作机制要求,按照内设机构的“五室一部”要求进行人员岗位分工的。

二、基本做法

1、县委高度重视,加强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换届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有序开展,每次大规模选举前,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都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抓好具体落实,同时,强调选举期间的各项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通过建立起完备的组织指导体系,为党内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真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代表的思想动态以及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制定选举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处置预案,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近几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工作失误,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2、认真搞好乡镇班子和干部调配工作,挑选最佳人选。在乡镇换届前县委就及时有侧重地调配乡镇干部,使一批年富力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基层,尽快进入角色,为换届选举打基础。并在地区干部考察组的带领下,抽调得力干部与地区考察成员混合编组,历时1个月左右,对乡镇班子和干部作了认真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乡镇班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初步人选,并形成正式方案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使乡镇换届选举预备人选及早到位。

3、开展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质量。针对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变动大、对换届工作认识不高、业务不熟悉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上级的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吃透精神,把握好政策界限。三是学习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换届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做到灵活多样,一是通过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通过举办县乡两个层次的乡镇党委换届筹备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班,讲授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三是县委组织专门力量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方案、党委换届选举流程图、具体工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乡镇党委,组织他们开展学习,并确定专人及时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搞好宣传,积极营造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了切实做好这次乡镇党代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三年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一是在新闻广播媒体。我们在县乡两级广播中集中报导和宣传我县农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农村乡镇党委、乡镇党员领导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正面引导。二是设置宣传栏(墙报和板报)、悬挂横幅和张帖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切身感到,在当地党委正确领导下,身边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三是召开座谈会。为了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一些乡镇还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的方式,畅谈党委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和不足,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思想,消除隔阂,改进不足,使他们真心承认并支持党委工作。总之,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树立全局意识,积极参与,为开好党代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5、严格把关,选好乡镇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认真做好党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是开好党代表大会、选好新一届领导班子、完成好党代表大会的各项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严格把四关:一是严把代表条件关。我们要求各乡镇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要具有先进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必须是有选举的正式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能够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党性原则,严守党的纪律,作风优良,有一定的议事能力,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二是严把代表的构成关。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规定各乡镇党代表大会代表中,党员干部一般应占60%左右,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占20%左右,先进模范人物、“三老”人员一般应占10%左右,女党员不少于15%;三是严把代表的产生关。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代表。⑴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经过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在集中多数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人选;⑵乡镇党委对初步人选逐个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基层党支部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报乡镇党委审批;⑶基层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充分酝酿后,进行差额选举,产生正式代表,差额数多于应选代表的20%。四是严把代表审查关。各乡镇党委成立了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代表的产生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代表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选举单位对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有关代表选举工作和代表资格问题的查实情况。由于把关严格,切实保证了代表的政治素质和结构比例,为乡镇党委换届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6、履行程序,保证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骤不减少,标准不降低。一是认真履行会议程序。在整个换届工作中,重点会议阶段是筹备会议阶段,中心会议阶段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无论是筹备会议还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各乡镇党委都按照要求召开了大大小小多次会议,没有合并或减少一次,认真执行了选举方案和有关规定;二是认真履行选举程序。我们规定乡镇党委委员一般由9~11人组成,党员和所辖党组织数量较多的乡镇可配至11人,但最多不超过11人。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2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乡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做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代表酝酿,并对代表提出的各种质询作了负责的答复,使新一届党委班子顺利通过选举产生;三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工作中,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乡镇党代会的有关请示和批复工作,既不能简化,更不允许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了选举工作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各乡镇党委在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2001年乡镇换届选举中除伯什克然木乡一名党委委员落选外,其他当选人99.4%符合上级党委的组织意图,确保了当选人100%以高票当选。

三、存在问题

目前,从换届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个别乡镇党委工作标准不够高,求稳怕乱,没有把换届当作提高乡镇党委班子整体功能的有利契机,致使换届前后工作起色不大,乡镇面貌依旧;

