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产品设计中的视觉符号研究

时间:2022-11-07 08:5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随着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科技的艺术产品纷纷涌现,形成了新的时代产品视觉符号的新景观。视觉符号被日渐丰富的视觉形象包围着,产品因其极具视觉符号的吸引力和独特的展现形式成为视觉符号构建方式,产品视觉符合也充满着特有性,形式性。因此,产品设计视觉符合会给产品设计注入新的内容,产品视觉符合将成为“新产品”系列设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产品设计、视觉符号、视觉转向

产品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概念,现有产品视觉研究主要集中在视知觉和产品语义学等方面,从而“产品的视觉符合”这一视觉文化主题进行研究的还有很大开拓空间。阿斯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著作中提出的“视觉动力”理论对从视觉认识的心理机能出发,通过视知觉中的颜色,材质、形状、位置、空间和光线等因素来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认知都具有启迪意义,但是阿斯海姆只关心知觉结构的动力学研究,并没有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去进行理论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设计引入了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以产品寓意的构成,仿生学的研究、语用、产品语义的传播等为主体内容的产品语义研究开始兴起。近十多年来,交互设计成为产品设计的研究热点。该领域的理论探索主要包括非物质设计、用户体验、功能可见性、美学、普适计算与交互、人机界面设计、UI设计等方面,研究的范围涉及从网络到信息产品、从用户界面设计到多点触摸屏设计,从信息视觉化到创造体验活动等内容,为本论文研究产品设计的视觉符号研究提供了参考性。

1.以形状构成视觉符号认知

阿斯海姆说:“形状”。是被眼睛把握到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涉及的是除了物体之空间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外表形象“。形状反应产品的特征,是人们认识和区分产品的主要依据,当一个产品对我们产生印象时,形状是人们首先获得的产品整体视觉符号。

产品设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不论哪种产品、哪一类型产品,都是遵循着基本的造型规律。比如:桌灯、座椅和MP3是三种外形符号与功能均迥然不同,又被产生制造于不同的年代的产品。虽然桌灯、座椅和MP3外观各异,大小不一,但共同体现了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的基本形状特征,即符号。即以几何形为主要特征,利用各点、线、面、体在空间的存在和组合方式,以适合的形式美规律赋予产品有机造型,创造出丰富而鲜明的产品形象。

即以几何形为主要特征,利用各种点、线、面、体在空间的存在和组合方式。以适当的形式美规律赋予产品有机的造型,创造出丰富而鲜明的产品形象。几何形是构成产品整体形态的基础,多变的产品造型多是由基本几何体衍生而来的。同时,产品形状在本质上涉及的是关于体的造型,有明显的三次元性质,尺寸是产品的量度表达,不同尺寸的产品可以带来不同观感,作为被人使用的物品,那些具有与人的生活贴近的常规尺度的产品,在视觉上会给人以舒适亲切之感。

2.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视觉符号

莱斯利小切克说“每个人都希望家中能有设计精美的用品。因为人们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在使用它们,因此也就希望这些日用品能够既实用又美观”。视觉符号的日常生活化极大地促进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审美活动开始摆脱精英文化的局限并超出传统经典的文学艺术范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变化,它是当今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事件。审美化议题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沃尔夫冈 韦尔什说“毫无疑问,我们当前正在经历一个美学热潮。它从个人风格、城市设计和经济领域扩展到现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元素正在被美学覆盖着,现实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社会学家们也说过:“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组织原则”。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决非偶然,他被认为是全球化语境影响下,因当代工业生产和消费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也被认为是视觉文化、视觉符号全面兴起的直接结果。充斥于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的图像符号与影像之流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征之一。

工业设计的审美实践是在谋划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场面上展开的,他暗含的一个思想就是:艺术可以吃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大众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日用品也可能是艺术。当日常生活以产品的形式出现,人们每时每刻都可享用工业设计带来的成果——从桌椅板凳、家居用品、手机、电视、汽车、高铁等等,都印刻着产品设计进行视觉符号运动的努力。

3.产品设计表达中视觉符号的应用

对于视觉符号的分类可以从多个理论角度来切入,如从符合学的角度对符号进行分类,再如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符号进行分类,又如图像符号(icon)、指标性符号(index)、象征性符号(symbol)等。各符号概念、用意/用途各不相同,从产品设计表达的媒介信息层面而言,符号作为传达性视觉语意要素之一,指示性符号的应用较为普通,对于符号在设计表达中的应用,亦以指示性符号为例。

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看,视觉符号化生存带来的最大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大量数字化图像带来的新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信息时代的交互性导致了传播媒介的不确定性,信息采用何种媒介进行视觉呈现不再只取决于制作者,而是还要取决于接收者,那产品设计视觉符号的表达就变得就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当视觉文化进入信息时代后,他受到了數字化潮流的强烈冲击,数字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成为视觉文化发展新的视觉驱动因素,随之而来对的是产品设计发上了视觉转向。作为一个视觉文本,产品设计也具有了可见与不可见的双重属性,其构成及包括形状、色彩、材质等看得见的因素,也包括功能原理、操作程序、技术手段、生产组织形式等看不见得因素。长期以来,产品设计外观的可见性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主题,也是工业设计视觉构建的着眼点,产品作为人造实物的真实性与可触性更是其作为一个视觉文本的重要特征。

工业设计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能为提升人们的感觉与体验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工业设计领域,对感觉与体验的讨论可“涉及”美妙的生活/精致分格的复兴,“软”与“硬”的设计,可塑性的物品,启发性与味觉、听觉或形相联系,代替了审美形式和效用的旧的价值。

总而言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产品设计一方面依然遵循着创造具有表现性和审美性的视觉形式、设计符号、形式设计说服力的传统,只不过视觉表现的对象在产品之外还有过程、服务和系统等内容。从趋势发展来看,今后的工业设计在进一步放大其商业价值同时,也会将其影响力渗透到公共服务/政府管理/社会创新等更广阔的领域知中。视觉符号依然是工业设计的一大特色,同时,视觉将成为人的“新感性”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与“新感性”共同来引领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江。本分·叙事·纯粹——张剑的工业设计理想[J].装饰,2016,(12):52-57.[2017-08-15].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16.12.011125-128.[2017-08-15].DOI:10.13841/j.cnki.jxsj.2016.11.026

[2] 薛青。新时代下工业设计“艺工结合”新思维、新形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02):130-132.[2017-08-15].DOI:10.16824/j.cnki.issn10082832.2017.02.056

[3] 柳冠中。从“造物”到“谋事”--工业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6.[2017-08-15].

[4] 程旭锋。工业产品形象设计品质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推荐访问:产品设计 符号 视觉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