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探索

时间:2022-10-16 16:40: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MtM<_}ݨky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应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使用为指导,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让研究生熟练地掌握这门工作语言,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毫无障碍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

然而,目前我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仍沿袭本科大学英语的模式,但在难度和量上略有差别。由于课程设置单一,研究生英语教学定位出现偏差,导致“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极端教学模式的出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采用传统的教授法,教师花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分析疑难句子,学生被动地接受语言基础知识和文章作者的观点,在问题面前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将“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只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在课上的确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操练英语,但是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干预,课堂会造成对教学资源和学习实践的巨大浪费,因此关于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逐渐高涨。如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成为我校研究生英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二、思辨能力定义及发展

纵观思辨能力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学者不仅将思辨能力视作一种思维技能和过程,同时思辨能力还是一种人格完善所必备的品质[1]。美国哲学协会于1987年召集了美国和加拿大45位有名望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对思辨能力的定义达成如下共识:“思辨能力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对于思辨能力构成的界定研究,最有名的是两个理论模型:一个是“特尔斐”的双维结构模型,界定思辨能力为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两个维度,包括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自我调节六项能力。另一个是Paul和Elder(2006)的三元结构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思维应该有目的、问题、信息、基本概念、假设、特定视角、推理、启示八个要素,每个元素都应该运用九条标准去衡量或检验,人的智力特征必须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国内学者对思辨能力的关注与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思辨能力的理论研究,包括思辨能力的定义、特点及内涵的研究,主要借鉴并翻译国外学者的观点,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思辨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极大重视,相应的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态势,主要集中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将思辨能力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实证研究数量不多,但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在英语阅读方面,发现批判性阅读、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李瑞芳,2002;韩少杰等,2009;米保富,2009);在写作教学方面,元认知策略支持下的合作写作模式(汲寿荣,2008;郑玉琪,2010;李莉文,2011)、读写结合式写作教学模式(张新玲,2009)都为思辨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综上所述,国内外语界虽然已经对思辨能力培养开展了一些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该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偏弱(孟凡菊,2012)。我们发现,这些在外语教学领域进行的思辨能力研究的对象多为英语专业学生,目的是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也培养思辨能力,只有极少数的研究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至于面向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辨能力的研究更是空白。

三、研究生思辨能力现状

笔者针对的是东北电力大学2013级修读《研究生综合英语》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该班级共33人,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全部为理工科学生。学生在本科阶段修读了4个学期的基础大学英语之后,全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六级通过率只有10%。通过面对面的访谈,笔者发现较多学生希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口语交流、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水平。为有效开展本次的实验研究,笔者在学期之初对学生进行了思辨能力测试先导性研究,发放测试试卷33份,收回有效试卷33份。有效试卷中男生人数为21人,女生人数为12人;学生年龄介于23~26岁之间。本研究除了以33名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外,还有3位教师参与思辨能力测试中主观题的评分.为了避免打分的主观性,笔者最后选取3位教师所给分数的平均分。3位教师同为《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的平行班级授课教师,对每课的主题较为清楚,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本研究所使用的是文秋芳团队(2009,2010a,2010b)开发的思辨能力测试量具,该测试量具是文秋芳等于2008年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维能力现状研究”(08BYY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测试量具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优势互补,既可以量化,又可以看到背后的推理过程。由于本次研究受试对象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因此笔者修改了一些原始测试量具的项目,以期更好地适应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思辨能力水平。修正后的量具客观题共有15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计30分;主观题共有三道简答题,共计70分。

数据分析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然后进行清理、核查,并纠正错误。第二步进行项目分析,首先列出各题四个选项的分布情况,再计算难易度与区分度,以及内部一致性。第三步运用SPSS18.0中的Scale Reliability程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alpha值作为信度指标。

通过本次思辨能力测试调查研究,笔者确定所授班级学生较为缺乏思辨能力,那么采用什么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笔者研究的焦点。从各项能力的数据分析来看,缺乏程度由少到多依次为判断性评价、关系判断、分析与计算、可信度评价、解释性/真实度评价,其中解释性/真实度评价能力几乎为零,这就要求我们在为期一学期的行动研究中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逐步培养思辨能力的各项能力如下表。由于文章篇幅有限,笔者仅详述两项教学任务,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既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研究生综合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如何把课程教学与研究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结合之后的培养模式是否会被学生接受,效果如何?下面以研究生综合英语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课文“The Media and the Ethics of Cloning”和第二册第二单元课文“The Gift of Gift-giving”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进行思辨的环境。

