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及启示

时间:2022-10-23 09: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文章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简单的应用,最后重点探讨了普里戈金研究科学的方法和带给我们的科学启示。

【关键词】普里戈金 耗散结构 应用 科学启示

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耗散结构理论被称为继物理学史上三大丰碑既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玻尔量子力学之后,高高矗立的又一座丰碑。这一划时代的重大成就在物理学这一领域的影响和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都远远超出了一次诺贝尔奖的价值。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作为耗散结构这一伟大理论的提出者,他研究科学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他探求科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发扬和继承的。

1.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过程

1.1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过程

伊利亚·普里戈金在爱因斯坦与密希里·贝索的1940 --1955年期间的通信集中发现,贝索多次重复提出时间及其不可逆性等问题,并且认为爱因斯坦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随后 “时间悖论”的发现,促使普利高津选择一种新的理论框架,1945年,普利高津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得出最小熵产生原理,这一原理和翁萨格“倒易关系”一起为近平衡态线性区热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项成功促使他试图将这一原理延拓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但是,经过多年努力,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在挫折面前普利高津并未后退,他把系统在远离平衡与平衡态和近平衡态做了原则区分,重新考察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1969年,普里戈金在一次“理论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该理论,1971年。普里戈金等人写成著作《结构、稳定和涨落的热力徐理论》,比较详细的阐明了耗散结构的热力学理论,1971—1977年耗散结构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包括用非线性数学对分岔的讨论,从随机过程的角度说明涨落和耗散结构的联系。1977年普里戈金等人所著的《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一书就是这些成果的总结[1],最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与布鲁塞尔学派的同事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

1.2耗散结构理论的内容

耗散结构理论: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机理和规律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以揭示复杂系统中的自组织运动规律的一门具有强烈方法论功能的新兴学科,其理论、概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现象,同时也适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如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评价普里戈金的思想时,认为它可能代表了一次科学革命。

2.耗散结构的应用

2.1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在生物生态、地质科学[2]、地球物理、化学反应、工程材料教学[3]、物理实验教学[4]、经济学、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在物理学方面,扩大了和加深了物理学中的有序概念,例如,有学者探讨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物理实验教改,可以做到变单一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遍验证性试验为设计新实验,变传统性试验为创新性实验,实验角色由固化变为异动,实验对象由局限变为开放,实验仪器设备有单一性变为多元化;在数学方面,促进了分岔理论,随机过程的发展;在生态学方面,为生态复杂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研究工具、崭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2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有的学者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耗散结构体”[5]这个理论作为耗散结构体的补充和发展。据报道,有的学者引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进行耗散结构模式研究,提出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熵公式;有学者对信息市场的特征进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研究[6];有的把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管理领域,提出科学的管理模式[7],例如,有学者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中[8],认为企业是社会大开放系统中的小开放系统,在管理中要引进负熵流,保持吗内部平衡,掌握和应用涨落机制,从而做到企业利润最大化。

3.普里戈金研究耗散结构的科学启示

3.1普里戈金的研究科学的方法

普里戈金及其布鲁塞尔学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最终研究并形成耗散结构理论,他研究科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具体有如下七步:(1)剖析:剖析旧理论,打开突破口;(2)提问:不断提问,寻找要害;(3)博采:广收博采,为我所用;(4)思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5)立案:提出方案,严格论证;(6)求解:切实求解,升华理论;(7)应用:应用实际,以求验证;我们不仅要在研究科学时要严格按照以上七步进行,在解决生活或者社会实际问题时,学会融会变通,结合事实,具体分析,做到理论应用于实际,遵循这种科学的方法,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3.2 普里戈金及其耗散结构理论形成的科学启示

普里戈金于2003年去世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法国媒体称其为“动力学的诗人”,德国报纸则以“物理学的叛逆者”为标题,准确的说,普里戈金是人类自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以来第四位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并获得诺贝尔奖,更主要的在于,他代表了人类思想的又一次重大“转向” ,即从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现代性转向”到“后现代转向”,他细心的从书信集中发现问题并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坚持不懈的去研究的毅力,敢于对经典传统科学提出探究质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反观国内科学领域,几十年来,一直无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并且近年来甚至出现科学研究人士学术造假事件,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首先,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科技发展,而不是个人追名逐利的的手段,科学研究不能掺杂功利目的;其次,研究科学要有细微的观察力,敢于对传统科学和权威人士质疑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为科学奋斗的精神;最后,科学来源于社会,不能脱离社会去研究科学问题,最大的意义就是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

4.小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里戈金及其布鲁塞尔学派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在科学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应用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为世界各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更重要的是普里戈金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敢于质疑、一直坚持探求的精神,对科学界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

[1]池剑英.浅谈耗散机构理论的应用和科学价值.[N]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6)010502

[2]王爱民、张海翠.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海洋EC-RE-EN系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N]中州大学报201105

[3]程晓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工程材料教学再认识.[N]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001102

[4]管亮.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物理实验教材的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1(04)

[5]孙继伟.产业企业的“耗散结构体”理论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N].1997,(4):89

[6]项清焕.信息经济的发展研究[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

[7]白桦,保德,鄂娜日斯.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思考[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2):34

[8]刘文生.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7(32):51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推荐访问:耗散 浅谈 启示 理论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