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体育运动中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2-11-06 12:50:06 来源:网友投稿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085;2.首都体育学院教育 心理教研室,北京 100088;3.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 8)

摘 要: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归纳了体育运动领域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随着 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录像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经由早期主观、经验向客观、实证过 渡,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科学性、准确性和先进性。在分析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优、劣势的基础 上,建议单一化向多元化进展。

关键词:体育运动;选择性注意;方法;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2-0142-03

投稿日期:2008-12-08

作者简介:郑桂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The Methods and The Techniques of Researching Selective Attentio n in The Field of Sports

ZHENG Guihai1, LI Sihua2, ZHANG Sen3

(1.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5, China; 2. Capita l Instit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3. Heilongji ang Institution of Sport Science,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paper summari z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selective atten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port 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s well as the rise o f video and computer technique, it transfers from subjective, empirical to objec tive and positivost, and presented more scientific, accurate and advanced. On th e basis of analyz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nd technique s,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substitute simplification with diversification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ose to research selective attention.Key words: sports; selective attention; method; technique

无论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还是面对瞬息万变的比赛情境,运动员都需要对最相关的信 息进行选择,并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这就要求注意有选择性。体育运动中,选择性注意研 究借鉴了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不断地发展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本研究逐一介绍这些方 法和技术,分析它们的优、劣势,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进一步展望,以期为体育教学 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1 选择性注意的单一研究方法和技术

1.1 早期的研究方法

1.1.1 双听法双听法的理论假设是引起个体注意优先分配的信息能够被重复,对个体的左耳和右耳分别呈 现不同的信息,要求个体口头重复或跟踪其中一个耳朵的信息。Kahneman等人(1973)运用 双听法对飞机与汽车驾驶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技能等级较低的个体往往对不相关的信 息进行选择性注意,造成注意错误,从而更容易引起事故。

虽然双听法能够研究选择注意的范围,以及另一个耳朵信息加工的数量和性质,但是在训练 、比赛中,运动员面临更多的是视觉刺激信息。因此,从应用角度来看,视觉选择方法比听 觉选择方法更符合实际运动情境。

1.1.2 视觉选择法研究者(Nelsser,1975)运用在同一电视屏幕上添加不同运动图像的方法,要求个体对其 中一种运动的变化进行注意。结果表明,尽管各种运动视觉十分相似,个体也能轻易地觉察 出要求注意的运动的细微变化,而对一些很不寻常的其他运动的变化却无法注意。早期使用 这类方法,基于操作简便的原则,可以粗略地研究选择性注意,在准确性和规范性方面有待 提高。

1.2 测量维度的研究方法

1.2.1 内省报告内省报告主要是指在实验中通过让个体自我报告或通过让个体填写专门的量表来测试个体的 注意特征。由于它操作容易、可控性强,一直以来采用这种技术的研究较多。

Nideffer的《注意方式与人际关系测试(TAIS)》是用来测量注意指向和广度的最有力工具 之一,可是研究者对其结构和预测效度提出了质疑。测试缺少特殊的适应性,很难普适于不 同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它不能反映出专家和新手的差异,且缺乏生态学效度[2]; 此外,量 表测试的结果容易受到个体的情绪、生理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为了克服测量的主观性 ,研究者采用了生理学方法。

近年来,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一些学者(殷恒婵等,2006;迟立忠,2004;李永瑞 等,2001)在注意能力、注意品质等方面开始自编测验,并应用先进的科学仪器,独立开发 软件,改进和丰富了纸笔测试。

1.2.2 生理学测量方法在“接受—拒绝”假说的基础上,测试心率来研究选择性注意,注意指向与心率变化有直接 关系,当个体接受外部环境信息时,心率减速;当个体为了注意内部的信息加工而拒绝外部 环境信息时,心率加速。资料表明,脑电图(EEG)的alpha波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注意是集中于内部,还是外部。有研 究通过测量大脑皮层EEG 的变化情况,对开放性项目和闭锁性项目运动员的扩散性注意、选 择性注意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存在很多差异(Fontani,1996)。

将生理测量应用到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奠定了运动心理生理学,为心理指标的追本溯源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其现状研究还不能较全面地解释选择性注意的机制,但前景是令人期待 的。

为了保证测量的客观性,还有研究使用行为分析法,采用双重任务技术,测试外周注意狭窄 性,结果发现,该技术是测试注意广度的有效方法[3]

1.3 评价优劣的研究方法

1.3.1 口述法口述法简单地说是询问运动员将自己的注意优先集中在哪些特殊线索和信息源上,它是研究 选择性注意常用方法之一。但结果并不一定正确,因此,口述的客观性大大受 到了限制,并不能准确反映选择性注意的本质特征[3]

1.3.2 心理计时(Mental chronometry)法Nougier(1991)指出,Posner曾采用心理计时法研究选择注意对反应时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受试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时,反应时会加快,而对无关信息选择性注意时,反应时 减慢。他们把这种反应时加快称为注意得益,而把反应时减慢称为注意损失,注意得益越 大越有利于运动绩效[2]

