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及培养

时间:2022-10-18 12:00:10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基于“复合型”教师的理论思辨,提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的定义和素质的结构构成,并以知识结构为例进行了现状调查,指出当前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为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合型教师;体育院校;教师素质;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04-06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校教师素质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高校师资队伍质量的前提。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不断改革教育体制之外,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应是当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等体育院校不仅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而高等体育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水平以及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成为体育院校永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在山东省有关基金项目和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对体育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关于体育类院系教师发展和职后成长的基本思路:通过课程实践和教改,使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由“技术型”向“研究型”转变,师资队伍从“教书匠型”、“教练型”向“复合型”转变,这是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主动求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目前来看,这一基本思路在我们的教改与课改实践中已经逐步得到证实。

1 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1.1 “复合型”教师的理论思考

什么是“复合型”教师,“复合型”教师观区别于其他教师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是教育界亟待明确的概念,同时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及其措施,也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教改与课改的方向。一般认为,“复合型”教师的提法源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复合”,是一种对“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研究型)、“创新型”等教师观的超越。当然,这种认识是基于对于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思辨,还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尽管这一提法并没有“复合型”的概念,不过也基本说明了“复合型”教师的要求,即以团队为基础,一方面要能做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结合,另一方面要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前者是“复合型”师资的个人素质要求,后者则是群体的主要特征——首先立足于自己相对擅长的专业领域,再利用专业的优势与相近相关的专业、行业等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综合拓展与实践创新。

1.2 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理解

体育院校是培养最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基地,随着体育日益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体育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学由“竞技性”转向了“健身性”、“休闲娱乐性”、“社会性”,凸显了培养单一专业知识(技能)型人才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的积极态势。高等体育院校不仅要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还应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化训练支持与服务、全民健身引领与推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机构,同时还应担当起弘扬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使命,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传统的体育专业师资队伍侧重于运动技术的教学与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性而缺乏社会人文素养,在各自的运动项目领域纵深发展,忽视了横向的联合与发展,教学、训练、科研相脱节的现象成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逾越的障碍。

就体育院校师资队伍而言,“复合型”教师的提法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及当下体育院校师资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学术风格单一,师资培养培训严重滞后等的认识,是对“技能型”、“教练型”等教师观的扬弃。之所以说是扬弃,是因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建设的立足点还是在于体育的学科属性,即体育学科主体专业的技术特性。因此,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理解要基于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既反映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又要体现体育院校的发展要求;二是“复合型”体育师资的提出不仅有明确的实践需要,也要有深刻的理论背景,不能凭空臆想;三是教学、训练、科研是体育院校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也就是体育专业的技术特性,“复合型”素质的理解要着眼于此;四是“复合型”教师素质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或罗列,应该看到“复合型”素质是一个综合结构,其中包含着动态的、复杂的、相互影响的成分;五是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理解既能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提供理论指导,又可以在实践中为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可见,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于教学、训练的教师,而应该是跨学科专业、知识宽厚、专业技能突出、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在实践中,这种“复合型”素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技能型复合,二是思维和理念高度上的复合。基于此,根据我们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成果,认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是具有较强的体育研究能力,积极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与跨学科专业迁移,胜任跨学科专业进行教学、训练和管理,能够在专业教学训练中复现和阐释体育学科理论、技术和原理的现代教师。相应地,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是决定“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学训练效果的,对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种心理品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

体育“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结构分析

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哪些因素影响着“复合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从当前国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来看,西方教师教育领域并没有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提法,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等4个方面。在国内的有关文献中,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论及教师素质结构,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而且多是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人才培养,对于高校“复合型”教师的素质及其结构的讨论尚未有明确的定论。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专业素质及其构成的复杂性。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理解,我们认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三大部分。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结构的功能应当主要体现在高等体育专业教学、训练和科研过程当中,体现在综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体育事业和传承优秀体育文化的问题过程中。

