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侨校背景下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实践

时间:2022-11-10 16:4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生命科学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领域,暨南大学是拥有境外生最多的高等侨校,其独特的生源结构和专业设置,使学生的教学背景和文化基础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也给通识教育教学带来了难题。本文以“基因与生活”这门通识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侨校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的模式,为加强大学生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091-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培养兼备高科学素质和高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性、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已成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被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它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并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

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的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甚至是我们的生活当中,如工业、农业、医疗、药物、食品、环境、法律、伦理等等,并与这些领域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使之成为自然科学中向前飞速发展的带头学科;同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也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并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本科生中进行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现代生命科学意识的综合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哈佛大学首先将生命科学课程设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后,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将生命科学列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实施上仍存在许多片面和不足,如何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怎样提高人才的质量,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人教育”,并如何体现有别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依然是目前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上面临的巨大挑战。

暨南大学是一所招收境内、境外学生的综合性侨办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其明显的办学特色就是拥有比例较高的外招生,独特的生源结构使得外招生的教学背景、文化基础等与内招生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暨南大学又是一所相对文科专业较多的高校,文科生较多,由于国内中学时代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文科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些特点都给暨南大学的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更好地推进通识教育中“育”的理念,笔者结合这几年开设的“基因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尝试,来探索侨校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优化教学内容,立足“理论基础,成果前沿”

诚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述:“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通于人。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因此,通识教育应有别于专业教育,不应把过多的应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列入通识课程中,应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和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我们开设的“基因与生活”通识课程,主要涉及的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区域——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其在近半个世纪中的发展之快、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影响之大是人类始料未及的。这门课程面向的是暨大非生物专业的所有学生,主要的授课对象是各人文社科专业的文科学生和生物专业以外的理工科学生,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外招生。内外招学生因社会制度、教育体制、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导致文化课的基础和背景差别很大,外招生思维比较活跃,但理论知识相对比较贫乏,而文科生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基础又相对薄弱等等问题,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采用“理论基础,成果前沿”原则:(1)基因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主要是向学生普及基因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紧扣基因技术与人类生活及社会其他领域密切相关的宗旨,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突变与基因病”、“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基因诊断与治疗”等章节,展示基因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3)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尖端学科,近年来新技术、新发展、新成果层出不穷,我们随时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将基因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发展动态引入教学当中,如“人造生命”成果一公布于世,我们就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物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4)基因领域有很多创造性的成果因其对人类和社会杰出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又增加了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和成果的着重介绍,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宣扬诺贝尔的精神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5)由于很多基因技术和基因研究目前属于新生事物,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专门设置了一章“基因专题”,介绍目前基因领域最具争议的事件,如克隆人的争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基因财富与掠夺、基因武器、基因专利等等,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元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教学中应将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贯穿整个课堂的全过程。此我们在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遵循有利于发挥学生是“教育主体”、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原则,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相对比较灵活的授课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1)借助多媒体、视频、影像资料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讲解相对比较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如在学习DNA的双螺旋结构时,采用大量图片结合背景资料介绍当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的经过,使学生不但了解了DNA的结构,同时也对两位发现者和DNA发现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遗传中心法则时,采用动画手段和视频资料的方法,使相对枯燥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变得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2)采用案例式、研讨式、问题式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在基因专题章节中,对于目前具有争议的基因事件,我们没有贸然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见解,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如“克隆人的争议”采取专题讨论的方式,“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采用案例式的方法,而“基因财富”则采用讲座的形式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十分受学生欢迎。(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学校的教学网站上搭建了“基因与生活”的本科课程建设,其中包涵课程的简介、中英文的教学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教学资料与内容等,使学生在课前即对本课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网络资源和基因领域的最新成果的融合,让学生先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和了解新的成果和动态,再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如“人造生命”的成果刚公布于世,我们就布置学生先借助网络资源,再在课堂上就此引发人造生命与伦理道德的大讨论,使学生时刻关注基因成果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

三、优化和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综合测评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刻板的知识与技术,而是传授他们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课程考核中,我们采取不同于专业课程考试中单一以知识的难度、深度来衡量学生的做法,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多层次的考核方法,形成平时考核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试评价体系:(1)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将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互动表现、问题讨论、作业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内容,考查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热情。(2)期末考试取消卷面考试,采用专题论文的形式,不限定题目,要求学生的论文内容尽可能不与课堂内容相同,进一步拓宽和丰富学生在基因领域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生命科学是一门迅猛发展的学科,在侨校面向非生物类学生开设有关生命科学的通识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自身和所处的环境,科学地看待与生命相关的现象和事物,对于提高侨校本科教育质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在教学上需结合内外招生的知识基础、教育背景、文化背景、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实现通识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2]江伟煌.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

[3]麦宇红.农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0,2(2).

[4]潘涌璋.改进教授方法,提高外招生的教学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0).

[5]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推荐访问:生命科学 教育课程 实践 改革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