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药学理论体系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时间:2022-10-23 11: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归纳了传统哲学思想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体现或表达,阐明其对中药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期对中药属性(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和效应属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哲学;中药学;自然属性

中药学理论体系是古人在当时的生产能力、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和逻辑思维模式等具体境况下,经过长期反复实践总结而成。古人以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高度概括了中药属性,因此传统哲学思想是中药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源头。传统哲学思想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表达,体现在中药属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的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和效应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中药材本身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固有识别特征,或者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形成的中药饮片所固有的理化特性,自然属性也可称之为理化特性;自然属性的内涵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形、色、嗅、味、质地、生长趋势等表观特征,包括产地、生长环境等生境因子,也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所含的特定化学成分等。

人文属性是指人类在认识、生产、使用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实践活动中,而赋予其人类文化、生产技術、标准规范、经济价值等人文内涵;人文属性不是中药材(中药饮片)本身所固有,它可能随人类认知和技术水平的改变而改变;人文属性的范畴包括名称、种植采收方法、加工炮制技术、储存包装、商业流通及价值等内容。

效应属性是指中药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生物学特性,即中药的临床效应;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使用和配伍等。

1中药自然属性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1.1自然属性中"元气论"思想的表达 中药自然属性中的产地、自然生长环境等生境因子,备受历代医家重视;历代医家在传统哲学"元气论"思想的影响下,对中药生境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元气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皆得"气"而生;如东汉王充在《论衡·言毒》中指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又如北宋张载在《正蒙》中指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就中药而言,古人依"元气论"认为中药的药性来源于天地,是取之于四时之气,并主要从中药生成禀受的角度对药性进行了阐述;如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其寒热温凉者,生乎天。"古人还进一步认为中药的产地和自然生长环境不同,其天地之气因而有异,故而不同生境下中药的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有异;如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地产南北相殊,药理大小悬隔……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地胜药灵,视斯益信。"又如清代徐大椿在《药性变迁论》中指出:"古方所用之药,当时效验显著,而本草载其功用凿凿者,今依方施用,竟有应有不应,其故何哉?盖有数端焉:一则地气之殊也。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传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矣。"古人充分说明了中药自然生长环境的重要性。"道地药材"的观念即是这种哲学思想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具体体现。"元气论"属于用现代系统论的"一元论"范畴。

1.2自然属性中"取类比象"思维的表达 取类比象(援物比类)的象思维模式,采取"观物~取象~比类~求道"的逻辑思维模式,属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具体的表达,并推动和指导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如《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篇》中指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每种中药都具有特定的形、色、嗅、味、质地、生境条件和生长时节等自然属性,古人在长期反复实践中,根据中药自然属性的物象特征来推演和解释中药功效,显示了以类相从、同气相求和天人共通的象思维逻辑,以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将中药的自然属性与效应属性结合起来,将自然属性赋予了功效特征,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了以自然属性来解释中药功效的理论依据。如宋徽宗赵佶在《圣济经·药理篇》中,将药理归纳为"性味"和"法象"两大部分,并正式提出了"法象药理"的概念。

反过来推演,古代医家认为中药具有某种功效的机理在于其具有的某种自然属性,所谓药之用取其某种自然属性也。比如清代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指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简言之,即:中药有其效,是因为中药有其气、味、色、性、质、生时、产地等等。古人取中药自然属性的形态之象以类比,认为具有某一共同自然形态特征的不同中药材都具有类似功效,认为中药形同则性近;因此清代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进一步指出:"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知此理,则凡药皆可类推矣。"简言之,即:中药有其形,故而有其效。古人常取中药自然属性的生长趋势之象以类比,比如葛根、穿山龙等蔓生或藤本植物都具有蜿蜒蔓延生长之势,柔韧伸缩、其性似筋,故古人认为多可舒筋活络。古人取中药自然属性的生长环境之象以类比,认为自然生长环境类似的中药材一般具有类似的功效,比如水生或生长于湿地沼泽等潮湿环境的中药材多不惧水湿浸渍,因此古人推测其具有利湿、利水、消肿等功效,中药如芦根、泽泻等;耐寒中药材能耐严寒、能抗低温,因此古人推测其具有温经、祛风、散寒等功效,如麻黄等。古人又常取中药的颜色、嗅、味、质地之象以类比,类同此理,此不赘述。古人又取中药的自然属性与疾病部位之象以类比,将人身法象和中药法象相联系,根据中药的外形来推演中药对人身相应部位的治疗关系,形成了中药不同部位的述类象形理论。如金代张元素在《珍珠囊》中指出:"凡药根之在土中者,中半已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已下,气脉之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已上,天之阳也,用头;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阴也,用梢。乃述类象形者也。"此法象药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比如虎、豹、狗的胫骨,可强筋壮骨、祛风止痛;牛膝因其节状如膝,故能治膝胫之疾;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都是皮类中药,以皮治皮,故能治皮之水肿;以心治心,故桂芯可温心气,莲子芯可清心火;以筋治筋,杜仲多筋而坚韧故能坚筋骨,伸筋草似筋而能舒筋通络;以肾治肾,沙苑子、五味子形似肾,故为补肾之要药,等等。