有学者研究认为,传统的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呈“金字塔”形状,如图1所示。“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决定复合型教师外在行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三个要素的地位不同,功能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我们认为三者外在地构成了一个“球型结构”,为便于表达,我们做出了剖面图,如图2所示。“复合型”教师的特点决定了三者的内在紧密联系,在具体的维度上又相互关联,形成了网状结构,如图3所示。

每个构成要素中有其内在的结构,比如能力结构,根据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学训练特点,“复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既有层次性,又有关联性,比如“学科专业教学训练能力 + 跨学科专业教学能力”、“教学能力 + 科研能力”、“一般教学能力 + 学科特长能力”、“教学能力 + 教育管理能力”等可以构成复合型能力培养体系,知识结构、非智力因素结构也具有相类似的关联,同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之间也有内在复合关联关系。可见,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厘清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对于学科教师和术科教师的不同要求,同时有利于在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区别对待。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学科专业特点出发,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素质基本状况进行分析,随机抽取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共计9所体育院校的学科和术科专业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遵循社会学中相关的问卷设计原则,制定“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知识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问卷”,在上述9所体育院校的学科和术科教师中各发放100份,其中学科回收93份,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96.8%(90份);术科回收90份,回收率为90%,有效率为96.7%(87份)。

为检验问卷的效度,问卷发放前请对本课题熟悉的8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有效性认定率为100%。为检验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对20位(学科10位、术科10位)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性系数为r=0.89,P<0.01,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2.2.2 专家访谈法

借助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和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召开之际,就有关问题与有关专家领导进行访谈,获取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知识结构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奠定基础。

2.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3.0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的知识结构特点,本研究选取其学缘结构、专业知识结构、科研素质等进行调查分析。

3.1 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队伍学缘情况

学缘结构即教师最终学历来源院校、所学专业等在分布、层次、类型方面的构成情况。多元化学缘结构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对高校教师的现实要求,有利于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学术思想优化,科研水平提升,可防止学术思维单一僵化、封闭保守,促进各学术流派的交流融合。表1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学缘结构并不理想:学科教师毕业留校和来自省内其他高校的占64.5%,来自省外高校的占33.3%;术科教师毕业留校和来自省内其他高校的占80.4%,来自省外高校的占16.1%。此外,在实地调查访谈中发现,很大一部分体育院校存在“近亲繁殖”现象:教研室尤其是术科教研室存在着严重的“师徒同堂”、“多徒同堂”现象,大部分教师是由同一老教授一脉相传下来的徒弟们几代同堂。目前体育院校这种极度单一的学缘结构极易形成狭隘的帮派体系,限制不同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造成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学术风格和思想呆板沉闷,科研能力退化。

3.2 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受调查的学科和术科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整体不错(表2)。高等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受调查的学科教师对常见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除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游泳外,学科教师对其他项目的了解并不多(表3)。受调查的术科教师对体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也不容乐观,除对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了解相对较多外,其他科目了解甚少,尤其是对运动医学、运动处方、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方法了解更少。此外,实地调查访谈中还发现,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术科教师均对新兴学科和运动项目如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攀岩、定向运动、轮滑等的了解甚少。在课程和专业知识领域,学科教师与术科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整合的情况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现状,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一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较单一: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运动训练,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知识,造成体育人才先天的知识结构匮乏。目前体育院校大多数学科教师对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但运动技术掌握相对较差,大多数术科教师运动技术较好,但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二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陈旧,知识再生能力差: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老化,很多教师深感“心有余力不足”,大学时所受教育现在已经基本过时,深感底气不足。同时体育院校的学科和术科教师主动学习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意识不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差。本研究调查显示经常利用网络查询或下载资料的学科教师仅为25.6%,术科教师仅为20.1%;经常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科教师为53%,术科教师仅为28%。三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差:重竞技轻人文素养是阻碍和限制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运动技术水平再高,培养的学生再出色,但是由于自身体育科学知识匮乏、人文素养不高,无法把先进的技术、经验转化为研究成果,长此以往在职称、学识等方面就无法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

4 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复合型”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内容

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提出,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新世纪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为依据的,它是在一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能体育教师标准。