2、基层党员参与面不够。个别乡镇由于党员队伍老化、素质低下、作用发挥不突出,外出务工党员增多,部分党员认识上存在偏差,参与党代会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到会人数少。尽管各级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尽了最大努力,党员参与面也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如在选举中容易对组织确定的候选人进行重点介绍,而对差额候选人的情况介绍比较简单;正式选举时,还比较强调做好代表的思想工作。

4、存在人为简化程序的现象。个别乡镇由于具体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对换届工作的程序把握不准,有人为简化的现象,导致基层党员对乡镇党委班子满意率不能达到100%。

四、对策措施

1、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始终。换届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特别是关系到一些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处理不好,难免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一是在换届选举前党委班子内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充分发扬民主,真心实意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决议后,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地维护,切实地负起责任;二是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代表的思想状况,对代表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负责的答复和说明,进行正面引导,保证候选人当选;三是换届选举后要鼓励当选的同志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对落选的同志要及时谈话,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努力工作,要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思想基础。

2、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首先,要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代表素质,提高党代会质量,保证换届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拓宽视野,广辟渠道,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打破地域、身份和行业界限,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群众威信高、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复员军人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要注重实效,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党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及时搞好换届前的党委班子调整。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搞好乡镇党委班子调整,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任期内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选任干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农村工作、政治素质好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乡镇党委班子、为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坚持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相结合,考虑从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中设置民主提名程序,增加党代表提名环节,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与党员提名的候选人一视同仁,多数党员不同意的坚决不能作为候选人。

5、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选举前要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实行候选人和群众见面制度,全面了解候选人。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采取多种渠道扩大候选人的知名度,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同时,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坚决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6、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直选范围,促使支部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以及书记、副书记等都由党员直选产生,并使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到,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落选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中的正常现象。

7、加强选举过程监督。考虑在乡镇选举中,设立有党外人士和普通党员代表参加的选举监督委员会,实行全程监督,及时通报情况,增强选举的透明度。

8、 民主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对党内选举也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党内选举必须按照规定程序严格进行,不能有任何更改和疏漏。因此,各级党委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办事,认真履行乡镇党代会的各项工作程序,严禁出现有悖于组织法现象的发生,树立起党委的良好形象,维护党内选举的严肃性。

五、完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是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前,对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深化和探索。

(一)乡镇党委班子职数及配置要求

本次乡镇党委换届对于班子人选,要统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一个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班子配备。班子成员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还要有懂经济和管理的干部。要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对一把手的选配,其标准和要求要更高、更严于班子其他成员。要把那些真正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上坚定成熟,思想政治水平高,领导经验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勤政廉洁,工作政绩突出,有驾驭局势能力的优秀干部作为一把手人选。要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基层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选拔进领导班子。党政领导班子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要各占90%以上,30岁以下的至少各有2名。要加大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证各有1名女干部。

我县13个乡镇均已实行了“4211”工作机制,在此次换届时应按“4211”工作机制要求配备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通过配强干部,真正体现“4211”工作机制的效果和目的。班子领导职数应为大乡18名,中乡16名,小乡14名。乡镇党委委员职数11~13名。其中,大乡13名、中小乡11名,具体由书记、副书记(含政法副书记、纪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常务副乡镇长、人武部长、组织员组成;乡镇党委副书记职数5名。乡镇长、纪委书记应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

(二)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建议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在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则要严格经过民主推荐,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获得足够党员提名的决不能作为党代表的候选人。

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党员提名的有关操作规则,进一步加大党员提名的力度,保证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广泛地反映党员的意见。产生方式可参照党内选举的方法进行。即选举人投票选举候选人,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人数时,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取名额;如果最后几名被选举人得票数相同,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就得票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以得票多者为当选;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当选人数接近应选人数,在征得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组织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要以比应选人数多20%左右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并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差额选举;对乡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1—2人,至于多1人还是多2人,由乡镇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必须坚持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有利于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竞争原则;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 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建议

使党代表的作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得到较好地发挥。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发挥好党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会后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每年或半年参加一次代表大会。一方面党代表可将收集到的本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的代表大会和乡镇党委反映;另一方面听取和审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以及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衔接的建议

