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果。
(3)学员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倡导的以学为主、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明显。教学中较多的还是“填鸭式”,教学创新性不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置不够恰当,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过于注重课堂45min的教学,没有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发挥学员的自学能力。学员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就不能在教学中彰显能力本位。
2 专题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专题式教学法就是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进行内容的融合,能够成为一个比较独立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系统性和完整性讲授的教学有一定区别[3]。强调突出重点,着眼难点,关注热点,解决疑点。但是专题式教学并不排斥系统讲授,而是在教学中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不但提供如何解决、而且强调重点难点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更突出刨根问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教材内容的章节界限,针对教学内容的特征、学员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确定一个个不同的专题。按照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避免问题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的思路来构建教学内容。各个专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基本完整的整体。
3 在液压系统维修专业中进行应用
专题式教学的“核心”就是不以教科书的阐释为目的,而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依据。在专题式教学的实施上,要按照取得最大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以涉及问题的理论体系为主题确立教学的知识点。
一般在专题式教学的内容设置上,要满足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涵盖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液压系统在装备车辆上的应用不断发展。该技术扩展到了机械液力耦合传动、电子控制领域,其作用向液力传动和液压控制方向转变。由于液压系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结构更加复杂,液压系统维修是非常重视而又难以解决的典型难题之一。因此在专题式教学中,以工作中实际的故障为教学切入点。
为此,在液压系统修理课程中,以实际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主线,可以设置可以设计为“动力装置故障、执行装置故障、控制装置故障、辅助装置故障”四个专题。在每一个专题中,又设计三个小专题,首先有针对性的讲解一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讲解故障原因,最后是故障排除方法。表1为液压系统动力装置修理专题内容设置。
在动力装置故障中,通过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学,从设计的角度和应用的角度理解动力装置的具体构成和工作过程,加深学员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析影响动力装置工作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动力装置的具体使用,引出动力装置的故障种类、现象,从而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组织学员深入探讨出现故障的深层次原因,引导学员分析解决故障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在教学中,以引导和推动为主,以学员主动学习为主,以实际操作为主,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脑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并经过理解、思维、运用,转化为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强化了实操技能,经过实车实习、拆卸与安装、检查与调试,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提高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曲晓燕,马登武,李宝刚,等.“专题式教学法”在任职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教育,2013(7):42-44.
[2]宋小芹.能力本位导向的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信息通信,2015(8):265-266.
[3]高春兰,班娟.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实施环节及其实效性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