4.1 基础性知识

基础性知识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育学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一定条件下教师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越多越丰富,其教学有效性、创造性就越高。体育学院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基础性知识体现在科学文化方面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学、生物工程学等最新的科学基础知识,哲学、政治经济学、数理化、文学、艺术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基础性知识体现在体育学专业知识方面应包括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体育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和价值等知识;学科和术科教师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应包括与自己专业有一定联系的各科知识:如学科教师应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运动项目知识,术科教师应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知识等。

基础性知识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从事教学训练工作的最基本知识。每一个学科和术科教师在具备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应达到博、深,最终使自己能站在本学科的知识前沿,以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理论知识和训练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4.2 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体现在教育学知识方面应包括:体育教育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与人身心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体育教育目标、任务与内容;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国内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知识;体育科学研究知识如科研过程、特点和类型,体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资料查阅整理,科研方法运用选择,科研成果表达等。学科和术科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体现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应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等体育心理学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工作成功的工具性知识,有利于学科和术科教师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分析整合,以利于其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

4.3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即教学实际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验的整合。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仅要从书本中间接获得,更要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直接获得,如教学策略选用、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格的培养等,体育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学任务等,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

实践性知识是学科和术科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知识保证,掌握实践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教学得法,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学有成效。

4.4 创新性知识

创新性知识即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学习、记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知识。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如何利用条件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处理体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知识即体育学的创新性知识,包括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选择、指导学生创新行为和训练其创新思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使用等。

创新型知识是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性知识、教育学理论的条件性知识和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相关知识与当前的教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与其教学实际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创新型知识可帮助教师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相关经验分析认识当前的体育教学情境,实施符合实际情境的创新性教学。

5 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复合型”师资建设对策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专家指出:新世纪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什么时候做、在何处做、找谁做和为什么做。这无疑对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从量到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量要比过去丰富得多,得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知识,且必须具备创造性品格和实践能力。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要实现从单纯“知识型”、“技能型”向“复合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转变。

5.1 实现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

知识一体化是当今知识发展的重要趋势,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逐渐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统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日益明显,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已不能固守一门学科的狭隘知识,应具备全面性的多学科知识。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多样性并不排斥统一性和方向性,不同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仍有侧重点,体现“一专多能”,即“一”与“多”的辩证统一。

5.2 实现厚重型知识结构转变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兴起,社会的信息拥有量逐渐呈现迅速扩张状态,贫乏单一的知识结构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势必要从轻量型向厚重型过渡,以便适应知识量迅速扩张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现代体育教育提倡终身教育,即终身学习,然而教育者与学习者并无绝对界限。此外,现阶段的师生关系已远不是单项传递关系,而是师生的双向交流,这势必要求学科和术科教师应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实现知识结构质的飞跃。

5.3 实现开放型知识结构转变

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属于封闭型,即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来源基本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陈旧老化,根本无法适应当代社会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求。

5.4 实现创造型知识结构转变

影响人的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类型不同,创新能力的强度和方向就不同。目前,体育院校许多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属于被动型,无法在创新活动中起应有的启发引导作用。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被动接受而获得,没有主动选择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而造就创新人才,教师自己首先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故学科和术科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从被动型向创新型转变,增加知识结构中的能力及方法方面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2]张华江,徐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再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0(3):56-58.

[3]沈寅鑫.复合应用型教师的培养——“3+3”教师教育模式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4]孙芙蓉,赵慈爱.从“金字塔”到“地面砖”:教师素质结构的反思与重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5(10):30-34.

[5]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6]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刘宗杰,胥红艳.体育教师能力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79-80.

[8]陶郁,李继伟.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71-73.

[9]张宏成,仲云才,薛雨平.论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6):1-3.

[10]王锡群,王香春.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与培养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5-137.

[11]付太山.山东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现状及培养措施[J].山东体育科技,2011(1):63-65..

[12]魏伟成.论”智慧型”体育教师的培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229-231.

推荐访问:试论 素质 培养 教师 体育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