1.3.3 时、空阻塞(Temporal or Spatial occlusion)技术也称线索遮蔽技术,是指先拍摄下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随后对动作画面进行编辑,在编辑过 程中,从时间或空间上有选择地掩蔽一些重要线索,随后播放经过编辑的动作画面(影片或 是图片),要求个体作出判断或反应。Abernethy(1988)采用时间阻塞技术对快速球类运 动进行的研究表明,球飞行前的信息(称为先行线索)预示着球的飞行方向和速度,在根据 先行线索做出预测的能力方面,专家明显优于新手[4]

在时间上遮蔽一些重要线索的技术称为时间遮蔽方法;在空间上遮蔽一些重要线索的技术称 为空间遮蔽方法。目前,选择性注意研究中应用较多。这种方法主要优势有二:一是能够有 效地区别专家和新手的选择性注意能力;二是针对性的训练该技术,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或裁 判员的选择性注意能力。但是,单独使用该技术并不能全面地测评选择性注意能力,需要结 合反应时、正确率等指标。

1.3.4 探针反应时(probe reaction time,PRT)技术在注意有限容量的理论支撑下,使用探针法测定容量,该方法是当个体操作一个主任务时, 在操作过程中的几个时期呈现一个作为副任务的刺激(称为探针,一般采用听觉刺激),要求 个体用与主任务操作无关的其他身体部位作出反应,并测定其探针反应时。这种方法的假设 是 当把PRT和在不操作主任务条件下的反应时比较时,PRT值越大,说明主任务的操作需要较多 的注意,以此判断主任务操作的熟练程度较低。

章建成(1994)用探针法预测大学网球队员的名次,当个体引拍时呈现一个探针刺激,用多 重回归处理探针反应时、错误反应次数和回球得分。结果表明,以上三个测度的组合是有效 的评价指标,采用探针法能预测网球队员的名次。

但是研究者Abernethy指出,要把探针法运用于体育运动测量领域,必须解决在主任务操作 过程中的哪个时期呈现探针刺激最为合适?哪些测度才能有效地评价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以及 怎样控制由于个体在主任务和副任务之间进行注意转换而引起的评价测度发生变化等问题[5]

1.4 新兴的研究方法

1.4.1 眼球运动记录(Eye-movement record)技术该技术利用眼动记录仪记录和分析人们在注视过程中的各项眼动指标,以此揭示人们 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从眼动记录技术问世以来,记录方法的发展经历了 直接观察法、后像法、机械记录法、电流记录法和光学记录法的趋势。目前关于注意的研究 主要应用电流和光学记录法[6]

技术具有很多优点:1) 研究的生态学效度得到保障;2) 了解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每 一时刻的视觉信息成为可能。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 由于视觉定位不同于注意,注意 在眼睛不动的情况下仍能在视野中转移;2) 由于“看”不等于“看见”,视觉定位不能 保证信息获取;3) 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信息提取不一定通过中央视觉获得,此技术不能 反映外周视野的信息。还有一点,收集数据难度较高,而且仪器配戴有可能破坏个体的正常 注意分配和信息获取。

应用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让个体观看真实运动场景(Petrakis E.,1993),或与录像模 拟 技术相结合,让个体观看事先拍摄和剪辑的关于运动场景的幻灯图片(王明辉等,2007;张 运亮等,2005;张忠秋等,2001等)或录像(蔡赓等,2001等),应用眼动记录仪考察个体 的瞳孔直径、注视位置、次数、时间、眼跳距离等眼动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得到有 关选择性注意的一些信息,从而找出运动员或裁判员作出准确判断所依据的有效线索。如张 忠秋等(2001)应用ASL-4200型眼动仪记录专家组和新手组个体观看自行车场地争先赛骑行 技术动作图像时的眼动特征,发现两组个体的注视时间和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1.4.2 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技术事件相关电位(ERP)被认为是“窥测心理活动的窗口”,是目前研究认知过程最令人寄予 希望的方法之一。一项以乒乓球运动员为对象所进行的选择性注意研究发现,优秀乒乓球运 动员在面对不确定性刺激时注意的资源要求较低,而且会将注意资源分配至刺激出现机率较 低的区域,但是会将反应动作准备在刺激出现机率较高的区域 (Hung,2004)。

ERP作为客观电生理指标研究体育运动中的选择性注意主要采用相同感觉通路的双耳分听和 跨通路等实验范式[7]

1.4.2.1 通路内的选择性注意关于相同感觉通路选择性注意的ERP研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较为成熟的如Hillyar d等(1973),Naatanen(1982)关于听觉通路;Harter和Previc (1978 ),Mangun和Hillyard(1988)关于视觉通路;以及Desmedt和Tomberg (1989)关于躯体感觉通路的选择性注意ERP研 究。令人遗憾的是体育运动领域中,通路内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报告较少。