1.“The Media and the Ethics of Cloning”媒体与克隆的伦理性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John Dewey说:“反思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爱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它们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2]鉴于本篇课文与思辨能力的内涵有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模拟联合国”活动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1)分析与计算的独立性

Dewey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由此提出“问题—发现法”。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模拟联合国”的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human cloning considering the possible medical benefits and the consequent ethical problems?学生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通过阅读、整理、分析和总结,了解所代表国家的相关背景及在具体克隆问题上的利益、观点、政策和措施。在这一点上,学生要运用英语综合能力理解、分析和归纳所获得的一切与主题有关的文本或影像资料,撰写自己国家的立场文件。这些工作需要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完成,给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能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的作用与传统的课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不再是权威、核心,而是活动的协调者和服务者,负责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2)可信度的批判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和意愿选出6名同学,通过演讲陈述自己代表国家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理解或论证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治疗性克隆技术应用于胚胎干细胞的提取向人类展示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向人类社会现有的道德、伦理、精神生活提出严峻的挑战。学生要确认自己能够拿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和论据,而不是简单地肯定克隆技术巨大的医疗优势,也不是因为它会给生命伦理带来冲击就全盘否定它。学生运用对语言意义的阐释,不仅检验了其口语交流水平,更是对思辨能力的挑战,因为学生要在释义和批判评价方面展示出思维技能,包括筛选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安排事实与观点的次序,重点强调自己的目的和语气等。

(3)解释真实的全面性

6名学生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中,陈述完代表自己国家的立场文件之后,就要进行磋商,形成友好联盟,就议题的具体问题达成一致。与会的其他同学分别就自己代表的国家提问上述6位同学,如提出“你的国家是不是因为科技水平不发达、科研资金不够雄厚才积极反对克隆技术”、“对形成两周的人类胚胎进行干细胞移植算不算是克隆人”、“克隆技术所带来的益处是不是只有发达国家的国民才能享用”等视角独特的问题。参会的所有同学要进行友好融洽的磋商,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一种动态、全面的眼光看待克隆技术产生的伦理问题。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中的解释性/真实度评价。

2.“The Gift of Gift-giving”送礼的艺术

(1)创造与文化相关的体验

“思辨能力常始于未有定论的事物”[3]能让人们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和质疑。课文“The Gift of Gift-giving”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送礼是出于真心,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送礼的同时是期望得到回报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主动质疑、自主学习反思,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研究生更具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可在课前挑选出6名学生,作为陈述组,每名小组成员代表一个国家,就本国Gift-giving方式和作用分别作主题陈述。其他的同学作为表演组,根据陈述组的主题陈述和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糅合真实生活中细节和片段,进行小型的新闻报道和专家访谈等活动。无论是陈述组还是表演组的学生,为了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都必须做大量的阅读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授业者,而是导演、设计师、引导者,甚至是参与者和学习者。

(2)在民主、和谐氛围的课堂中进行分析阅读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师生、生生讨论等课堂互动活动,分析解读课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意义构建和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课堂活动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设计:(1)Analyz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aragraphs in text and try to find the message conveyed by the author by keeping this question in mind: what is his problem of gift-giving?(2)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the proposition Anthony Brandt tries to present in this essay.(3)Work in groups and try to identify the rhetorical mode in the essay.In what way is it effectively used?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视角考察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思辨的依据。教师不再是“话语霸权者”,不再同化学生的思维。

(3)精心布置课外活动

为了配合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对问题的思考,通过学思结合型任务,使学生具备文本使用能力和文本思辨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模拟中央电视台英语节目Up-close的录制,节目主题为:Do you think money buys prestige?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抢答环节,而且主动向嘉宾学生发问,全程由教师负责录像,并建立学生课外活动电子档案。这种互动性的任务促进了学生的逻辑性发展和思辨能力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五、结语

根据我校研究生的具体特点,东北电力大学综合英语课程在教材内容上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控制能力,融入跨文化的实际体验等手段,使传统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研究生英语学习中提高思辨能力,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岳晓东.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

[2]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孟凡菊.我国外语界批判性思维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17-19.

[4]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推荐访问:思辨 英语课程 研究生 探索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