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关注和探究的焦点问题。
多项研究表明[7],基因突变是结核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而发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并且耐药性也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据报道,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失败率显著高于敏感菌感染的结核病数十倍[8]。许多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因缺乏敏感有效的治疗药物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亡。因此,开发和研制新的抗结核药物和探究有效的抗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已有多年的历史,其中临床广泛使用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左氧氟沙星口服吸收快,易透过肺-支气管屏障,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杀灭作用,同时对耐多药肺结核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结核病已有十余年时间,疗效已被临床所接受[9]。但作为常规广谱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感染已多年,导致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时疗效降低,耐药率逐渐增高,因此已有研究机构试用新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
莫西沙星是一种新型8-甲氧-氟喹诺酮类超广谱抗生素,其8-甲氧基和第7位碳原子上的氮唑取代基使莫西沙星在化学结构上与其他氟喹诺酮类不同,它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及军团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莫西沙星口服后吸收快,绝对生物利用度约90%,半衰期长达12h,不经细胞色素P450 酶代谢,减少了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痰、肺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超过血药浓度;可穿透细胞,依靠结核杆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10]。它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Ⅳ和DNA螺旋酶来抑制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本研究中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莫西沙星是一种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Jo KW, Lee SD, Kim WS, 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and moxifloxacin susceptibility in ofloxacin-resistant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14,18(1):39-43.
[2] Dholakia YN, Shah DP. Clinical profile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before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trategy plus: Lessons for the program.Lung India, 2013,30(4):316-320.
[3] 赵震宇,姜坚红.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228-229.
[4]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91.
[5]陈红兵,俞珊,李净.关注临床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及治疗.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3):201-205.
[6]韩惠明.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探讨.现代预防医学, 2011,38(4):745-747.
[7] 毛艳梅,陈豪,刘芳群,等.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监测分析.中南药学,2011,9(7):510-512.
[8] 陈瑛,张晓,张会民.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比较.临床医学, 2009,29(5):49-50.
[9] 吴俐健,孙美秋,王笑歌.143例含莫西沙星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临床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2,19(2):231-233.
[10] 唐军.莫西沙星在抗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