1.4.2.2 跨通路的选择性注意感觉通路间关系的跨通路选择性注意ERP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受到重视,采用的实验范式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双Oddball范式、等概率(Go/Nogo)范式、不完全跨感觉通路范式。

王铮(2008)采用被试间与被试内实验设计,对篮球和射箭运动员各8名给予经典与优化两 种不同Oddball实验范式下的干预。被试间比较的结果显示: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 vity,MMN)波下平均面积和潜伏期有显著差异;被试内比较的结果显示:两组别运动员在 经典与优化范式下诱发的MMN波下平均面积有差异。研究讨论了听觉MMN,由于运动员接受信 息多源于视觉,视觉MMN也已经证明确实存在,但体育运动中相关报告并不多。

ERP研究仍只限于实验室特定条件下的描述研究,尚不能对运动实践提供可直接应用的成果 。此外,ERP信号的提取和成分的确定,需要去除伪迹和确定脑电心理学定义,这也是ERP技 术受限和有待完善之处。

2 选择性注意多元研究方法和技术

2.1 注意线索技术和反应时相结合张学民等(2005)应用注意线索技术,通过分心物数量、目标-线索一致性和目标特征变化 ,探讨普通大学生与运动员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能力(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任务情境下,运动员在视觉选择注意任务中的表现较普通大学生存在显著优势, 并表现出一定的冒险倾向。采用反应时和正确率来探测复杂的认知加工,这样虽然能够反映 加工过程,但缺乏整体性和立体性;虽然能够揭示加工的内在机制,但科学性和全面性不足 [8]

2.2 线索遮蔽技术与眼球运动记录技术相结合Abernethy(1988)在时间阻塞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运用空间阻塞技术与眼球运动记录技术对 羽毛球和壁球运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预测能力与选择性注意有关;专业运动员比非专业 运动员更能注意较早和动作较近端的信息,也就是手臂与球拍的信息,并且通过专门化训练 ,运动员能够逐渐掌握对这些信息的选择性注意[4]

段宇窻(2008)同样采用专家—新手研究范式,以实验法分析乒乓球运动员 对攻球线路(录 像通过线索遮蔽技术呈现)预期判断与反应时(这是难能可贵之处),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眼 动特征。同时对16名专家与30名新手之间判断反应时、准确率与眼动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 明:专家组个体对攻球线路的判断准确率高于新手组,而反应时间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 专家组与新手组个体在观看攻球线路时的注视点、注视时间等视觉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

2.3 眼球运动记录技术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相结合闫苍松(2007)总结了眼动与ERP技术各自存在的局限性,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实验材料,分 别进行眼动实验与ERP实验,直接对眼动数据与 ERP数据进行对比。从行为反应与神经生理 两个角度上揭示选择性注意研究的实质,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相互的佐证,便可以从 中发现新问题,使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为了将眼动产生的脑电信号有效地分离出去,建议将两种设备连接起来,同时进行眼动实验 与ERP实验。这两种技术都是即时测量,且具有连续性特点,能够对运动过程中选择注意进 行同步的、动态的监控,既具备结合的可行性,也可以优势互补,有效的反映出选择性注意 这一动态认知加工过程中的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9]

3 小 结

在体育运动领域的选择性注意研究中,无论早期的双听法,还是现在热门的脑成像技术都有 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考虑到生态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要求,并为探求选择性注意的机制,逐渐 摆脱主观性的经验描述,尝试利用高精尖的科学仪器是一条必经之路。未来研究一个明显趋 势是,运用复杂的功能成像技术,促进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逐步整合[10]

电生理学技术的使用和多种方法技术结合研究同一问题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相关文献资料 ,且研究大多是几个项目之间的对比抑或是专家-新手差异分析,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其他学 科中的研究成果,改进研究取向,改善实验设计,改良研究范式,并应用到训练和比赛实践 中。

参考文献:

[1] Nougier.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the Orienting of Attention [J].Int J Sport Psychol,1999,(30):246-260.

[2] 朱,等.体育运动中选择性注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 ,24(4):46-51.

[3]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0 -163.

[4] Abernethy.B.Dual-task methology and motor skills research: Some applicati on an d methodological constraints.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1988,14:101-132.

[5] 章建成.用探针法预测大学网球队员的名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2 ):14-19.

[6] 张森.对青少年棒球击球手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7.

[7] 罗跃嘉,等.选择性注意的ERP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1997,20:553-554.

[8] 张学民,等.大学生与运动员视觉选择注意的对照研究[J].体育科学,2005, 25(3) :22-24.

[9] 闫苍松.环境主导注意项目运动员的视觉选择注意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 7.

[10] 刘志华,等.选择性注意的理论及其发展趋势——认知神经研究[J].心理科学,20 03, 26(4):709-712.

推荐访问:选择性 体育运动 方法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