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联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11-05 09:1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2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一些重叠和交叉,若2门课程之间缺少沟通,往往不能很好地协调和配合,进而导致教育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这2门课程的异同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从授课计划到授课过程和实训过程等诸多方面的联动教学,最大程度地整合和利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提高这2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联动教学模式;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9.09.034

Abstract: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overlap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Food Chemistry and Food Biochemistry. If there was no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rses,they could not be well coordinated,which led to the waste of educational time and resourc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rses,this paper explored the linkage teaching on teaching plan,teach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process,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level of the two courses.

Key words:Food Chemistry;Food Biochemistry;linkage teaching model;teaching resources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需积极思考的问题[1]。“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均是食品类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二者在内容上存在一些重叠和交叉,如果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沟通,实际的教学过程往往从各课程体系自身的角度出发,无法相互协调和配合,进而造成时间的浪费,降低整体的教学效果。研究“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联动教学模式,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这2门课程的教学框架,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异同点

1.1   “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相同点

1.1.1   研究对象有相同之处

从研究对象来看,“食品化学”与“食品生物化学”有一致之处。因为,人类与动物的食物除了水分、空气与盐外,均来源于其他生物,目前以动、植为主。不过人类食物的化学成分又不完全相同于自然生物的成分,因为食品中人为地引入了非自然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对于食品化学中的一般自然成分的分类法,与生物化学中分类相同(糖、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因此,糖、脂、蛋白質、维生素等这些自然成分既是“食品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食品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1.1.2   研究内容的相同之处

这2门课程都与化学基础知识有关。掌握“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相关知识是学习好这2门课程的前提。糖、脂、蛋白质、维生素等这些化学成分作为“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共同的研究对象,势必造成这2门课程内容的重叠。尤其是糖、脂、蛋白质、维生素这些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在“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中都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要深入学习“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这些知识点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

1.2   “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不同点

1.2.1   定位不同

“食品生物化学”分为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和生物化学理论在食品中的运用2个部分。生物化学基础理论部分侧重于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是生物与化学的交叉学科,其知识体系是许多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2],更偏基础性,食品类专业一般将其定位为基础课。而“食品化学”则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中的一些化学变化(原理、控制)及利用化学的知识服务于食品加工,以获得更好的食品品质,是连接化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桥梁,食品类专业一般将其定位为专业基础课。

1.2.2   目的意义不同

“食品化学”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介绍食品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性质和它们在加工和贮藏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掌握从事食品加工和食品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而“食品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组成成分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对生物体内的各种反应规律有一个基本认识,从而为学习“食品化学”及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1.2.3   侧重点不同

虽然“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重叠和交叉之处,但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食品化学”注重作为食品状态(采后、宰后)的生物体内的成分、变化和控制,特别是那些与食品质量有关的变化;而“食品生物化学”则着重于生长过程中生物体内的成分及其变化。

2   “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联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授课计划联动

每门课程在授课之前都要做好详细的授课计划,授课计划的质量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鉴于“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授课前,这2门课程的主講教师需要相互沟通,共同商定2门课程的授课计划。对于2门课程中相互重叠的一些内容和知识点,可根据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及2门课程的学时安排,进行总体协调、合理划分,以避免授课学时的浪费,进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课上时间,给学生传授一些其他方面的重要知识。

2.2   授课过程联动

2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可以经常互相深入对方课堂,对对方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尤其是2门课程中共同的研究对象,教师可以进行详细探讨并进行知识的整合。在一些特别重要知识点的授课过程中,甚至可以引入另外一门课的主讲教师,就自己课程的领域进行要点讲解、点评或补充。2个或者多个教师同上一节课,不仅形式新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授课效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

2.3   实训过程联动

原来的教学实训项目的设置一般只着眼于单一的课程,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较弱,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分散性,不够系统化。而且“食品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这2门课程由于具有一些重叠的研究对象,有一些实训项目也是相互重叠的。如果打破这2门课程之间的界限,实训项目的设置按照研究对象进行划分,将各研究对象的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基础项目和综合项目相整合,就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目前的评价方法都是建立在单独一门课程之上的,若2门课程进行联动教学,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最终教学效果的评价很难去量化[3]。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师授课时间的协调及教学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由于资源有限,联动教学设计的质量也很难找到真正的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也很难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课程联动的教学模式相对于目前普遍的独立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今后,应该积极思考和探讨关于这种课程联动教学模式的配套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方法,以期能用于更多的适合进行联动教学的课程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范庆基,张文文,周璠. 服务学习视角下高校联动型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8):77-79.

郝涤非. 基于问题式学习多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建设[J]. 农产品加工,2018(6):80-83.

李丽娟,李洁,沈丽,等. 专业课程联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商业经济,2012(19):126-128. ◇

推荐访问:食品 生物化学 联动 教学模式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