目前,乡镇党委将改变过去3年的任期,与县市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可以说,与过去相比,乡镇组织承上启下作用会更突出,位置更显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班子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的。因此在5年的任期换届中,县市应先换届,乡镇后换届,这样做到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工作的衔接,同时促进县市要选配好乡镇班子,也有利于县乡工作的步调一致,致力于共同发展社会事务和经济。

在县、乡镇党委换届中班子调整是通盘考虑的,班子配备是党委、人大、政府一起调整配备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员原则上应干满一届,而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是继县、乡镇党委换届后而来的,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达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届中调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相衔接。

(五)推进干部交流建议

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这次换届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在本乡本土任职的;需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继续坚持从党政机关中挑选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六)加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和指导方面的建议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应层层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县级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以及组织部副部长、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为成员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乡镇也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保证县委的各项决定和措施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同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除及时传达党委的指示,下发有关材料外,还派出县级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志,深入各乡镇,听取代表意见,进行思想发动,并督促检查,纠正解决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其乡镇党委换届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在选举时,还应派出县委常委、组织部、纪委领导在现场组织指导,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村换届调研报告篇5

随着全市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县区充分认识到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把换届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把握关键,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加强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维护稳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了有力措施,既使选举工作圆满顺利完成,又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成为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激发活力、增强干劲的过程,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和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坚持超前谋划,做好“四个先行”,夯实换届工作基础

紧盯“农村宗族势力强、社会矛盾纠纷多、法律法规意识弱”等影响换届的突出问题,坚持把调研摸底先行、经济审计先行、化解矛盾先行、调整班子先行作为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超前谋划,周密实施,为全市村(社区)换届工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1、调研摸底先行。年初,在2012年党内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工作,采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方式,对全市基层组织进行拉网式调研,做到了“两委”班子现状、党员队伍情况、干部来源和后备干部情况、村情社情和民情民意“四个摸清”,并对部分较弱的党组织进行了重点排查,有针对性地做好预案,为换届工作打好基础。赣榆县成立5个县级调研组,各镇成立70多个调研小组,对全县463个村(社区)进行摸底调研,共排查出重难点村36个、矛盾隐患70多个,并建立了重难点村动态管理档案。云台山景区云台山街道重点对党员的组织关系和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情况进行认真调查,街道监察室分别到新浦区检察院、市公安局、新南街道办事处、云台派出所等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档核查。

2、经济审计先行。针对村(社区)换届中群众对村务财务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同时防止借换届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打造良好的换届环境,各县区在市统一部署下,实行先审计后选举。在换届前期,由各县(区)委组织部指导,乡镇(街道)组织专门的“三资”清理督查组深入各村(社区),进行现场指导,对各村(社区)内部的资金、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确保换届工作清清白白,不留尾巴。新浦区花果山街道抽调街道审计中心、经管站及熟悉业务的精干力量12人组成审计组,7月初开始对各村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及早掌握村级班子成员经济责任情况,审计结果与换届选举资格直接挂钩,防止带病选举情况发生。

3、化解矛盾先行。对排查出的选情复杂的村(社区),坚持先化解、后换届,提前派驻工作组一村一策、因村施治,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相关问题,力求以和谐稳定的局面迎接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海州区62个村(社区)在6月份就召开村(居)民议事会,集体研究并解决了可能影响换届平稳进行的120多个重点难点问题,把各类矛盾化解在换届选举之前。连云区升级改造34个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为“群众情绪疏导室”,让228名党代表每周2天驻室坐班,并为每个党代表工作室开通联络“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耐心倾听、引导劝解有负面情绪的群众,有效调节和控制换届过激情绪。

4、调整班子先行。对于组织软弱涣散、不具备换届条件的,坚持先整顿、后换届,集中开展整顿转化活动,并通过机关干部下派、能人跨村选派等方式,加大不胜任现职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力度,换届前全市共对53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力求以团结稳定的班子迎接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连云区通过领导干部“扎根蹲点”等形式,深入调查现任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在党员群众中的公信度、工作实绩及个人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表现,认真研究需要留任、调整和新进人选以及可能影响换届的“重点人头”,云山街道、高公岛街道及时调整了相对薄弱的李庄村和柳河村党组织班子,提前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得力人手参加竞选,有效排除了稳定隐患。

