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焦虑的不断上升,新“中国威胁论”愈演愈烈。新“中国威胁论”的一些论调将矛头对准中国海外统战工作,指责中国利用统战工作对海外华侨华人进行“政治干涉”,炮制“统战干涉论”特别是“侨务干涉论”。其中,美国是“领头雁”,澳大利亚等国紧跟其后。西方国家政府、相关智库和报刊媒体对“统战干涉论”发酵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统战干涉论”发酵有多种因素,核心是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对华战略性“组合拳”,形成“中国威胁论”的舆论环境,遏制中国崛起与发展。中国应多举措反击“统战干涉论”:组织学界力量对不实报道进行反击,鼓励侨领和参政人士巧妙发声,发挥华文媒体的作用,以他山之石证明侨务政策非中国独有。建构统战话语要不断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从中国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讲清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海外统战工作;华侨华人;“统战干涉论”;“侨务干涉论”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1-0078-08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焦虑的不断上升,新一轮“中国威胁论”愈演愈烈。这不仅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中国海外统战工作的开展。新“中国威胁论”以美国民主基金会在2017年末发布的《锐实力:不断上升的威权主义影响力》报告中提出的“锐实力”为核心概念。该报告将“锐实力”定义为:中俄等国利用媒体、文化、智库和学术界对第三国施加影响,目标并非“展示魅力”或“赢得人心”,而是为了分散西方的注意力和实施操控[1]。在他们眼中,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是“软实力”的展示,而是以“渗透或打入目标国政治或信息环境内部”,是“离间、分化和操弄世界”的“锐实力”输出[2]。以“锐实力”概念为基础,西方有关国家的政府、媒体与智库联手,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在形形色色的舆论中,一些论调将矛头对准中国海外统战工作,指责中国利用统战工作对海外华侨华人进行“政治干涉”。从2017年开始,“侨务干涉论”“统战干涉论”等甚嚣尘上,一些所谓研究中国问题的西方智库、学者相继发表关于“中国在海外政治影响力”的文章,攻击中国海外统战工作,对中国统战政策特别是侨务政策妄加指责。
自新“中国威胁论”出现后,国内学者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反映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日益崛起的焦虑,并从战略顶层设计、舆论宣传、学者智库等层面提出应对措施。有关研究指出,在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雁行队列”[1]。美澳两国炮制的“中国威胁论”中,针对中国统战工作特别是侨务工作、华侨华人的不实论调甚多,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宣扬中国留学生、华人学者和专家“盗取”美国先进技术,污蔑他们是“非传统情报人员”[3]。澳大利亚污蔑中国通过“控制媒体、干预学术、拉拢社团”等方式对澳大利亚进行渗透[4],甚至声称中国通过华人在澳大利亚购买影响力、中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高校内构建“间谍网”以及拉拢华人社区,影响澳大利亚政治选举进程,危及澳大利亚国家安全。
海外统战工作是紧密联系华人、发挥华人积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5]党的十八大以来,学者们更加关注海外统战理论研究。新时代统一战线要着眼自身领域、国家全局和世界比较一体定位和发挥作用[6]。有的学者总结了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出现的新特征和变化。刘芳彬认为,海外统战工作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国际大势不可逆转,但意形态领域斗争将更加尖锐[7]。如何整合海外统战资源,做好海外统战工作,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邓聿文认为:“中华文化是开展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民族精神基础,海外统战工作则以中华文化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明传承纽带。”[8]目前,关于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集中探析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一、妖魔化中国的“统战干涉论”不断发酵
西方学者针对中国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内涵和影响有多重解读。近年来妖魔化中国的“统战干涉论”不断发酵,其过程和方式值得梳理。
(一)“统战干涉论”的肇始
我国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工作一直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学者关注的重点,西方学者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内涵有多重解读。20世纪后半期,国外学者主要以统一战线视角研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研究内容集中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作用及影响。进入21世纪,西方一些学者又开始将注意力移向爱国统一战线。他们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用统一战线打破外交孤立,主动接触参与中国事务的外国人,动员华侨华人力量等。国外对中国统一战线的研究集中在不同时期统一战线的表现与作用,认为统一战线是维系中国共产党政权的一部分,是中国对外政策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并未过分攻击海外统战工作。但以2017年为转折点,国际舆论形势逐渐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外智库报告、报刊媒体将中国海外统战工作与中国对外施加影响力画等号,中国“统战干涉论”不断发酵。2017年9月,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刊登了一篇名为《魔幻武器》的文章。文中渲染“中国政府利用统战工作干涉他国内政,正在加强对海外华人社区的管理和引导,把海外华人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代理人”[9]。澳大利亚《星期六报》的记者马丁·麦肯齐-默里称此文是国外学界和媒体开始讨论中国统战工作与对外影响力活动的“试金石”,认为该文引起了近年来国际学术期刊、报纸媒体对中国海外统战工作的“热议”[10]。以此为转折点,部分国外学者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的智库、新闻报刊发文,围绕经济、政治、宗教、华人组织、媒体宣传等方面大力渲染“统战干涉论”,无端攻击中国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