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n=65例)和研究组(n=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酶免法予以检测,研究组则给予胶体金法予以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检出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检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和酶免法对于检测丙型肝病毒效果良好,具有较高检出率,但胶体金法相对更加简单、快捷,可作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初次筛查方法。
【关键词】酶免法;胶体金法;丙肝抗体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162-02
丙型肝炎主要是由丙型肝病毒因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以血液途径传播为主,病发后对肝脏组织造成严重损伤[1]。丙型肝病毒因早期症状尚不明显,易导致漏诊、误诊等,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易引起肝癌以及肝硬化等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丙型肝病毒给予及时有效的抗体检测显得至关重要,有助于为该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目前,临床上对于丙肝抗体检测较为常见的方法有胶体金法以及酶免法,且不同检测方法均具有不同疗效。因此,本次研究将分别对丙肝抗体给予酶免法和胶体金法予以检测的结果进行探讨,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入院检测的130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阳性患者为58例,入院随机的分为对照组(n=65例)和研究组(n=65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均在20~60岁,平均年龄(38.65±2.48)岁;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8.21±2.53)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全部患者入院后需空腹静脉抽血,血量约为4毫升,将采集的血液样本置入促凝试管,给予离心处理,同时吸取血清,置入冰箱,用于低温存放。
1.2.2酶免法检测
酶免法试剂室温平衡半小时,设阴阳对照各二孔,空白一孔,标本编号后,先每孔加稀释液一百微升,标本十微升,空白孔不加,震荡混匀后封板,三十七度孵育一小时后,洗板,拍干,加酶一百微升,空白孔不加,封板,三十七度孵育半小时后,洗板,拍干,加A B液各五十微升,封板孵育半小时后加终止液,混匀后用酶标仪比色,审核报告。
1.2.3胶体金法检测
胶体金试剂室温保存,标本室温平衡后加样十微升,稀释液一百微升,室温放置,十五分钟报告结果,只有质控线红色为阴性,质控线和检测线都红色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检测结果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检出率略高于研究组,但组间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检测时间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丙型肝炎较为常见,属于一种病毒性肝炎,受饮酒、肝毒性药物以及劳累等因素,易导致病情恶化。根据其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患者常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以及尿黄眼黄等症状,而慢性患者则表现为腹胀、易疲劳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故临床上对于该疾病检测方法尤其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症状,促进疾病预后。
酶免法、胶体金法检测是现阶段检测丙型肝炎较为常用的方法,并相应取得一定成效。酶免法具有灵敏度高以及特异性高等特点,操作相对简单便利,能够对细胞进行定量,加强信号,从而有效提高免疫反应,利用显色反应能够起到检测以及标记的目的[4]。而胶体金法主要标志物以胶体金为主,根据层析作用可有效检测抗体以及抗原反应,操作简单、便利,且观察较为直观,无需借助特殊设备,同时检测时间相比于酶免法更短,能够有效检测病毒抗体,在目前临床医学检验领域中逐渐受到广泛应用[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检测确诊率略高于研究组,但数据之间具有较小差异(p>0.05);而研究组检测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短,数据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由此结果得知,两种检测方法均适用于检测丙型肝炎,但胶体金法相比于酶免法而言, 检测时间更短,且操作更加便利,更适用于检测病毒抗体。此外,胶体金法电子密度特性更高,利用结合反应, 可有效聚集标记物,以形成红色斑点,有助于高分子物质检测密,且无放射性污染。若两种检测方法具有假阴性结果时,需考虑受人为、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要严格规范检测步骤,避免出现假阴性等结果,以确保检测确诊率,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丙型病毒均可给予酶免法以及胶体金法予以检测,但胶体金法操作更加简单、便利,且检测时间更短,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佚名. 酶免法和胶体金法检测丙肝抗体的结果比较[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4):1350-1350.
[2] 梁梦婷.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4):139-140.
[3] 王涛, 张春雷, 曾学辉, 等l. 抗-HCV酶免法检测结果在临界值附近的风险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11):1583-1584.
[4] 师毅, 杜娟花. 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与免疫印跡法确诊结果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 15(1):51-52.
[5] 陈才会. 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探讨[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