二、坚持有序推进,落实“四个到位”,强化重点举措落实

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是一项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各地都能突出重点环节,抓好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整个换届工作平稳有序,真正取得实效。

1、组织领导到位。市县乡成立了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由党委组织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具体指导,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将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百分制考核和书记“三级联述联评联考”重要内容。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各县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听取工作汇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签订换届责任书,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行分片包村工作制度,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联系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其中选情复杂的村(社区)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帮助指导制定工作方案、督查工作落实、解决实际问题。

2、宣传引导到位。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凝聚党员群众、体现党领导的重要抓手。各地坚持把宣传发动贯穿换届工作始终,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广播、标语、互联网、橱窗公告、村民手机报以及电话通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宣传换届工作的政策和要求,做到领导干部、指导人员、乡镇干部、村选委会成员、党员群众等“五个明白”,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依法、民主、有序参与换届选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选举氛围。连云区搭建“一键通”信息发布平台,整合连云新农村在线、手机党建信息热线、村居手机报和示范点数字服务平台等资源,在首页设置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信息专栏,开通换届“疑难问答”、“意见建议”、“投诉受理”信箱,引导群众的舆论“导向”。

3、分类指导到位。这次集中换届,各地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县一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制定方案,不搞“一刀切”,确保换届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区别不同村情,因村制宜,逐个分析排队,把握换届节奏。东海县从8月15日到月底,分三批,每批5天左右时间,分批组织换届。其中第一批为206个先进村,是指村情稳定,能够顺利完成换届,实现组织意图的村;第二批为117个中间村,是指经过精心组织能够顺利完成换届、但不一定实现组织意图的村;第三批为23个薄弱村,是指选情复杂、换届容易出现问题的村。通过先易后难,在先进村换届上取得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再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进行集中攻坚,专门解决问题村,确保了全县换届平稳顺利。

4、检查督导到位。开展督导检查,推动解决问题,是抓好工作落实、体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法。这次换届中,市、县(区)共组建了换届工作巡视组或督查指导组639个,开展督查2787次,加强与基层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换届进度,指导解决相关问题。建立了市级周报和县级日报制度,各乡镇(街道)每日下午向县(区)委组织部、各县(区)每周周五下午向市委组织部及时上报换届进展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换届进度和舆情动态,确保了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顺利推进。赣榆县要求各督查指导组做到“四个参与”、“四个必到”,即“参与方案制定、参与业务培训、参与资格审查、参与组织考察”,“镇动员大会必须到场参加、公推大会必须到场巡查、镇党委票决会必须到场列席、党员直选大会必须到场指导”,全程掌控,确保不出偏差。

三、坚持依法依规,严把“四个关口”,确保选举合法有效

开展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是保证。今年的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换届,各地准确把握、认真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程序要求,确保换届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1、严把业务培训关。针对各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变动大、新手多、业务不熟、经验不够的现实情况,各县区通过编印下发指导手册,认真开展了县乡两级换届业务培训,切实做到选举操作人员培训全覆盖,力求使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做到熟悉选举程序、办法和步骤,提高了他们换届选举有关政策理论水平和依规操作能力。东海县开展组织委员换届业务专题培训后,随即进行闭卷考试、现场解析和互动讨论,解决了一些疑惑和具体问题。换届期间县委组织部开通换届选举qq群,部内人员每天在线接受基层业务咨询,力争共性问题共同解决、个性问题互相启发、工作指导及时到位。驼峰乡、白塔埠镇分别采取对会议主持人开展现场模拟培训、现场答疑等方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现场操控能力。

