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青年教师如何通过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内经》教学水平

时间:2022-11-12 08:00:1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更是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对从事《内经》教学的青年教师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夯实中医理论功底,提高《内经》教学水平。《内经》教师应进行文字训诂学基本知识、古代哲学思想和古代文化常识学习,并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习诵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以提高传统文化修养。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内经》    教学水平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繁荣昌盛的根基,一直将中国这棵大树滋润补养。目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教育的热点。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中医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更是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教习《内经》课程的老师们可以说是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广和普及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当今社会“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声之下,这一任务变得更迫切和重要。

目前,由于中醫药高等院校多重视实验型科研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撰写,青年教师们普遍存在精确量化的现代逻辑思维占主导而中医意象思维能力不足,现代医学知识相对涉及较多而传统文化修养有限的局面。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必然导致包括《内经》在内的中医经典课程的讲授流于肤浅,难以深入透彻,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医经典之魅力,难以展现我中华医学之精髓。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历,就提高青年教师传统文化修养,提高《内经》教学水平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青年教师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现在,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好传统中医文化的命脉,汲取精髓,古为今用,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不仅利用仁心仁术为人民健康献力,更让中医瑰宝为国富民强筑基。

1.1提高传统文化修养,增强中医药自尊自信。

中西医优劣之争由来已久,在现代社会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的背景下,中医的地位略显尴尬。认为中医属于替代医学、属于非主流、中医疗法只能是辅助疗法的大有人在。近几十年来,“废医存药”、“中医消亡”之声屡现。笔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班级就曾进行过一次关于中医存亡的讨论,有些博士生明显对中医信心不足。走上教学岗位之后,笔者发现一些中青年教师也有类似心理,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要弘扬中医,首先自己心里要对它向往。重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有助于我们领略传统中医的魅力,培养内心对中医事业的人文感情,增强学术自尊与文化自信。在课内外教学育人过程中,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与自信才能深深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才能培养出真正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才。

1.2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夯实中医理论功底。

传统中医理论吸收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物候等学科知识,受到了先秦时期阴阳家、道德家、儒家等哲学思想浸润,经过上千年历代医者的实践经验积累,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学科理论体系(1)。

作为中医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青年教师应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在中华文化的承载下,中医理论从来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恰恰是中华文化这颗大树上开出的最美的花朵。

纵观历史,许多名医大家不仅医术高明,还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比如唐代医家孙思邈,精通道家,《旧唐书》提到他曾“自注《老子》、《庄子》”,其养生思想深受道家文化影响;元代医家朱震亨,精研儒家经典,曾师从理学家许谦,学业大进,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东南大儒”,后来他将理学与医学结合,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又如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天文、音律、兵法、象数等无不通晓,有着深厚的哲学、文学、史学功底,他主张医易相通,将传统易学思想融入医学,提出了许多创见。可见,想要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医理论,想要抓住中医理论的精髓,画虎画皮也能画其骨,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当代青年教师应该有加强传统文化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研习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门必修课。

2.如何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

2.1学习文字训诂学基本知识。

中医集几千年往圣先贤之智慧和经验,相关古籍著作汗牛充栋。阅读古籍是我们能领略圣贤风姿的唯一方式。然而很多古籍文字佶屈聱牙,文意晦涩难懂。作为中医必读书籍的《内经》就存在文辞古奥、义理深微的特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上存在不小的难度,又因为历史原因,其辗转传抄导致脱漏错简较多,更是产生了理解上的障碍。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字训诂的知识和功底。

训诂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文意,区别真伪,还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尤其对于医学而言,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后人持错误的理解而用之于临床,很可能导致病人的失治误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一句,此处之“佩”字医家多注为“佩服”或“佩戴”之意。然胡澍在《素问校义》中认为“佩”当为“倍”,根据《说文》“倍,反也”,认为此处为“违反,违背”之义,并引《释名》“佩,倍也”,以及《荀子》、《广雅》等证之,指出医家注为“佩服”之义者,为“不得其解,而曲为之说”。考量此字,胡澍之说当从之。

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云:“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此处之魄,医家多从“魂魄”之魄而解之,然《礼记·祭义疏》云:“魄,体也。”《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亦云:“形体曰之魄。”故此处“魄汗”当理解为体汗。可见,具备一定训诂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疏通文意、理解经旨大有裨益。

