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生命意识

时间:2022-11-05 09:35: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生命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结合高职医学生及其专业特点,尝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意识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生物化学;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0-0081-02当前社会上,青少年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生命等现象时有发生,追根溯源是因为这些青少年缺乏生命意识,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学生生命意识缺失有多重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刻审视自己生命的存在,在教学活动中挖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赋予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情怀,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

一、高职医学生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医学生的特点决定在教学中对其融入生命意识教育是必要的。高职学生和与其他同龄的大学生一样心里发育尚未成熟,心里冲突表现明显,世界观和理想缺失,意志力和耐受挫折能力缺乏,嫉妒心与虚荣心严重,价值观偏离等。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的录取成绩是处于低端水平的,这样使高职学生在家长和学校的认可上必定会低于本科大学生。此外,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是在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或隔代家庭中成长,致使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致使高职学生形成了自卑感强,情感脆弱、心里焦虑、悲观厌学等独有的特点,这些不良的心态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厌学、急躁、易怒,严重时甚至发生过激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兰震对高职学生生命意识的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1]出现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行为的不统一;薛继红、周玳宜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有部分同学生命价值模糊、对生命质量关注较少、自我意识淡薄等,[2]相关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中要积极采取对策,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加强生命知识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高职医学生从事的专业决定在教学中对其融入生命意识教育是必要的。医疗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这种特殊性最主要体现在其活动关乎着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就医学生而言,生命意识在职业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发扬尊重人的生命尊严的人道主义传统,对病弱者的同情、关心及对人的生命的珍重与爱护,对人的尊重、权利维护及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关注。作为医学类高职生必须树立生命意识,只有从内心认识到生命的至高无上,才能对未来所从事的医药行业有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类高职生必须把生命意识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石。

二、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优势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实施生命意识教育。首先,生物化学在医学院校包括高职类医学院校各个专业各个层次都有,能持续地在所有学生中融入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生命教育产生感情,形成学习兴趣;其次,连续性的课程可以产生持续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生命意识教育的实质,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再次,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本身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规律上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基础生命科学,同时也是揭示疾病发病机制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生而言,既能揭示生命本质又能联系临床。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融入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体验一个有系统、完整的观点,就好像看到一道七彩颜色的彩虹,在整体中又看到不同的差异”。[3]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对生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途径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在生物化教科书中蕴含着许多可以转变成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应采取有效的手段使之融入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接受生命意识教育的熏陶。

1.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物化学是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基础生命科学。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生命意识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做有心人,认真思索研究,将生物化学知识的教授与生命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目的。例如,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遗传信息代代相传的规律性、复杂性、精确性及变异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讲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途径特别是异常代谢应与临床相关的疾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和

谐;……在授课活动中,在相关章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渗透。

2.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物化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是与众多科学工作者不断实验、不断研究分不开的。通过介绍生物化学科学史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在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历程的同时,体会众多科学工作者为生物化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领悟生命的更高层次。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在跨学科合作的基础上默契配合,锲而不舍地研究 DNA 分子的结构,在利用前人的成果、与他人合作的前提下,最终获得了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克隆技术探究历程中,多位科学家虽经历了276次失败的尝试,但从不气馁,前赴后继,终于在1997年取得成功,克隆羊Dolly诞生让人们体会生命的神奇;20世纪末发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生命科学领域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全球性研究计划,秉承“全球共有,国际合作,即时公布”的精神,于2000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各国科学家,同时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这无疑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一个重大里程碑。……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对学生有很大的触动。科学家们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奋斗一生,这需要怎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3.在授课活动中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物化学不仅传授给学生有关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是一门实验课程。高职医学生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会涉及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理解书本里的知识,深化理解程度,加深记忆。而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不失时机地融入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例如,在《肝中酮体的生成》、《转氨基作用》等动物实验中,解剖家兔时要求操作规范、准确,应以科学、认真、人道的态度来进行动物实验,实验动物也有生命也应该收到尊重;《酶的专一性》试验中通过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物体内的酶种类繁多的原因……通过这些生命意识教育,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珍惜自己、他人的生命,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使学生更加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

生命意识教育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将散落在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获取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积极进取的真谛。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将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的关键是要善于捕捉教书与育人的联系点,具体到生命教育,就是善于发现和挖掘生命教育的因子,使生命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物化学学科的优势,结合高职医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奇妙、生命的魅力;认识生命的宝贵,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兰震.对高职生生命意识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05,(5).

[2]薛继红,周玳宜.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识与态度调查分析[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0).

[3]张丽芬.让生命教育走进校园[J].江苏教育,2006,(1).

(编辑:易继斌)

推荐访问:生物化学 高职 意识 培养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