2、严把资格条件关。各地结合实际,细化候选人资格条件,从源头上把好村干部入口关,把党管干部原则真正落到实处。通过管资格、管条件,突出把关参选人员政治素质、经历经验、“双强”能力等结构,从严把关群众有反映、各方有争议的人选,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优秀人才和女党员参与竞争,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强”比例逐年提升,使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结构普遍得到优化。赣榆县研究制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不能提名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的“七种情形”,确保候选人素质过硬、能力过关。建立候选人资格联审制度,各镇组织综治、计生、公安、纪检等部门,对候选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有96人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参选资格。灌南县采用“定向推荐”、“专职专选”等办法,实现每个村党组织班子有1名女性委员,党员妇代会主任100%进村党组织班子。

3、严把程序操作关。坚持规范操作,才能保证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选举结果的有效性。各地严格按照换届选举各项原则和要求开展工作,做到规定环节不减少,法定程序不变通,工作标准不降低,杜绝走过场、搞形式。普遍设计了换届选举时间日程表和工作流程图,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具体到天、具体到人,保证了组织实施的严密性。赣榆县、东海县组织部门对各党(工)委换届工作方案、日程安排等进行严格审核,方案通过后方能执行操作。各党(工)委安排组织委员和驻村包片干部,按照各个关键环节,联合对各村实施方案、公示公告、选举办法、主持词等进行逐个把关、认真审核,确保在县乡两级共同指导下,严格规范操作。海州区对换届操作中容易出错的风险点进行了硬性规定,规定候选人初步人选、预备人选公示期不少于3天,可以不计入应到会人数的“五类党员”必须经党(工)委同意和党员大会通过,因事无法参加选举的党员要反馈通知回执函或手机短信回复等等。

4、严把民主选举关。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各地把充分发扬民主放在首位,倾听党员群众的呼声,通过切实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使群众能充分行使建议

村换届调研报告篇6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报告

一、基本情况

献县共有18个乡镇500个行政村。目前,已按上级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完成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村委会换届选举未成功的3个村正在进行中。共选举产生村党支部成员1436名和村委会成员1757名,比上届减少794名,交叉任职864人,占37.1%,其中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57人,占11.4%,党支部副书记兼村主任104人,占20.8%;选出的村主任中党员316人,占63.6%,连选连任299人,占59.4%。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0xx人,占87%,有一技之长或私营业主及种养大户575人,占24.7%。整个换届选举没有出现贿选、非法拉选票的现象,没有出现宗族、宗派、流氓恶势力、投机大款等各种势力干预操纵选举的问题。通过换届选举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改善了村级班子结构,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总体素质。一批德才兼备、有文化、有致富本领、群众公认、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被选进了村级“两委”班子,既改善了村级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又提高了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选举的实践表明,由党员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自己信得过的村级“两委”班子成员,得到了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坚决支持。通过对村委会依法换届选举,增强了村民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稳定。在选举中,党员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增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安定。四是减轻了农民负担。我县在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通过核定村级干部职数,实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裁减了一批冗员,减轻了农民群众的部分负担。

二、主要做法

(一)选前强领导,保证选民的合法权利。针对以往“两委”换届选举时,部分乡镇求稳、怕乱不愿选,部分群众认识不足、不参选的问题,县委政府采取“五抓”措施,精心部署,严密组织,充分做好换届工作的组织、发动,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保证每一名选民的合法权利。一是抓协作,切实加强领导。县委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民政局、司法局、妇联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办公室人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负责全县换届选举的日常工作。全县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委员会,指导本乡镇换届工作的开展。换届时组织部全程介入,人大、民政、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共同介入、协同运作,互相协调,形成合力。二是抓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在对全县500个村进行摸底分析基础上,划分类型,采取一型一策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书记和主任配合默契战斗力强的村,以村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和村民选举委员会为主自行组织选举;对书记、主任有隔阂的村,先整顿统一思想后再换届;对关系复杂、矛盾集中的村,县乡党委把它们列为工作重点,派出熟悉村情及换届选举业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驻村,帮助理顺关系,排除干扰;对意见相左、提名不集中的村,用心引导群众,正确集中民意。三是抓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县委连续举办了两期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培训班,对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主管副乡镇长和乡镇选举委员会有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为选举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四是抓统筹,整体有序推进。统筹安排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采取穿插进行的办法有序推进。抓村委会选举过程中,适时把党支部“两推一选”的群众推荐提前到与村委会成员初步候选人提名一并进行。完成村委会换届后,进一步完善了党支部

