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不同加工方法对菠萝蜜理化特性和风味的影响

时间:2022-10-29 16:00:10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I#`K^N9MwM]t�O+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菠萝蜜采自湛江市徐闻县龙塘镇。

Joyoung 打浆机;FA2104N 电子天平;DHG-9246A 上海精宏热风干燥箱;CR22G III 高速冷冻离心机;FD-1 冷冻干燥机;2000MU 激光粒径仪;AOC5000-GCMS-QP2010Plu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835-50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1.2 方法

1.2.1 样品粉碎制备工艺 菠萝蜜鲜样品:取适量鲜菠萝蜜果肉,于打浆机中粉碎,直到无明显块状果肉为止,所得样品于-20 ℃冷冻保存备用,3次重复。

菠萝蜜干燥样品:取适量上述所得鲜果肉样品,65 ℃干燥24 h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3次重复。

菠萝蜜蒸煮样品:取适量鲜菠萝蜜果肉,100 ℃水煮10 min后滤水,然后于打浆机中粉碎,直到无明显块状果肉为止,所得样品于-20 ℃冷冻保存备用,3次重复。

1.2.2 粉碎样品的理化特性分析 持水性:以持水力表示。在100 mL烧杯中称取1.000 0 g(M1)样品,加入蒸馏水70 mL,不间断搅拌2 h后于20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称取沉淀重量(M2)。以每克样品所吸收水的克数表示持水力,计算公式为:持水力=(M2-M1)/M1

持油性:以持油力表示。在50 mL离心管中称取1.000 0 g(M1)样品,加入橄榄油20 mL,不间断搅拌30 min后于20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用滤纸吸干离心管内外壁残留的橄榄油后称取沉淀重量(M2)。以每克样品所持油的克数表示持油力,计算公式为:持油力=(M2-M1)/M1。

溶胀性:以膨胀力表示。在100 mL量筒中称取4.000 0 g(M)样品,加入蒸馏水60 mL,振荡混匀后室温静置4 h,读取物料体积数(V)。以每克样品吸水膨胀后的体积(mL)表示膨胀力,计算公式为:持水力=(V-M)/M

粒径: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

1.2.3 固相微萃取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先将SPME的萃取纤维头放在烧烤池老化30 min,老化温度为250 ℃,时间为2 h;取样品2 g置于10 mL密封顶空样品瓶,于80 ℃萃取富集30 min,250 ℃的解吸2 min。

气相色谱条件:载气He,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 μm),流速1.46 mL/min,进样温度250 ℃,起始柱温40 ℃,保持3 min,先以4 ℃/min升至220 ℃保持3 min,再以10 ℃/min 升至260 ℃。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离子源温度230 ℃,电子能量70 eV,质量扫描m/z 30~550。匹配度(SI)≥80,谱图检索采用Wiley9.lib和NIST08.LIB质谱库进行检索。

1.3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和岛津气相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的粒径测定

由图1可知,本试验鲜样粒径主要分布在2个区域:0.60~18.00 μm和32.00~820.00 μm,集中分布在200.00~700.00 μm;干燥样品粒径主要分布在1.00~850.00 μm,集中分布在50.00~800.00 μm,该分布区域范围较鲜样品基本一致,说明热风干燥24 h可能不会破坏菠萝蜜的骨架结构;蒸煮样品粒径主要分布区域为1.60~630.00 μm,集中分布在40.00~500.00 μm,蒸煮样品经粉碎后粒径较前2种有所减小。

由表1可知,蒸煮样品表面积平均粒径大于鲜样品和干燥样品;体积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最大的是鲜样品。

2.2 样品的水合能力和持油性分析

样品的水合能力包括持水性和膨胀性,主要与样品组成成分的结构、样品的表面积、孔径、比表面积、颗粒大小、温度、pH、离子种类组成、离子强度以及亲水集团等有关[16]。由表2可知,干燥样品的持水性(2.81)和膨胀性(6.75)要比鲜样品和蒸煮样品效果好,分别是鲜样品的1.70倍与5.40倍,分别为蒸煮样品的2.04倍与13.50倍。持油性主要与组成成分表面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同时还可能与总电荷密度、水合能力有关[16]。蒸煮样品的持油性分别为鲜样品和干燥样品的1.48倍与2.86倍。

2.3 风味成分测定

2.3.1 菠萝蜜鲜样品风味成分 由图2和表3可知,菠萝蜜鲜样品风味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7种)占总含量的3.48%,其中4-萜烯醇含量较高,为2.25%;酸类化合物(6种)占总含量的7.79%,其中软脂酸和异戊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15%和2.59%;酯类化合物(11种)占总含量的4.76%,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乙酸苯丙基酯含量较高,分别为1.71%和1.11%;烃类化合物(12种)占总含量的2.55%;其它类化合物(11种)占总含量的9.29%,其中以二氢呋喃最高,为2.95%,氨基脲次之,为2.53%。菠萝蜜鲜样品总检测出香味化合物47种,占总含量的27.87%。

