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时间:2022-10-16 11:20:3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由于哲学观点和原理比较抽象、深奥、难懂,学生理解与接受困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任课教师要从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努力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哲学与人生 教学效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00-02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学校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按要求安排在学生即将完成在校学习、准备走上社会开展顶岗实习的第四学期。它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来体验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即将走上社会以及今后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这样,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较为娴熟的专业技能,还有较好的品德修养,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从学生成才发展来说,哲学与人生课程和其他德育课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哲学的观点和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教师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方法,以道德说教、理论灌输为主,忽略了中职生的实际认知能以及理解水平,上课时教师唱独角戏,把观点理论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难以理解或理解不深刻、透彻,教师讲得快,学生忘得更快,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甚至引发学生的厌烦和抵触。

而且,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在课程学习上,学生大多重专业轻文化基础,重实践轻理论,尤其对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往往有一种本能的畏惧和排斥情绪。

现在的中职学生需要的是实用有价值、有活力趣味的课堂。针对学生的需求,如何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课程应有的教育作用,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以增强教学感染力。要想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努力提升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一方面,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广泛的阅读,细心的积累,做到既专又博,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了解多领域的新动向、新成果。再经过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就能使自己成为学生所渴望、所敬佩的睿智博学、见多识广的老师,赢得学生的心,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保持良好心态,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中职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出现状况和问题比较多,教师要平心静气地看待,不要气馁,更不能轻易放弃,要从多方面去找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课堂上“犯错误”,老师应该酌情分析,不要一味指责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说不定还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指出其错误或提出建议,学生是能够接受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各种喜好,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解答他们的种种疑问,既是良师又成为益友,感情上拉近师生距离,又能从中找准教学切入点,讲课内容更贴近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充分的教学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课老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备课,采取有效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备学生”要落实到位。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必须考虑这些设计是否符合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教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因为这是关系到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程度,尽可能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减少对学习理论性强的哲学课程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做好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哲学原理比较抽象,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优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氛围里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注意避免大纲要点式的文字罗列,要选取学生爱听的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生活故事,以及最新的一些时事政治和学生关心的热点、爱听的话题,配合原理观点来展开,尽可能使页面内容既条理清晰、直观易懂,又新颖有趣味,在教学时便于学生理解,增强哲学与人生课的吸引力。

3.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将新课与旧课有机联系;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互动,开展双向的教学活动。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时政热点导入、人物或寓言故事导入、置景设疑导入、漫画导入,等等。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起学生共鸣。哲学是智慧之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发现哲学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哲学原理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联系起来,“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用哲学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1.把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自身生活联系起来。哲学源于生活,又用于指导生活。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长篇大论讲理论,讲大道理,而是尝试利用学生的身边小事,让学生明白有关哲学道理。用学生日常生活小事为例来讲述抽象深奥的哲学概念和原理,使人听来通俗浅白,且有平易、朴素、亲切之感,容易激起学生共鸣,从而对哲学产生学习兴趣。

2.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对不同的专业,教学方法和内容要做相应的调整,在女生较多的文科类专业,可针对女生感兴趣的人生生活话题进行主题讨论;在男生较多的专业,可利用一些社会热门话题以及典型案例展开分析、辩论,配合哲学原理讲解的案例都应尽可能与各自的专业有关。这种针对性教学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把哲学常识的学习与时事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因此,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应是哲学的活力所在。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哲学常识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单调枯燥的环境下,人的视觉、听觉神经容易疲劳,从而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思维凝滞;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下,人的视觉、听觉神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学习注意力比较易于集中,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感官,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使其较长时间地集中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情境设置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加强情境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的古诗词或寓言故事应用到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欣赏到优美的诗词歌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更多的社会、人生哲理,体会到哲思之美。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问题上和一些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或容易忽视的一点等关键问题上,设疑问难,制造悬念,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在产生疑惑、惊讶后,积极思考探究,教师加以点拨,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哲学课一种最为常用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证明,学生深刻理解了学习内容。但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说服力强的事件、生活实例、典故和史实等。例如,在讲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笔者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选取了“小鸡的出生”这个案例,引起学生积极反应,运用他们学过的专业知识,很快理解和掌握了这个哲学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在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典型的案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哲学知识和人生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3.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对于加深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笔者组织学生就“顺境出人才还是逆境出人才”、“人生的价值究竟如何衡量”等问题展开讨论,在事前做好布置和准备后,学生以小组代表发言、成员补充、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的形式开展活动,结果讨论热烈,下课时间到了学生还欲罢不能,教学效果良好。

(五)改革评价方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传统的以一纸试卷定高下、以分数作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评,将过程与结果、表现与考试、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把生评与师评结合起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除了课程结束后的传统考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听课情况,利用演讲、辩论、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了解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以及完成课外作业的情况,对于那些参与积极性高的学生予以奖励,还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总之,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的课程,教师要从学生成才发展的终极意义来看待这门课程,针对学科特点,考虑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教会学生学哲学、用哲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

[2]如何增强哲学课的吸引力[EB/OL]. http:///p-7078349783440.html

[3]李克峰,孔令霞.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z2)

[4]郑慧仙.生本教育理念对德育课教学的启示——以《哲学与人生》课为例[EB/OL].(2011-06-13)[2015-01-20]http://jxzyk.zhyz.net.cn/show.asp?id=114.2011-06-13

【作者简介】刘春林(1967-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产畜牧学校讲师。

(责编 江月阳)

推荐访问:教学效果 中职 哲学 策略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