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第3期工程通航及疏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1-10 10:15: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vn<Ӿ}4IfM&]mu5۽NfM6mM6o6NwM&M9^INumuIM:n}۹&IWۙII]9ߎm^ftm-wvvi_]44׍?{]&ivIN6O6~{ݴӍvmM8׽8۾fM8M<}miۏim4ͷNt^Mt]Nt^Ө|m{mmyii_駝')^M=]|M<_?~a駏駟駭twiu�?{umt]w6v}ۯ4M5M5M7n?_o駏駍چ制度,对下属项目部和船舶进行安全和业务管理,包括长江口第3期疏浚工程的现场施工和船机设备等管理工作。

根据管理方案和管理职责、第3期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以及工程运作的实际需求,第3期工程安全管理运作模式主要采取协调会议制度、联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反馈制度以及应急管理等方式。

4.2改善航道环境

(1)减轻3船交会对疏浚作业的影响。深水航道内通航船舶和作业船舶逐步增多,尤其高峰时段通航密度很大,容易形成在同一段面3船并航、交会的局面。海事部门应根据船舶流量和实际情况对船舶进行控制,避免其在耙吸挖泥船施工作业单元水域交会。

(2)减轻超规范船舶对疏浚作业的影响。不断增加的超规范船舶在深水航道挤占耙吸挖泥船施工作业时间,使通航船舶和施工船舶的避让问题日渐突出,影响施工和通航效率。海事部门应尽量安排超规范船舶、特种船舶集中在某个时段进出深水航道并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施工船舶在此期间停工让航,以避免临时交通管制对施工带来的影响。在航道内与超规范船舶交汇时,如条件允许,挖泥船可提前改变施工区域,进入另外一侧航道施工,并保持足够的安全会遇距离。

4.3突破自然条件限制

(1)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增加作业时间。按照通航管理规定,能见度在顺水1 500 m,逆水 m及以下时,禁止船舶进入深水航道航行。此时航道内航行船舶减少,通航密度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开展较为有利,可及时安排耙吸挖泥船进入航道作业,增加作业时间和疏浚量。耙吸挖泥船在施工时的航速低于3 kn,在能见度500~时,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可允许耙吸挖泥船进入航道施工,但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配备助导航设备、保证甚高频联系畅通、悬挂号灯、鸣放雾笛、增派船首瞭望人员等。

(2)在大风浪天气情况下增加作业时间。通常情况下,当风力达到7级及以上时,一般不进行引航作业。此时通航船舶相对较少,通航密度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开展较为有利。根据挖泥船舶技术性能特点,耙吸挖泥船具有抗击8级风力的能力,并有足够的储备浮力支持,施工作业时左右双耙拖底,在大风浪中也能保持较好稳性。可安排耙吸挖泥船进入南北导堤之间的水域内施工,以增加作业时间和疏浚量。

4.4其他措施

(1)根据潮汐和船舶流量规律,海事部门可在长兴低潮前2.5 h至长兴低潮后2.5 h之间的5 h内,采取控制深水航道通航流量的措施,以尽量满足施工船舶作业需求,增加作业时间,保障作业安全。

(2)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针对特殊航段,应加强对专项航行作业的管理。例如,当引航船内移至D21号浮附近进行上下引航员作业时,对耙吸挖泥船进出2号抛泥区有较大影响,此时耙吸挖泥船应采取措施及时联系引航船和无引航外船等,提前统一会让意图。

(3)在高峰时段,为保障通航和施工的安全,应加强对施工计划的组织,减少疏浚作业单元数量,在许可航段进行集中作业。●

推荐访问:疏浚 通航 航道 深水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