选举规程,下发给各村参照进行村党支部换届。五是抓制度,强化领导责任。县委政府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1)县级领导包乡镇制度。每名县级领导负责1个乡镇的换届选举工作。(2)督导检查制度。县委政府领导深入乡村,了解掌握各乡镇、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指导。(3)工作例会制度。选举期间,县选举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例会,听取各乡镇汇报,了解进展情况。

(4)局级干部包难点村制度。县委从县直单位抽调70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局级干部带领工作人员进驻难点村,吃住在村,协助乡镇党委做好选举工作。

(二)选中强标准,引导选民正确行使权力。换届选举,选什么样的人是关键。在往届“两委”换届选举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靠空口许愿欺骗群众或者依靠宗族势力拉选票,这些人当选后要么碌碌无为,要么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针对类似问题,县委政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严把两关,切实把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环节。

1、把好村委会成员初步候选人提名关,把选准人的关口前移。为防止出现违反计生的对象、劳教释放人员、重点治安管理对象、甚至是被开除党籍处分的人员被选进村委会班子而罢免程序难启动的现象发生。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初步候选人资格审查条件的有关规定,县委、政府结合农村实际,进一步对初步候选人的资格审查条件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十选十不选”的操作标准,即:一要选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支部同心同德的人;不选政治信念不坚定,不坚持党的领导,同党支部离心离德的人。二要选甘于奉献、扎实肯干、认真负责、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不选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工作飘浮、不关心群众疾苦的人。三要选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不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没开创意识,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人。四要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口碑好、威信高的人;不选受过法律制裁且现实表现不好、欺压群众、横行霸道、贪污腐化、法律观念淡薄、长期无理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人。五要选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顾大局、团结群众的人;不选拉帮结派、家族、宗派思想严重的人。六要选认真执行党的税收政策,按时缴纳税费的人;不选不缴纳税费并蛊惑群众不履行村民义务的人。七要选认真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不选超计划生育且没作结论的人。八要选通过公平竞争、履行承诺、真心为村民办事的人;不选通过非法手段、拉拢、操纵、阻挠、破坏选举的人。九要选尊重群众信仰自由,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爱社会主义,同信教群众和睦相处的人;不选参加邪教组织、从事地下宗教活动、怂恿群众同党闹分裂、闹对立的人。十要选年富力强、有思路、有作为、讲文明、孝敬父母的人;不选好吃懒做、无所作为、打爹骂娘、为村民所不齿的人。对“十选十不选”,县、乡广泛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取得群众的认可,使群众在提名时能对照标准,自觉把关,收到较好效果,新当选村委会成员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商林乡南宗村,群众编了句顺口溜说“十选十不选,真是好规范,一定要牢记,选好领头雁”。由于群众提名有方向、有标准,所提的1757名人选基本达到要求,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和县、乡指导组的严格把关后,有22名因故意拖欠各种应交税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初步候选人被取消参选资格。实践证明,这一做法符合农村社情民意,使那些想钻空子的不良分子无机可乘,又使那些思想较好、能力较强、群众威信较高,热心村务工作、愿为村民办事,懂经济、善管理,能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能人被顺利推选出来。这一做法还被中国民政网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同时,针对宗教大县的实际情况,县换届选举委员会加强对信教候选人的资格审查,杜绝了将地下宗教徒、宗教狂热分子列为候选人,对担任教会职务的候选人,劝其辞去教会职务后再参选,通过严格审查,共取消候选人资格11人,确保了候选人的质量。

2、把好党支部成员候选人素质关,确保选准“领头雁”。如何依法引导选民把那些听党的话、群众拥护、有能力办事的人推选为村级组织的带头人是换届选举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难点工

