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立足应用型本科师范类院校建设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2-11-05 15:1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就地方师范类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实践环节改革、评价体系改变等方面进行探索,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师范类地方本科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218-02

分子生物学是化学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之一,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在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分子生物学是整个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同时也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它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功能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因此,分子生物学课程作为理学类生物科学领域的核心必修基础课程,是培养造就生物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所需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

近年来,高等教育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数本科院校开始由普通的本科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并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主体。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确定了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转型发展目标。为实现生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分子生物学课程也应随着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笔者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应用型师范类本科院校发展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师范类生物学人才。

1課程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且培养的人才应满足地方经济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应用型人才不同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其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集知识、技术、能力于一体。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地方需要的教育类人才。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基础学科、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应符合这一定位需要。所以在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基本理论学习的同时,应了解中学生物教学的需要,注重学生对相关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基本原理、前沿热点问题的学习,培养符合中学教学需求或生物技术企业工作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2.1明了学习主线,优化教学内容 分子生物学课程主要是对生物微观世界的揭示,展现生命的微观规律,涉及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实践,均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同时,知识内容多、更新速度快,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课程头绪多、名词多、抽象难懂。这是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未能抓住课程的主线,对课程内容框架不熟悉所致。

普通本科阶段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首先应侧重基础知识,抓住课程的主线,同时兼顾课程知识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以中心法则为主线,以核酸和蛋白两类生物大分子为学习对象,主要包括核酸的结构、DNA的复制、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突变)及修复、RNA的转录、蛋白质的合成、真核、原核基因表达调控、分子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课程围绕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展开讲解。第一章在原生物化学知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核酸结构及性质,突出核酸性质的各项应用(核酸杂交、PCR技术等);第二章介绍遗传物质——基因的相关概念、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等,强调常染色体与异染色体的区别、基因相关概念;第三章介绍DNA的复制、突变、修复等内容,突出基本规律、突变的遗传学效应等;第四章讲解转录的基本过程,介绍转录的机制、转录后RNA加工等;第五章讲解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机制;第六章讲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将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沿、研究热点、关注焦点融入教学中,如miRNA、Cas9、NgAgo编辑等分子生物学新知识、新方法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中,讲好每一部分的独特故事。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成效。《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多、抽象、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声形并茂的视频、动画、精美的图片等展现知识,生动、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欲。如将DNA复制、DNA转录、蛋白翻译、乳糖操纵子、PCR等复杂抽象的过程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现,变描述性内容为动态、直观地能给学生视觉、听觉多种感官刺激的形象性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增强其内心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观看后参照教材复习巩固,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将翻转课堂和移动教学结合起来,引入到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如DNA复制过程、RNA转录与加工过程、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等知识点研究、设计、开发、制作成微视频课件,借助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教师上课前将学生在课前学习时产生的疑问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中通过交流、探讨,解决学生疑问。在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辩论,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学习。课下开展师生、生生问及时疑难问题交流。借助微信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学生学习的情况和特点,结合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并针对性地进行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内容。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得以螺旋式提升,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将科技发展最新动态、生活热点、生产焦点融入课堂理论教学或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解析背后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如2015年安徽万亩“超级稻”绝收事件(分子育种、转基因水稻等知识)、韩春雨NgAgo编辑等事件。

最后,对DNA是遗传物质、DNA半保留复制方式、密码子的破译等科学观点的实验证明部分,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实验,逐步揭示、验证实验思路,培养其研究性思维。

2.3强化实践环节、突出科学思维培养 分子生物学课堂上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分子生物学实践课堂成败的关键。地方师范类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学生物学教师。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以注重学生基础科研素质、创新能力为立足点,借助整合思维将分子生物学单独的实验整合,以任务的形式安排实验教学。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以某一基因(如油菜丙酮酸羧化酶编码基因)的获得为学习任务,将“植物DNA提取”“PCR扩增技术”“核酸电泳”“DNA的琼脂糖凝胶纯化回收”“质粒的提取与酶切、连接”“基因转化”“重组子筛选”等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进行串联,系统地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考虑教学经费有限的实际状况,在讲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时,将southernblot、酵母双杂交等实验以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讲解。

以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契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开展实验,进行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其科学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食品微生物的分子检测,针对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开展实验设计,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完善优化,对日常食品微生物进行PCR检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其动手操作能力,更培養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思维与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相关教师科研课题或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形式参与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改革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 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不仅仅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更是课程建设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原来的课程考核模式是主要由课后作业、考勤纪律、期末考试相结合,按照一定比例权重计算总成绩。考核内容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空间很小,学生实践能力考察少。

该研究中将课堂的网络互动、实验的思路设计、课程的评价反馈等环节也纳入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和课程理论考核相结合,侧重理论知识应用的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增强对应用能力的考核。在期末考试中减少知识性题目题量,提高应用性考题比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的题目:“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存在时,大肠杆菌不能利用乳糖作为碳源;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大肠杆菌才能利用乳糖。试用乳糖操纵子理论解释其分子机制”等。

3结语

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物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实现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分子生物学课程也应为培养师范类生物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该研究中,就应用型高等师范院校背景下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围绕该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师范生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进行中学生物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2-2014级三届本科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互动效果、知识应用能力、学生学习兴趣等都有显著的提高,证明了这些改革措施是切实、有成效的。该研究即为其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荐访问:分子生物学 课程改革 立足 本科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