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沟通方法在肺功能检查中体会心得,以取得满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或受检者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在操作员的心理指导、书面、非语言以及家属沟通等方式下、取得了患者的配合,使检查顺利完成。结论 恰当的沟通方法能让肺功能检查时患者配合完成检查、取得满意诊断效果。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沟通方法;诊断价值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功能性诊断方法,帮助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有关功能损害的存在以及对功能损害的性质与程度做出判断,加深对呼吸系统疾病过程的认识,并对其治疗,预防作用进行评估。肺功能检查已广泛应运于临床,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配合至关重要,恰当的沟通方式,是治疗和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使患者配合检查,取得良好检查结果的基础,而沟通需要语言交流,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交通工具。现将600例患者肺功能检查的沟通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肺功能检查者600例,年龄16~90岁,男性占65%,女性占35%。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00例,小学及初中186例,文盲14例。
2沟通方法
2.1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患者进入检查室时,要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明亮的环境,操作人员要面带微笑,亲切和蔼,目光友善,语言恰当的接待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感。在指导患者时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明了的语言、适当的动作、语音提示)、足够的耐心、标准的示范能力、使患者感到亲切感,从而获得信任感。操作员不但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足够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当沟通能力,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全面素质,为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态度要和蔼,耐心启发,细致讲解,认真训练,让其适应环境,告知患者肺功能检查无创伤,只要尽最大力吸气呼气,测定值与配合很关键及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可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劳动力鉴定及评估胸腹部大手术的耐受性等均有重要意义。使受检者意识到配合的重要性,消除顾虑,积极配合,从内心接纳认可。
2.3指导患者掌握检查方法 指导受检者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前,首先询问有无禁忌证,如严重心肺疾病及咯血等。然后嘱受检者在坐位的情况下平静呼吸4~5次后深吸气至肺总量位,以爆发力,用最快速度呼出气至残气量位。检查前操作员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说明此检查的做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示范动作,要求患者努力配合。然后要患者练习其动作,领会其要领,达到满意的要求后再正式做检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2.4不同的交流方法
2.4.1语言交流方式 做肺功能检查的人群由于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层次不同及理解能力不同、就需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使用得体的礼貌称呼,让受检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避免使用医学术语,采用通俗易懂,清晰、温和的语言,切忌大声呵斥及用生硬的语言伤害受检者的自尊。因这项检查要用力吸气和呼气,脸部会有涨红或憋紫现象,有些受检者会有羞涩感,检查者要用耐心宽慰的语言告知受检者,没有关系,对自己一点伤害都没有,并用鼓励的语言,温暖受检者的心,让受检者感觉心情舒畅,愿意进行沟通,使检查顺利圆满完成。
2.4.2非语言交流方式 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是人际交往中缓解紧张,生疏的第一要素。检查者自然真诚的微笑为受检者营造一个愉快、安全、可信赖的氛围。检查者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既是自身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对受检者的尊重及被受检者信任。有些老年人听力,反应能力差一些,要贴着患者耳朵大声说话,同时用手势,告知患者操作员手势抬上就吸气,抬下就吹气,这样患者就明白了。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听不懂普通话的患者,先教会家属动作要领,然后要家属用方言指导患者,同时操作员打手势,一起协同患者完成检查。聋哑人先在纸上写好检查方法给他们看,然后示范吸气呼气、手势;在检查时作操员要同时和患者一起做吸气呼气,并打手势。在指导患者时操作员要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讲解,千万不要指责,更不能说鄙视的话打击患者,特别是反应能力迟钝、聋哑的患者,以免伤他们的自尊,同时要不断地激励、赞扬。
3结果
600例受检者在我院进行肺功能检查时,给予患者心理指导,积极交流,通过语言、非语言等沟以及与患者家属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所有受检者都能够较好地和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来进行良好的配合,达到了预期的理想状态,保证了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监测数值的准确性,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
4讨论
认识肺功能检查的意义,是与患者良好沟通的前提。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是通过专门的医疗设备来检测人体呼吸时呼吸道产生的气流速度和气流量,来对呼吸功能是否正常有所了解的检查技术。对于早期肺、气道病变,检测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和对疾病的病情严重度及其预期后果进行评估,肺功能的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肺功能的检测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并且没有痛苦和其他不适症状,而且具有高敏感度、重复监测方便和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与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肺功能检查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胸腹部外科、儿科、妇产科、环境医学检测、高原医学、职业病评定等各个领域[2],具有简单、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等优点。可以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气道阻塞部位,评估外科手术的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对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及危重患者的检测等方面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肺功能检查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检查,在卫生保健等领域亦起到重要作用[3]。检查过程中需要受检者的全力配合,才能检测出满意的诊断效果。而要受检者努力合作,与受检者合适的沟通密不可分,良好的沟通方法又是取得满意的沟通效果最重要的,笔者总结的沟通方法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宝芹.刍议护理语言的应用及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4):565~567.
[2]梁秀丽.沟通技巧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8):792.
[3]李雅丽.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技巧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207.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