作,这也是历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破解这一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积极推行“两推一选”的做法,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引导民意,有效克服了过去不同程度存在的“上面定人头、下面举拳头”的现象,实现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有机结合,为党的领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积极引导。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暂行条例)的规定,参照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细则”,我们制定了《党支部成员候选人的任职条件》,由村选举领导小组和乡镇党委审查文化、年龄等方面的条件,并按致富、服务、学习、守法、奉献等“五带头”的要求进行把关。经过审查,由村民推荐产生的1436名初步候选人有25名因年龄、文化程度、预备党员等原因被取消参选资格。同时,我们用心引导群众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正确评价那些敢抓敢管、公道正派、负责税费征收、计划生育、治安调解等工作的村干部,继续把他们作为推荐人选;并从有利于今后本村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新推选五种人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路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识大体、顾大局,依法办事的明白人;关心群众疾苦,乐为群众办事的热心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老实人。二是严格控制。在换届选举时,村民如果受到宗族宗派势力的干预、流氓恶势力的威胁或投机大款势力的利诱,就不敢、不能真实反映自己的意愿。为创造民主、公开、公正的选举环境,在全县广泛开展普法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治安重点对象的监控,打击捣乱换届选举的`流氓恶势力;建立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动态,防止宗族势力操纵换届选举;协调工商、税务和银行等部门,努力消除大款势力暗中干预换届选举。另一方面针对干部、教师、医生、信贷员经常与群众接触,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力的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有效控制。因为医生给群众看病,群众就会感激,信贷员给群众发放贷款,群众就很欢迎,本村外出工作的干部帮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群众就会投李报桃。因身份特殊,一些想在换届选举中有所表现的投机分子也很看重这些人,争取了一人,就迷惑了一部分群众。有效控制这一特殊群体,也是取得换届选举成功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一方面在各种会上强调县乡干部、学校老师、金融部门信贷员、医生不得插手干预村级换届选举,不当“幕后人”,并把它作为一条纪律来执行。由于有效引导党员、群众,全县500个村所提的2329名村“两委”初步候选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3.6%以上,45周岁以下的占89.1%,党员占72%,各类经济能人占24.7%。三是推行交叉任职。积极提倡村党支部书记依法竞选村委会主任,推荐具备条件的村主任为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实行两个职务“一肩挑”;提倡村党支部其他成员依法竞选村委会副主任或其他成员,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通过“两提倡、两实行”,使村“两委”成员做到目标同向、责任同担、工作同抓、困难同解,齐心协力把村里的各项事业干好。

(三)选后强素质,确保村官正确运用权力。为提高新当选村委会成员的理论素质和执政水平,缩短同村党支部的磨合期,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县委重点对新当选后的村委会成员进行“群众选我为什么、当选以后干什么、卸任以后留什么”的主题教育培训。县委抽调了组织、纪检、农工、民政等有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团,采取流动授课的方式深入到全县18个乡镇巡回宣讲,变“上县培训”为“下乡培训”。重点讲解正确处理两委关系、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廉洁勤政的好村官以及农业科技、市场经济等内容。通过培训,使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基本上做到了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打造了一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黄金搭档”。为进一步明确村“两委”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促进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按要求去做,协调“两委”关系,县委认真研究建立了“三项工作制度”。一是工作运行制度。研究制定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职责,明确村党支部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书记是“一把手”,规定把村务管理权交给村委会,把召集“两会”和组织村务公开的权力赋予村党支部,让村支部享有真正的监督权,从而避免“两会”召开和村务公开的随意性,真正体现党的领导的本质要求。二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通气”制度。规定各村每月召开一次班子会,村支部向村委会通报近期工作情况,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请示工作。对兴建学校、开办集体经济项目、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等重大问题要求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民主决策。三是监督考核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中央提出的“五个好”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体系,县委要求各村要紧紧围绕“两委”关系抓好“好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建设,把处理“两委”关系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主要指标,用“两委”良性互动带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规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每半年要向乡镇党委和党员、村民代表进行一次述职报告,乡镇党委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民主测评,对群众满意率低的,视情况进行诫勉谈话或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调整。由于这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领导到位,群众上访较上一届明显下降,选举期间到县选举办公室咨询政策的群众39人次,较上届下降了62%,至今无一例越级访。与上届相比呈现出“十多十少”的现象,即:依法选举的多,违反程序的少;咨询政策的多,上访告状的少;公平竞争的多,操纵阻挠的少;顾全大局的多,拉帮结派的少;两委和谐的多,两委对立的少;扎实肯干的多,推诿扯皮的少;为民排忧的多,刁难百姓的少;廉洁奉公的多,私心严重的少;遵守承诺的多,愚弄百姓的少;年富力强的多,年老体弱的少。

