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师范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11-11 17:4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设课程,其自身特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的知识结构;具有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及其活动的能力;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地位边缘化,缺乏相关的政策,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不足以及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制约,师范院校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存在种种问题。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观点,增加师资建设,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等对策解决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综合实践活动;师范院校

作者简介:陈昕欣(1987-),女,福建龙岩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11-02

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这一新兴的课程承载着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新理念,也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批合格的教师,因此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困惑,需要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综合实践课程是适应时代的需要,针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弊端而开设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深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经验性、实践性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综合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年轻一代的培育者,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1]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向学生传递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亦是如此。但是与学科课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这实际上跨越了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还要求教师向学生传递学科以外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活动中的基本社会规范常识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对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知识结构体现出“综合性”的特征。

2.要求教师具有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因此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传递给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能力,获得体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空间时间灵活,且充满了突发因素,与学科教学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否则活动将走向无序,学生在活动中难以获得预期的身心素质发展。

3.要求教师学会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及其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新、自主性、生成性、实践性的特征呼吁着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不仅仅要评价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能力的评价不是学科教学实践中常用的纸笔测验评价可以完成的,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既要对学生活动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又要使评价真实客观并能促进学生深入开展活动。

4.要求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有深入了解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分科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科逻辑体系组织课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以掌握学科知识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则恰恰相反,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实践创新能力和情感体验为目标,这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真正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就容易陷入误区,例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学科课程的方法“讲解”,无法有效组织活动,甚至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做学科课程的“补课时间”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首要要求就是真正深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

师范院校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推动和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高素质的师资。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师范院校除了对师范生进行学科专业教育,还应该在师范院校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可以将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课程目标表述为:使师范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坚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基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策略方面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体系,能够适应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二、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建设是增强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建设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

1.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师范院校重要的教育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在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实行了将近十年之久,然而许多师范院校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教学论设置。一部分师范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系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没有完全纳入师范生培养计划,形成常态。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公共课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课程在师范生培养体系中是“可有可无”的。

此外,教育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高中亦是必修课程,初、高中的教师同样需要接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教育才能胜任其教育职责。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许多师范院校只在小学教育专业中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在面向初、高中的各学科专业则没有开设,师范生在毕业后不能适应初、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2.课程内容中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课程,它更注重生成性,更突出地方特色。学科课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内容体系,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相反,国家没有统一的、具体的课程标准,只有指导性文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其课程内容根据各地区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例如同样是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社区内宣传健康知识。要使师范生真正具备组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活动的能力,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与教育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共性,掌握一般方法与程序。

而这正是当前师范院校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所欠缺的,课程内容大部分是抽象的理论学习,缺乏丰富而成熟的教学案例资源。在教育实习中,注重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有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较少。“重理论轻实践”且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贴近不够的课程内容,使得课程教学论内容示范性不强,师范生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学习中较难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

3.师资力量薄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运用多元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及其活动的能力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有深入了解。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者,师范院校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教师同样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一般的课程论知识,又要具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方法论。师范院校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缺乏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缺乏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的素材来让学生感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在理论方面较难引领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学生进入研究的最新领域,只能按照规定的教材按部就班。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影响

从各级各地实验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情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很多地区并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即使开设了课程,也仍有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不能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意义。教师仍然按照传统学科教学的方式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家长和学生则认为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在基础教育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走形式”的课程,不需要教师真正具备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学校更加看重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

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基础教育不重视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师范院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时候也容易忽视对师范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也成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边缘课程。

2.缺乏相关的政策保障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为学校的教育计划、课程设置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师范院校是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其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其学分学时以及课程目标等方面由学校教务处给予大致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各学院各专业随意性较大,难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在整个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3.专业设置模式的制约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精神与我国的教育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设专职教师,其教学工作由学校里已有的学科教师兼任。这要求学科教师培养要兼顾“专业”与“综合”。我国现有的学科教师教育专业设置“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和教育专业课程外,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分科为主,主要是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如中文、数学、物理等。”[3]专业设置注重于学科专家型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注重单一学科的纵深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的相关课程并不能准确的归类到已有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谁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并为其提供师资力量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

4.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制约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包括了课程目标、课程开发、课程评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课程教学论要求教师从课程教学科学理念的角度关注课程教学活动的全部,关注实践中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任何一门课程教学论都不能离开教学实践经验而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也不例外。但是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来看,尚处于初始阶段,教学经验不够成熟,课程的内涵、任务、目标、评价以及教学原则、方法、语言等方面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当中。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理论的发展。

四、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对策

1.转变观念是前提

陈至立同志在2002年4月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各级师范院校在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力求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师资。”师范院校除了使师范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向师范生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为基础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师范院校要转变观点,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的建设,通过培养合格的师资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发展。师范院校只有解放思想,从根本上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才能积极探索出一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之路。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的师资建设

优秀的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使师范生能够真正理解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程的相关理念,灵活高效的利用有关知识技能,组织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师资力量,师范院校要注重加强原有课程教学论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的学习,同时广泛聘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师范生讲解教学实例,弥补实践案例不够丰富的不足。

3.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我国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教师教育公共课、专业教育课、教育实践四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了思想政治课、大学外语、公共体育课、计算机基础等必修与选修课;教师教育课程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专业教育课则由各院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开设,如文学院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教育实践包括了教育实习、军事训练、毕业设计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决定了其类属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性质。师范院校要在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的基础之上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教师教育学院或者教育学院和各学科专业联合管理的方式。

4.整合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针对师范院校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内容方面的问题,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课程内容整合成四个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其中前两项内容侧重理论学习,可根据课时灵活安排,后两项侧重实践学习,可以结合毕业生教育实习进行。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与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理论学习部分,也要尽量避免过多的讲授,让学生尽可能亲历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这部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44.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3.

[3]罗明东,陈瑶,牛亚凡.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8,(6).

(责任编辑:苏宇嵬)

推荐访问:师范院校 困境 对策 开设 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