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程开甲:为了蘑菇云的升起

时间:2022-11-08 17: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程开甲: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抗辐射加固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918年出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先后任浙江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副主任、教授。1960年始,历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的巨响,沉寂多年的新疆罗布泊,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在戈壁荒漠上空升起,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0年后,党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半个世纪前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程开甲院士。

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这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将汗水和智慧洒在了中国西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他为共和国铸盾的独特贡献,也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创新背后是非常艰苦的奋斗,是多种意义上的无私奉献和拼搏,没有开拓创新就没有中国核事业。

一一程开甲

创新,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汇。创新一词的真谛是什么?也许只有在创新道路上孜孜以求的人才可深悟。

程开甲说:“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创新背后是非常艰苦的奋斗,是多种意义上的无私奉献和拼搏,没有开拓创新就没有中国核事业”。这句话,是他科学研究的毕生心得,也是他扎根戈壁二十多年,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开拓创新,用心血和智慧为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创建和发展不懈攀登、奋斗的总结。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集思广益,运筹帷幄,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了对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一时间,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1960年,盛夏的一天。南京大学校长郭影秋突然把程开甲叫到办公室,“开甲同志,北京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借调你,你回家做些准备,明天就去报到”。说完拿出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交给他。

不知道要他去那里干什么,看到郭校长满脸的严肃,程开甲什么也没问,很快就动身到北京。经过一番周折,再经过一圈一圈电话,他来到了那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花园路3号九所,原来是要搞原子弹。

就这样,程开甲加入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

后来,他才知道,调他参与原子弹研制是钱三强点的将,最后批准是邓小平。而南京大学在借调他的事上,曾打算让一位年轻同志顶替他。

有时,历史会有许多机缘巧合。

程开甲在英国留学时,曾因与美国从事原子弹内爆机理研究的福克斯的一次短暂接触,被怀疑跟踪。

福克斯也是M·玻恩教授的学生,程开甲的师兄。1949年11月,在爱丁堡召开的基本粒子会议上,两人相遇。虽然初次见面,但他们谈得很投机,而当时美国特工正在调查原子弹内爆机理的核心机密泄露给苏联的事,福克斯被怀疑卷入间谍案。程开甲回忆说:“当时他们将我一中国共产党一红色苏联一福克斯一原子弹机密联系起来,跟踪调查我。我去法国时也有人跟踪我。事后,玻恩告诉我,说当初他们怀疑与福克斯联系的第一个对象就是我”。

没想到10多年后,程开甲真的从事原子弹方面的工作。

程开甲来到九所时,原子弹研制正处于起步阶段。所长:李觉,行政副所长:吴际霖、郭英会,技术副所长: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到来后,任技术副所长。后来,王淦昌、彭桓武也来了,任技术副所长。朱光亚是技术总负责。

中国原子弹研制初期所遇到的困难,现在是无法想象的。当时,有核国家都对这个秘密采取最严格的保密措施。美国科学家卢森堡夫妇因泄露一点秘密,受电刑处死,福克斯也因为泄密被判14年刑。中苏关系蜜月时,聂荣臻元帅和宋任穷部长去苏联参观,根本看不到有用的东西。那个时候,我们得不到资料、买不来所需的仪器设备,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根据任务分工,最初程开甲分管材料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当时,理论研究室主任是邓稼先。他选定中子物理、流体物理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三个方面,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主攻方向。高温高压组有胡思得、李茂生等几个年轻人。

程开甲到来时,高温高压下的材料状态方程研究正遇到困难。胡思得向他详细汇报做过的所有工作,讲到利用托马斯·费米理论的困惑。他认真听取他们的汇报,不时与他们讨论。有些概念,例如冲击波,他也是第一次碰到,好在托马斯·费米理论,他在南京大学时研究过,还在《物理学报》上发表过一篇关于TFD模型方面的文章。当时,这个小组的成员大部分没有学过固体物理,更没有学过类似托马斯一费米统计理论。为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做工作,程开甲给他们系统地授课,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

那段时间,程开甲的脑袋里装的几乎全是数据。一次排队买饭,他把饭票递给师傅,说:“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弄得卖饭师傅莫名奇妙。站在后面的邓稼先提醒说:“程教授,这儿是饭堂”。吃饭时,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把筷子倒过来,蘸着碗里的菜汤,在桌子上写着、思考着。

推荐访问:蘑菇云 升起 程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