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1-05 15: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83-0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颇常见。其发生率可高达60-90%,乃至100%。可呈对称性复发性神经病、单神经病或复发性单神经病,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多以感觉性症状为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笔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弥可保治疗该病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来源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3—77岁,平均67.45岁,糖尿病病史4~18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33例,视网膜病变者28例,心脏病者34例,肾病者15例,脑梗死者27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4—75岁,平均67.84岁,糖尿病病史5~2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者36例,视网膜病变者25例,心脏病者33例,肾脏病者18例,脑梗死者30例。两组病例 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控制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2h血糖。对照组予维生素B12500u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疗程4周;对照组予0.9%NS250ml+弥可保500ug,静滴, 1次/日,疗程4周。治疗期间2组患者监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降糖药物,使血糖保持在较理想水平。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自觉症状、跟膝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深浅感觉完全恢复正常,神经传导较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改善,跟膝腱反射有所好转,深浅感觉有所改善,神经传导较前增加5m/s;无效:症状无减轻,腱反射、深浅感觉无改善,神经传导较前无变化。

2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60例,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60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5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已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原因十分复杂,长期慢性高血糖可使多元醇通路代谢增强,致使神经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积聚增多,造成神经细胞肿胀变性,使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同时高血糖还可使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干扰轴突的逆行运输及神经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神经传导障碍,从而出现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异常症状。〔1〕

弥可保通用名为甲古胺注射液,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酸的转甲基过程中,作为蛋氨酸合成的辅酶,起重要作用;易转移至神经细胞器,从而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成;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和神经传达物质的减少;促进正红母细胞的成熟、分裂,改善贫血现象。与非活性的维生素B12相比,弥可保已进入神经细胞内促进神经细胞中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促进轴浆运转,加速受损髓鞘修复和恢复轴突传到速度。

本研究显示,弥可保治疗DPN能明显减轻肢体麻木、刺痛、感觉过敏等自觉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满意,且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月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98):16-17.

作者简介:

张海珊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5.12.9 最高学历:本科

推荐访问:周围神经 病变 临床 治疗糖尿病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