三、主要问题

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从总体上看进展比较顺利,选出的村两委成员有较强的战斗力、事业心。当然,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和换届选举之后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是换届选举工作总体上还不太平衡。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有的乡村过份强调村民自治,过高地估计了部分村民的素质,未能在选举中有效体现党的领导,引导、宣传工作不力,致使换届选举工作在有些村开展不平衡。二是仍有个别村换届选举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良干扰。有的村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由于受到家族势力的干扰和操纵,出现了“富者为官”、“庸者为官”等不良现象,致使有些村无法成功进行换届选举,不是没有选齐村委会主任、就是没有选齐副主任或委员。由于村级班子不健全、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个别村“两委”关系仍需进一步磨合。部分村级干部尤其是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正确摆正村委会和党支部的关系,主观上认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抓党建、管党务上,除此之外的权限都属于村委会,客观上他们不接受党支部的领导,有的甚至还与党支部争权。有的村委会还曲解或故意曲解“村民自治”的含义,公开提出“村民选干部,不要党支部;支书管党员,主任管村务”。他们认为村委会成员是本村全体村民选举出来的,而党支部一班人仅是本村中几十名党员选举产生的,没有多大份量,同时认为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行使职权,村党支部无权过问,并以此为借口,排斥党支部的领导。当然也有的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党支部是村级工作的领导核心,什么事都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否定了村委会的职能。

四、几点建议

1、在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有效实施党的领导。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既要发扬民主,更要坚持党的领导。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量大、程序严、要求高,一定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严格按章按法进行,防止发生违反《党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换届工作暂行条例》和有关法规的现象出现。党支部的换届,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根据暂行条例》的规定进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必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依法进行选举。推荐提名应采取自上而

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了保证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成功,各地要紧紧围绕乡情、村情实际,做好选举前的深入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进行。对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具备换届条件的村要缓选,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换届选举。为了保证党的领导,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应放在村委会选举前进行。

2、要严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关。首先,要明确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任职条件,并把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任职条件向党员、群众宣传。一般来说村干部任职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政治思想坚定,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乐于奉献、团结同志,在党员和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三是协调和处理农村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较强,具备适合担任本职务的组织领导能力;四是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应在45周岁以下。其次是搞好初选村干部的培训,向他们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勉励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勤政廉洁,务实为民。

3、要明确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职数。原则上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村“两委”成员不得超过3人,人口在1000-20xx人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得超过5人;人口在20xx-3000人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要控制在7人之内;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超过9人。同时提倡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倡除村党支部书记以外的其它“两委”班子成员兼任村民组长,提倡村党支部书记按法定程序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村“两委”班子精干、高效、团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妥善安排好调下来的村干部。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有一部分年龄偏大、体质偏弱、不适应或不胜任本职工作的村干部将被调整下来。对调整下来的村干部,要区分情况,分别对待。对那些因身体原因而调整下来的村干部,要发给他们退职光荣证,同时根据经济状况,发给他们一次性补助或实行年定补制度;对不适应现职的村干部,可以调整改任其它职务,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对不能胜任领导工作或因有这样或那样问题而调整下来的村干部,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化解消极因素和不安定因素,确保一方稳定。

5、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始终。要使村级组织换届的过程成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成为对全体村民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各乡镇要自始至终组织好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学习《党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党的一些基本知识。在选举时,要教育党员和全体村民从大局出发,不能拉帮结伙,搞宗族派性,干扰破坏选举工作。要教育村级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讲学习、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讲正气的良好风尚,正确对待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切实提高解决自身问题和本村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完善村级各项监督机制,教育村级“两委”干部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区别不同情况迅速及时地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换届选举整体工作的进程。

推荐访问:村换届调研报告6篇 换届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