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1-04 17:50:07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馒POuMv�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β2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LC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血脂变化等,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和心电图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UAP患者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患者心电图改善显著,且安全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左卡尼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1-0111-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为进行性加重的心绞痛,运动与静息时均可发病,多由于心脏的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不稳定,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情可迅速恶化,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患者猝死[1]。UAP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堵塞,心肌血供不足,发生暂时急剧的缺氧缺血。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C对30例UAP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UAP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51~78岁,平均(67±9.9)岁。入选标准:血清胆固醇(TC)高于5.7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3.64 mmol/L。排除合并重度肺、脑疾病、急性心肌梗死、重度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及对本药物过敏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上述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生活习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为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β2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 g,国药准字H20050231)2.0 g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疗程为2周。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缓解时间,服用硝酸甘油情况、冠心病症状(气促、胸痛、乏力、胸闷)改善情况,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和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1)显效为在同等劳动强度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达80%以上;(2)有效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3)无效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低于50%;(4)加重为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及程度较前严重。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为静息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2)有效为ST段治疗后回升达1.0 mm以上;(3)无效为治疗后未达以上标准与治疗前基本相同;(4)加重为T波倒置加深50%以上[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UAP是因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后出血,血小板发生聚集黏附,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凝血系统,出现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2]。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以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β2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等为主的常规药物治疗。肉毒素碱在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心肌缺血缺氧时肉毒素碱释放入血,使心肌细胞内肉毒素碱含量迅速减少,心肌细胞能力代谢失衡,加重了心绞痛的症状。因此及时补充肉毒素碱,维持心肌细胞能力代谢平衡,缓解患者痛苦,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是治疗关键。

本研究中所用左卡尼汀(LC)也叫左旋肉毒碱,在机体内广泛存在,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须因子,60%~80%的心肌细胞能量来自脂肪的代谢[3]。心肌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主要以无氧酵解为主,足量游离卡尼汀可使心肌细胞重新恢复脂肪酸氧化,恢复正常能量代谢,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心肌细胞堆积的有毒物质,例如长链脂酰卡尼汀、长链脂酰CoA等,减轻心肌细胞损害。左卡尼汀同时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提高LDL的含量[4]。补充足够外源性左卡尼汀,可通过多种途径保持ATP水平的正常含量,减少生成氧自由基,降低心肌细胞受氧自由基损害程度[5]。本研究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UAP患者加用LC,取得了理想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且观察组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UAP患者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患者心电图改善显著,且安全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代静澜,古平.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52-3753.

[2]金中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21例[J].安徽医药,2000,4(4):28-29.

[3]王咏梅,殷仁福,吴宗贵,等.左旋肉碱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6):488-499.

[4]张峻博,李红斌,邓智文.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7):1250-1252.

[5]杜晖.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152-153.

(收稿日期:2014-12-12) (编辑:黄新珍)

推荐访问:心绞痛 定型 不稳 疗效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