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分析

时间:2022-11-04 13: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通过对在职机关干部中脂肪肝患者其血脂、血糖、转氨酶的分析,了解其相关性。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转氨酶;血糖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03-01

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现可高达10 %左右,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病。为了了解脂肪肝与血脂、转氨酶、血糖等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健康查体中经过B超诊断出来的2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门诊部查体的在职机关干部中随机抽取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体检者200名,非脂肪肝体检者200名。年龄在25—60岁之间,男264人,女136人。

1.2 方法 所有查体人员均空腹12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5毫升,甘油三酯(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谷丙转氨酶试剂均采用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参照说明书使用日本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

1.3 诊断依据 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标准: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具备第①项加其余任一项者诊断为脂肪肝。生化指标判断标准, TG>1.71mmol/L,TC>5.72mmol/L,GLU>6.11mmol/L,ALT>40IU/L。

2 结果

通过对200名脂肪肝体检者和非脂肪肝体检者生化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脂肪肝组在TG、TC、GLU、ALT升高方面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

3 讨论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1〕。肝细胞内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沉积是形成NAFLD的一个先决条件。导致脂质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环节有关:①脂质摄入异常:高脂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动员增多,促使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脏增多;②线粒体功能障碍,FFA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和b氧化减少,转化为甘油三酯增多;③肝细胞合成FFA和甘油三酯增多;④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不足或分泌减少,导致甘油三酯运出肝细胞减少。上述因素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的合成、降解和分泌失衡,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发生多见于肥胖者,且多系长期饮食不当,过多的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或由于酗酒、内分泌失调、肝炎及药物所致的代谢障碍,导致肝脂肪代谢异常,肝输出的脂肪减少,输入的脂肪增多,超过了肝脏的脂化和氧化能力,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大量浸润,脂肪颗粒侵入肝细胞,使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缺血、变性、坏死,形成脂肪肝。若脂肪肝不积极治疗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2〕。正常人的肝内脂肪量占肝脏重量的5﹪,而脂肪肝患者可达40-50﹪,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只有少量增加〔3〕。

脂肪肝组体检者在TG、TC升高方面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体检者。由于肝脏合成分泌的胆汁酸能促进脂类乳化,脂肪肝患者对脂肪酸的合成分泌减少从而对血脂不能有效地分解代谢,使血中的脂类积聚过多引起血脂升高。另外脂肪肝对高脂血症也有较大影响,一旦形成脂肪肝,因肝功能障碍,会加重脂类代谢紊乱,使高脂血症加重。

脂肪肝组体检者在血糖升高方面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主要是脂肪肝时脂肪分解大于脂肪储存,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加造成异位脂肪堆积,通过糖脂循环抑制糖的氧化和利用,从而造成血糖升高〔4〕。血糖控制状态与脂肪肝转归明显相关,降低血糖能够明显地降低血脂水平从而减轻脂肪肝。另外由于血糖升高导致的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扰乱脂肪的正常代谢也是脂肪肝的发病基础之一。

脂肪肝组体检者在谷丙转氨酶升高方面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急性和慢性脂肪肝均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脂肪肝是引起ALT升高的主要原因〔5〕。脂肪肝患者血脂在体内过剩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酸损害肝细胞从而导致肝功能损害和肝脏脂质代谢障碍,所以会出现ALT升高。但ALT升高只表示肝脏有炎症或肝细胞受损,并不是导致脂肪肝的病因。近年研究表明重度脂肪肝中有1.5-8%发生或即将发生肝硬化。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但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症状,不易发现,体检可有B超图像的改变,血脂、血糖、转氨酶的升高等表现。目前脂肪肝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健康人群的体检和卫生宣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育运动,以及控制血脂血糖水平,这些综合措施对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8.

[2] 江绍基.临床肝胆系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83.

[3] 梁立超.脂肪肝与肥胖、血脂、血糖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3:188-189.

[4]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性肝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07-2008.

推荐访问:生化 脂肪肝 患者 指标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