2.3.2 菠萝蜜干燥样品风味成分 由图3和表3可知,菠萝蜜干燥样品风味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3种)占总含量42.15%,其中乙醇含量最高为38.60%,4-萜烯醇含量为0.05%,乙醇可能是由于鲜样品在干燥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发酵产生,但不影响干燥样品独特的浓郁香气,因为醇类物质主要呈现清香和青鲜香气[17];酸类化合物(3种)占总含量1.13%,其中异戊酸含量为0.35%;酯类化合物(10种)占总含量的2.46%,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0.57%;烃类化合物(8种)占总含量的0.69%; 其它类化合物(12种)占总含量的26.32%。菠萝蜜干燥样品总检测出风味化合物36种,占总含量的72.75%。虽然检测出的风味总含量比鲜样品高,但是如果除去醇类化合物中的乙醇和其它类化合物中乙酰肼的量(由于一般香气成分中不含有乙酰肼),总含量仅占9.75%,所以干燥样品能鉴定出的风味化合物比鲜样品少。这可能是因为经过热风干燥后,风味成分有所挥发或分解的缘故。

2.3.3 菠萝蜜蒸煮样品风味成分测定 由图4和表3可知,菠萝蜜蒸煮样品风味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3种)占总含量0.37%,其中4-萜烯醇含量为0.07%;酸类化合物(5种)占总含量的4.37%,其中乙酸和异戊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54%和0.31%;酯类化合物(28种)占总含量的15.39%,其中异戊酸丁酯和乙酸丁酯含量较高,分别为3.17%和2.59%;烃类化合物(6种)占总含量的1.94%;其它类化合物(10种)占总含量的18.36%,其中以氨基脲最高,为7.98%。菠萝蜜蒸煮样品总检测出香味化合物52种,占总含量的40.43%。蒸煮样品风味成分中酯类化合物达28种,远远多于鲜样品的11种和干燥样品的10种;其含量分别是鲜样品和干燥样品的3.23倍与6.26倍。说明水煮法有助于增强菠萝蜜的风味成分。

3 讨论与结论

不同加工方式对食品的理化性质[18]、风味[19-20]、营养成分[18,21]和功效[21-22]有影响,菠萝蜜加工的产品主要有菠萝蜜脆片、菠萝蜜干、菠萝蜜果脯、菠萝蜜酸奶、菠萝蜜酱、菠萝蜜蜜、菠萝蜜冰淇淋等[23]。这些加工产品需要经过热处理和蒸煮处理,因此有必要对菠萝蜜热处理和蒸煮处理的产品特性和风味进行研究。

本研究结果发现,65 ℃热风干燥24 h基本不会破坏菠萝蜜果肉的骨架结构,可能使更多的亲水基团暴露,从而增强其水合能力;而100 ℃水煮10 min后滤水能破坏其结构,降低水合能力,另外,水煮可以让样品充分地吸水,从而降低其水合能力。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蒸煮样品的持油性最强,这可能因为其亲水集团被破坏,水合能力较低导致其亲油性相对增强。因此,干燥和蒸煮处理可增强菠萝蜜的适合能力和持油性,有利用菠萝蜜的进一步加工,可为菠萝蜜加工成菠萝蜜果脯、菠萝蜜蜜饯和菠萝蜜果酱等产品提供参考。

干燥处理对产品的风味影响最直接,差异性显著。一般植物类食品的风味物质有醇类、杂环类、烃类、酯类、醚类、酸类、醛类、酚类、酮类等9类[20,24]。菠萝蜜的风味物质主要有醇类、酸类、酯类、烃类、醚类和醛类等,不同处理后风味成分的种类有差别。本研究结果发现,鲜菠萝蜜总检测出风味化合物47种,而纳智[2]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溶剂法提取的菠萝蜜香气成分,共鉴定到82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4.66%,其中最主要的是脂肪酸类(47.49%),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主要是因为纳智是用乙醚浸提[2],从而溶于有机相的香气化合物比较多,而本研究是天然的菠萝蜜风味成分。

本研究结果发现,菠萝蜜干燥样品总检测出风味化合物34种,菠萝蜜蒸煮样品总检测出风味化合物52种,说明干燥处理会减少菠萝蜜的风味化合物,原因是在干燥过程中,风味物质会随着热作用挥发散失。菠萝蜜经蒸煮处理后,酯类化合物达28种,远多于鲜样品的11种和干燥处理的10种,说明菠萝蜜经过高温作用,菠萝蜜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发生反应,生产酯类物质,构成菠萝蜜香气的重要组成成分,极大丰富了菠萝蜜风味,所以蒸煮加工有助于增强菠萝蜜的风味成分。

菠萝蜜是一种香味浓郁的热带水果,干燥和蒸煮加工对菠萝蜜的理化特性和香气成分有影响,可根据加工产品的需要进行干燥或蒸煮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佳瑁, 郭璇华. 菠萝蜜下脚料中多酚含量的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3(6): 36-38.

[2] 纳 智. 菠萝蜜中香气成分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 3(6): 36-38.

[3] 李 移, 李尚德, 陈 杰. 菠萝蜜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10(1): 57-59.

[4] 林华娟, 秦小明,肖巧玲. 菠萝蜜果肉中果胶物理化学性质的初步探讨[J]. 广西热带农业, 2006(6): 1-4.

[5] Ong B T, Nazimah S A H, Tan C P, et al.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five jackfruit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cultivars using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and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TOFMS)[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08, 21: 416-422.

推荐访问:菠萝蜜 理化 风味 特性 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