2.2理解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基本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以当时盛行的气、神、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为基础,思维方式上体现出了整体性、动态性、意象性等基本特点(2)。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等都深深打上了古代哲学的烙印。初涉中医的稚嫩学子们常常对这些概念和理论感到莫测高深、一知半解。想要把这些中医内容向学生阐释清楚,理解中医理论的由来和根源,必然会涉及古代哲学思想。

比如中医的“气化”理论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该词出自《太始天元玉册》,《素问·灵兰秘典论》引用此词阐述中医理论,有“气化则能出矣”。追流溯源,气化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可见到雏形,比如《周易》《管子》《孟子》等书都以不同形式提到了气化。这一时期,关于气化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上(3)。到了秦汉时期,哲学意义上的气化理论逐步被引入医学领域中。汉代《春秋繁露》提出了“阴阳出入上下”的观点,并以四季寒暑变迁为例,论证了阴阳之气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观点的发生对《内经》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等均是以此为背景而产生的重要认识(4)。此后,“气化”概念始终贯穿中医理論的发展进程,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可见,学习古代哲学思想,有助于青年教师了解中医理论产生的学术背景,深入理解中医概念和理论,把握中医思维特点,用之于教学,才能把中医课程讲深讲透,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2.3熟悉古代文化常识。

中医学科知识体系中涉及大量古代天干地支、节气、历法、天文、地理、韵律、礼俗、饮食等文化常识,不具备这些知识,阅读中医古籍就会倍感困难。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如果不具备古代干支历法的知识,这一段就会不知所云。诸如乙癸同源、戊己丸等中医名词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内经》中的很多篇章都广泛涉及古代天文、历法、物候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讲解时如能有机结合,就能很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讲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养生理论时就结合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课后纷纷主动学习起了节气与养生的关系。

熟悉这些知识,教师们在授课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最大限度地避免照本宣科,讲解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既能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又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4了解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任何学说和思想的产生都脱离不开它所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割裂了这些谈论学术是不可能导出正确结论的。因此,熟悉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古代统治机构中的各种官职形象地阐述人体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说明各脏腑之间有序分工、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运用君臣官职阐释医理的现象在《内经》中多次出现,比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的“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曾有学生表示不解,课后提问:为什么要将脏腑比拟成君臣将相?《内经》这种以君臣将相论脏腑,同中国社会制度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古代封建社会实行君臣父子格局,推行君主制和家长制,推而及之,许多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均按此模式进行。这种模式一定程度影响中医理论,形成了人体君臣相辅的基本观念。《内经》中有关脏腑“十二官”的论述,以及运用“君臣佐使”为立方遣药的基本构架和原则,就是运用了当时的社会政体关系模式类比说明的结果(5)。

因此,青年教师们应注重对古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在深入学习中医理论时不要忘记结合当时时代社会背景和人文历史条件。

2.5习诵经典文学作品。

许多中国古代医家不仅医疗经验丰富,还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故古代医籍中常见采用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概括总结医学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现象,比如明代医家万密斋就曾创《豆疹西江月》四十余首,记述了豆疹的证治、预后宜忌等。又如《医学入门·死脉总诀》中以七言形式载有多在危重病患身上出现的七种怪脉,后世称为七绝脉。中医方剂多以诗歌形式总结其方药组成、相应功效及适应证等。这一形式沿用至今,一些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同学甚至在学习方剂学时自己撰写适合诵记的方药歌括。一些老师将自己课程教学的要点编写成方便实用的歌诀,传给学生们习诵。此外,很多医籍篇章本身就是一部文辞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医文化之美。

因此,青年教师应该进行古代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学习相关文学常识,平时可适当诵记。有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学习和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它有助于夯实我们的根基,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沉淀我们的心性,培养我们的情操,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当我们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不仅是优秀的医学知识传授者,更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参考文献:

[1]李姿慧,王键,李净等.试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7):566-568.

[2]董竟成.论中国传统医学的哲学思想意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18):84-94.

[3]李昌.浅谈脏腑气机[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20-21.

[4]张登本.《春秋繁露》与《黄帝内经》理论的构建[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5):6-12,21.

[5]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的社会官制文化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96-97,102.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No.422),湖南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重点学科开放基金(No.2015ZYZD01)

推荐访问:内经 传统文化 青年教师 修养 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