法象药理把自然界、人体、中药的"法象"关联起来,认定这些外象与内在药性的关系,具有一定合理成份和积极作用。

2中药人文属性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2.1中药名称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中药名称含有汉语名称命名的共性,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受到传统哲学思想、民俗文化、中医学、逻辑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传统哲学思想在中药命名中有诸多体现。中药的命名方法参考了中药的形、色、味、生长特征、产地、采收时间、加工炮制方法、入药部位、药性、功效等特征。例如:据形态命名如马鞭草、钩藤、七叶一枝花等,据颜色命名如紫草、黄柏、朱砂等,据口感味道命名如苦参、甘草、辛夷等,据生长特征命名如夏枯草、桑寄生等,据产地命名如川贝、高丽参、阿胶等,据采集时节命名如春麻、冬麻、半夏等,据加工炮制方法命名如姜半夏、麸炒苍术、煅牡蛎等,据入药部位命名如荷叶、桑枝、橘核等,据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命名如升麻、降香、狼毒等,据功效命名如番泻叶、骨碎补、益母草等,据传统理念命名如万年青、千年健、千日红等,据文献资料或传说命名如禹余粮、徐长卿、何首乌等,据文化交流命名如番泻叶、羌活、曼陀罗等,据动物命名如鼠妇、狗脊、猪苓等。

从中药命名可以看出,中药名称体现了传统哲学的儒、释、道、佛、法和理学的思想,折射出政治和伦理观念、辩证唯物思维、道德观、社会观、知行观以及宗教内涵等,包涵了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并渗透了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

2.2中药生产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三材一体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阐述了天地人辩证统一的关系。古人依此认为中药的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应与天地协调统一,中药的种植、生长、采收、加工炮制都要顺应天地自然,才能保证药材的优良品质,中药材生产蕴含着深厚的传统哲学思想内涵。例如:《神农本草经》指出:"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指出:"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用药力具,用之有据。"金朝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中指出:"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味则性味不全。"唐代苏敬等人在《新修本草》中指出:"动植形成,因方舛性,春秋节变,干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古人同时认识到,中药与辅料的气味相扶、阴阳相济可增强药性或减其偏性,认为中药加工和炮制必须讲究火候和度,正所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在中药加工炮制等生产活动中,体现了儒道的传统哲学思想。古人同时还认为,中药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和矿物,产地、种植、生长、采收、炮制加工等均直接影响中药药性,古人"天人合一"的观点与现代生态学观点不谋而合。

2.3中药储存包装和商业流通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中药的传统储存保管、包装文化和商业流通模式,体现在储存方法、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材文化、商业营销等多个方面,间接表达了传统中药行业一贯奉行的儒家、道家、阴阳、五行等传统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贯穿于中药的流通产业,传统储存、包装文化和营销模式营造出了养生保健、整体平衡的养生理念,反映了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等哲学思想,遵循了诚信仁德、济世救民的行业道德观,体现了朴素积极的思想内涵。中药传统包装设计具有虚实相生、变化丰富的视觉效果,借用阴阳五行和通过独特造型呈现出深沉的历史厚重感,传达了纯朴而浓郁的人文关怀内蕴,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色彩和思想元素。

3中药药性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3.1中药四气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3.1.1古人认为中药四气(寒热温凉)禀受于自然,来源于四时;因中药禀受四时之气不同,药性而有寒热温凉的不同。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其寒热温凉者,生乎天。"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药类法象》中指出:"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明代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指出:"故知微寒微温者,春之气也;大温热者,夏之气也;大热者,长夏之气也;凉者,秋之气也;大寒者,冬之气也。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春气升而生;言温热者,盛夏之气以生,夏气散而长;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长夏之气化;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秋气降而收;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冬气沉而藏。"以上古代医家对中药四气的论断,是取象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而总结归纳得出的,其中的各个方面均有象思维的具体应用。《黄帝内经·素问》从另一层面对中药四气进行了阐述,提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指出中药的寒热温凉是由于中药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得出的,这也是利用象思维模式从另一层面对中药寒热温凉的阐释。

