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爱因斯坦奇迹年

时间:2022-11-01 12: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冯八飞,对外经贸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后、洪堡大学语言与语言学系博导、德国语言研究院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曾出版《沉浮莱茵河》《永远的白玫瑰》《大师的小样》等作品。

爱因斯坦传奇前奏这么长,终于说到1905年。

在爱因斯坦传奇中,1905、1919和1922是最重要的三个年份。

先说1905年。

阳春三月,26岁的爱因斯坦走在伯尔尼了无人迹的街道。天空照例阴霾,街道照例宁静,四周山野也照例湿润青绿。

爱因斯坦轻快地走着,悄无声息,两眼发直,目中无路。

满眼的好高骛远!

后来,他一辈子走路都两眼发直,目中无路,且目中无人。因为,他一直走在我们根本看不到的宇宙深处。

爱因斯坦出门是去给德国哈勒的《物理学刊》投稿。他把论文寄给这本欧洲权威物理学杂志,觉得他们才有资格判断他说得是否正确。这时他已不是发表论文的新手,他这一年的五篇科学论文,都是以打印稿的形式提交给《物理学刊》的。

爱因斯坦投出的稿件变成了物理学史上波澜最为壮阔的革命。投稿可以变成革命,这件事情是从爱因斯坦开始的。

这篇论文完成于1905年3月17日,标题是“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1905年6月9日,《物理学刊》发表了这篇论文。

当时爱因斯坦连大学老师都不是,是个如假包换的物理青年,《物理学刊》发表这篇文章,算是给爱因斯坦一个天大的面子。

今天,这篇文章是《物理学刊》发刊以来最成功的文章之一,因为它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上,提出了“光量子”(即“光子”)假说,完满解释困扰物理学家20多年的光电效应现象,而这正是量子力学的基础。论文提出的光电效应成为众多现代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我们今天普遍运用的激光。其实普朗克已经差不多发现“光量子”了,但他不愿打倒牛顿力学,最终未能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爱因斯坦目无牛顿,所以,最后发现光量子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普朗克。

光量子假说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物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第一次证明光既是微粒又是波,一统惠更斯与牛顿彼此对立的光学理论。即使没有相对论,单凭这个理论,爱因斯坦仍然可称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10年后,“光量子”假设被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实验证实。

16年后,爱因斯坦因这个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奖。

第一篇论文发表前,爱因斯坦已于1905年4月30日写完第二篇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他写这篇论文不是想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而是想当博士。7月20日爱因斯坦将这篇17页的论文作为博士论文提交给苏黎世大学。其实他首先提交的是奠定相对论理论基础的奇迹年第四篇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但被苏黎世大学拒绝,因为导师们都看不懂,所以他才再次提交了第二篇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

这个苏黎世大学不是枪毙爱因斯坦第一次提交博士论文的那个苏黎世ETH大学,它比ETH宽容得多。爱因斯坦这里也把博士论文导师换成了克莱纳教授。在女儿莉色儿出生之后,爱因斯坦曾突然要求撤回论文,因为他在论文中批评了统计力学创始人之一路德维格·波尔兹曼的理论,克莱纳对此略有保留。但此时克莱纳改变态度,允许爱因斯坦不修改论文,爱因斯坦也得以脱身前往伯尔尼。爱因斯坦对克莱纳教授的突然开恩很高兴,他对朋友说:“教授没有我想得那么愚蠢”。

导师委员会对17页的“分子大小的新测定”评价很高,认为它见解很深刻,但却再次退货,不是因为质量,而是因为论文格式有误,还有一些笔误。最主要的原因非常搞笑,他们认为17页作为博士论文太短了,实在说不过去。

不过,这个意见并非鸡蛋里头挑骨头。看官须知,无论中国还是德国,现在博士论文动辄就是几百页。于是, 作为妥协,爱因斯坦又勉强加了几页废话,最后这篇21页的论文于7月底被苏黎世大学接受,8月15日爱因斯坦将这篇文章寄给《物理学刊》,并最终发表在该刊1906年第4期上。论文发表之前,1906年1月15日,爱因斯坦凭这21页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当时而言,这要算苏黎世大学给爱因斯坦一个天大面子。

现在而言,这要算爱因斯坦给苏黎世大学一个天大面子。

看官须知,进入21世纪,我们这些教授的业绩怎么计算呢?

第一个看你发表了多少篇科研论文。

第二个看你发表在什么等级的学术杂志上。

第三个看你的论文发表后有多少人引用。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引用率。如果你发在很烂的学术杂志上,却被引用很多,正证明论文的水平更高,更有科学价值。

爱因斯坦这篇论文发表于当时最高的物理学杂志,至今仍为全世界物理学论文引用率冠军,比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还高出四倍,比他的光量子论文高出八倍!

顺便说一句,这篇世界物理学论文引用率冠军论文,爱因斯坦是题献给在考试和找工作时都帮助了他的好友格罗斯曼。

目中无人的犹太物理青年爱因斯坦并不知道他已经发表了世界物理学引用率冠军,他继续静静在伯尔尼街道上走着,他手中的稿件不断寄向远方的《物理学刊》。1905年5月11日寄出的是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他5月与意大利好友贝索的一次茶聚。

贝索工程师是爱因斯坦一生的朋友,俩人1903年在苏黎世ETH大学朋友的家庭音乐会上相识,一见如故,后来贝索也参加过奥林匹亚科学院的讨论。爱因斯坦不仅赞赏贝索的知识广博,而且非常喜欢贝索这个人,以至于后来把自己初恋女友玛丽·温特勒的姐姐安娜·温特勒都介绍给贝索,结果非常成功,不久后他俩成婚。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唯一的妹妹玛雅也嫁给了温特勒老师的儿子,所以,通过温特勒一家,爱因斯坦跟贝索变成了亲戚。

推荐访问:爱因斯坦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