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24 17: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军事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通信干扰技术在军事活动中便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课题首先对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通信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通信干扰技术 非线性理论 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军事通信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通信干扰技术对军事思想的改革有着尤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通信干扰技术运用了两大方面上的干扰方法:其一是压制式干扰方法;其二是欺骗式干扰方法[1]。基于非线性理论相关研究专家又提出了混沌干扰信号。本课题对“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进行研究。

一、通信干扰技术的现状分析

1.1 对卫星通信的干扰技术分析

对卫星通信的干扰技术备受各国关注与重视,俄罗斯在1989年就已经拥有了该项技术,主要是运用于军事领域,并对军事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卫星通信具有的优势是传送速度快、传送距离长、通信内容量特别大且信道参数均衡稳定。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方式在普遍状况下是利用空间干扰技术。因为通信系统有偏小的发射功率且天线的方向性呈现弱势,因此只要运用飞机或者类型不一的飞行器与干扰设备相结合,从而对同一地区的卫星接收机进行实质干扰[2]。另外,卫星通信还可能运用直扩频通讯系统,对于此类通信系统干扰的方法是运用梳状拦截进行干扰。

1.2 多目标干扰技术分析

多目标干扰技术也称多信道干扰技术。它的优点是干扰针对性特别强,不但可以充分地运用干扰资源,而且还可以同时干扰多个目标信号。多目标干扰技术既避免了对干扰目标过程中的盲目选择,又丝毫不影响自身的通信信号。多目标干扰技术可以通过两种干扰方法来实现,其一是在干扰过程中运用相加合成法;其二是在干扰过程中运用时序干扰法[3]。多目标干扰技术具有尤为明显的优势,因此普遍被外军装备所运用。

1.3 炮射干扰弹对敌通信干扰技术分析

早期,炮射干扰弹对敌通信干扰技术便被外国军事所运用。此类干扰技术主要是对敌无线电通信网络实现电子干扰的一种特种弹。炮射干扰弹对敌通信干扰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不受地形、地段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具有可以随时运用的特征。在军事演戏中,利用该项技术可以明确作战的方向并确定目标所处地段的位置。因此,在军事活动中,炮射干扰弹对敌通信干扰技术有着尤为重要的用途,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军事领域的发展。

二、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通信干扰技术将呈现综合一体化模式

基于非线性理论,相关研究专家提出了混沌干扰信号,混沌干扰信号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混沌直接性干扰信号;其二是混度间接性干扰信号。而呈现综合一体化模式是通信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向。例如,现如今美军的“对抗车”便是最具表现性的综合一体化系统。对抗车将侦察以及干扰设备集中在一辆装甲车内,进而进行程序化的干扰。同时,通信干扰技术呈现综合一体化还可以是通信装备和通信对抗装备实现一体化模式。此模式的实现能让军事作战处于长期的优势,并为军事领域里的干扰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通信干扰技术将呈现远程大功率应用

在未来领域里,通信干扰技术将呈现远程大功率应用。表现最为显著的是宽带通信技术与装备的不断发展,致使信道频段逐渐扩展。在此基础上只有实现远程大功率的应用才能达到不断扩展的通信效果。鉴于此,远程大功率的充分应用在未来的发展领域里便变得尤为重要。

2.3 通信干扰技术将涉入空间对抗领域

现如今的通信干扰技术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局限性,需要将干扰的平台升高。因此,通信干扰技术在未来发展的领域里涉入空间对抗便有着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另外,在空间对抗中卫星对抗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是因为卫星具有信号发射范围广泛、覆盖面积大、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优点。鉴于此,我国通过与通信技术发达国家密切的交流、然后达成合作协议,相信我国的通信技术将会越来越发达。

三、结语

通过探究,深刻认识到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发展趋势是:“通信干扰技术将呈现综合一体化模式”、“通信干扰技术将呈现远程大功率应用”、“通信干扰技术将涉入空间对抗领域”。鉴于此,本课题对“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通信干扰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朱庆厚. 对军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13,09(11):15-19

[2] 张佳佳. 用于军事卫星通信的透明转发器特点及抗干扰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13,07(28):51-58

[3] 朱庆厚. 通信同步的干扰(Ⅱ)[J]. 航天电子对抗,2012,02(18):16-19

推荐访问:技术研究 干扰 理论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