3.1.2 古人认为气分阴阳,阴阳相搏、相互作用而形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如《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宋徽宗赵佶在《圣济经》中指出:"觀其演易说卦,推阴阳之蹟,究物性之宜,大或及于牛马,微或及于果蓏,潜或及于龟蟹,盖以谓禀气而生,不离阴阳。惟其不离阴阳,故无一不协于理,而时有可用者矣。"阴阳观属于朴素的矛盾论哲学范畴,是用现代系统论的"二元论"来探求事物本源。阴阳观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阴阳观应用于中药学并得到了具体的表达。阴阳观从阴阳辩证的角度说明了中药的药性特征,故而中药药性亦分阴阳。古人认为中药温热与寒凉的性质不同,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如黄连、黄芩、黄柏等苦寒为阴药,附子、肉桂、干姜等辛热为阳药。中医认为任何疾病都是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遣方用药就是利用中药的阴阳偏性,以纠正人体阴阳失衡,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如《神农本草经》中指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这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古人认为药性的阴阳属性决定了中药的作用偏向,"药性分阴阳"为临证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3.2中药五味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古人认为中药五味来源于天地、阴阳。如《黄帝内经》指出:"阳为气,阴为味。"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序例上·衍义总叙》中指出:"夫天地既判,生万物者,惟五气尔。五气定位,则五味生。五味生,则千变万化,至于不可穷已。故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传统五行哲学思想应用于中医药学,发展为五行分类系统。在象思维模式下,通过阴阳、五行等相互配属比类,形成了对中药五味的认识,并将五行配属五味以阐释药性。《黄帝内经》中指出:"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天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地之酸苦甘辛咸五味,人之肝心脾肺肾五脏,这样就将五行理论、天人相应理论、脏象理论等结合起来,为后世五味的归经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临证用药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3.3中药归经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归经是指中药对作用趋向的选择性。古代医家将传统五行哲学观不断推衍,从而形成五色~五味~五气~五行~五脏等相互关联的五行分类系统,是中药归经的理论依据,中药归经理论为临证选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指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指出了五味归属五脏的一般规律。然而五味并非绝对归经五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同时指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说明入脾的甘味和入肺的辛味也可以入肝,五味各自的功能并不仅限于一脏一腑。古人还认为中药的归经与五色也有关,中药五色对五脏各有所入,即:色青入肝,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白入肺,色黑入肾。后世又发展了以中药的色、味结合作为中药归属的依据,如味辛色白多入肺经,味苦色赤多入心经,味酸色青多入肝经,味甘色黄多入脾经,味咸色黑多入肾经。中药归经理论属于象思维在中药作用趋向性研究中的具体表达。

3.4 中药升降沉浮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古代医药家以取类比象的象思维方法,以中药的气味厚薄、四气、五味、质地、用药部位、生熟等之象,来阐述中药升降浮沉作用的趋向性。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指出:"味薄者升而生,味厚者沉而藏,味平者化而成……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金代李东垣指出:"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明代李时珍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性多辛热者属阳,作用升浮;性多寒凉者属阴,作用沉降。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以上都是应用气味或质地的物态之象,来阐释中药升降浮沉作用的规律。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用药根梢身例》中指出:"凡根之在土者,中半以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之下行也,入土以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而梢降。大凡药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述类象形者也。"这也是以象思维来阐述中药升降浮沉的不同药性。

其它对中药药性的描述,如"诸子皆降"、"诸花皆升"等,都基于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

3.5中药配伍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天人合一、和谐观的哲学思想对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影响。《周易·乾第一》中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即指在乾阳之气化生万物的变化过程中,能够达成高度和谐的状态,则万物生长成熟,族类蕃衍。"和"作为哲学范畴,属于儒家"中庸"思想范畴。《神农本草经》中指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华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和合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七情和合是方药配伍的要求。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纵观中药配伍理论,天人合一、和谐观的哲学思想是其重要指导思想。又如古人使用毒性的中药,一般需要加入其它中药以制约其毒性,中和药性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目的。以上均是传统哲学思想在中药配伍使用中的具体表达。

3.6中药使用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受"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古人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所以用药应取象于天地,顺应天地四时运行之道。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以顺春升之气;夏日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中医理论中还有诸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思想,都是应四时阴阳变化而得出的用药经验。取类比象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也在中药使用中得到了具体的表达,法象思维在古人发现中药、遣方用药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如清代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对五皮散的方解:"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取类比象又如"提壶揭盖法"、"培土制水法"、"以毒攻毒"等治則,均源于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金代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中,从法象药理的角度对中药传统剂型中的汤、散、丸进行了区别:"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sǎn)者,散(sàn)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等等。

4结论

中药属性包括中药的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和效应属性三个方面, 正确理解中药属性各个层面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全面认识中药属性的科学内涵,对进一步开展中药属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哲学思想的梳理,总结归纳了元气论、 天人合一、阴阳观、 五行、取类比象思维、儒释理道法学思想、格物穷理思维、朴素唯物观、朴素辩证观、唯心观等传统哲学思想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体现或表达,阐明了其对中药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为中药属性研究提供参考。

编辑/丁一

推荐访问:中药学 哲学思想 理论体系 表达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