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略论“碎片化”与“精细化”

时间:2022-11-13 13:15:06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史学研究之不断发展,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也出现了所谓的“碎片化”现象。“碎片化”与“精细化”是中国近代史微观研究领域内的两个不同倾向。学术界亟需了解关于研究对象之争辩与选择,正确把握微观研究领域里“碎片化”与“精细化”之区别,辨析微观研究中话语系统之影响所导致的“碎片化”倾向。以此更进一步重新理解“精细化”微观研究。

【关键词】近代史;碎片化;精細化;微观研究;区别

1 研究对象之争辩与选择

1987年,法国学者弗郎索芃·多斯在其成名作《碎片化的历史学》里面对“碎片化”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认为碎片化的历史研究必将走向覆灭。传统史学派,即宏观史学派认为对英雄人物的历史、国别历史、断代历史的研究才是正确的方向。赫勒却认为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平民,都应该被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与历史叙述中的要素。较宏观史学派而言,赫勒之研究理论的涉及面更加广大与复杂,“广大”是指其研究对象更加群体化、大众化;“复杂”是指其研究对象的结构呈现多元化。赫勒等研究理论即是宏观史学派所不屑触碰之“碎片化”。

传统史学派所提出的帝王将相之宏观历史研究对象,与赫勒所提出的普通人物之微观历史研究对象,并不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抑或“碎片化”与“精细化”的根本区别。双方虽然秉持着不同的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但是都没有逃脱“人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这一观念的巨大影响。无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平民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背景条件下都会相互转化,二者虽然阶级上截然对立,但对历史都会产生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作用,只不过在大多数时候历史英雄人物的影响效果呈显性与关键性,普通平民的影响呈隐性与基础性。

且应搁置研究对象争辩之孰是孰非。中国近代史较古代史特点不同,其情势更加错综复杂,人潮思潮涌动,变革革命频频。广大普通平民从近代历史舞台的幕后逐渐走到台前。故而,中国近代史领域内,“精细化”微观研究的对象更应该是普通平民。研究者将广大普通平民的隐性与基础性影响“精细化”挖掘出来,则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真实的历史全貌。

2 “碎片化”与“精细化”之区别

中国近代史的微观研究大有可为。顾颉刚曾主张: “千万个小问题的解决,足以促进几个中问题的解决;千万个中问题的解决,足以促进几个大问题的解决。只要我们努力从事于小问题的研究而得其结论,则将来不怕没有一个总结论出来。

重视细节研究,拒绝“碎片化”。近代史研究者应理解“精细化”,看清“碎片化”,“精细化”与“碎片化”是中国近代史微观研究领域内的两个不同倾向。

“精细化”,其一是“精”,再者为“细”。两个基本点是“精细化”之核心内涵。“精”则为去粗取精,去虚留实,去伪存真之要义;“细”则为字字必较,无限探索之要义。故而,“细”无“精”则罔,“精”无“细”则乱。“精”与“细”相辅相成,失去其一,则彀入“碎片化”之陷阱。

“精”则要求研究者对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进行甄别,考其源流,辨其真伪,进而论证其对研究有无实用。“片”即为孤立与片面之要义。研究者若不对史料进行实证分析与具体考辨,抑或用孤立与片面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其表面上是历史研究,实际则为“拿来主义”与“形而上学”。“细”则要求研究者对所研究的本体与客体进行细化。本体是指所研究的客观实在,既包含客观存在,也包含意识形态与情感价值观。人在历史中具有第一重要性与影响性,因为在其背后亦有千丝万缕的人脉关系、复杂多变的社交网络、不同层次的知识背景等等。客体则是本体所处置的宏观大环境。“碎”则是割裂本体与客体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或曰之以“可见一斑”,实则乃一孔之见也。总之,“碎”与“片”则属“碎片化”的两个基本点与核心内涵,片面与孤立则是“碎片化”的历史观的核心要义。

3 话语系统之影响导致“碎片化”

研究者讨论学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 “精细化”微观研究者则要避免四个话语系统之影响,从而避免彀入片面而孤立的“碎片化”陷阱。

3.1 宏观的舆论导向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诸如国家、社会、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举例而言,长久以来,国家与社会对袁世凯的评价基本是负面的,这样的宏观舆论导向会桎梏我们对袁世凯的相关问题的认识。如果我们囿于袁世凯长久以来的宏观负面定论,那么又何谈看待历史问题能公平公正呢?

3.2 涉事群体的话语倾向

“宋教仁被刺案”中赵秉钩的形象,实际是由袁世凯、国民党、当时舆论及后来研究者多方扭曲、误解而成的,就事实来看,赵秉钧绝非宋案主谋。涉事多方之扭曲与误解最终却成为那段历史时期乃至今日的舆论导向。可见,涉事群体的话语倾向对历史真相的传播影响不可小觑。故而,我们对涉事群体的话语与行为要“精细化”辨别,不能奉若圭臬而全盘吸收,亦不可断章取义而偏听偏信。

3.3 学术的显隐走向

就袁世凯而言现在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反宏观舆论导向而行之,感性凌驾于理性而进行所谓的学术创新。“古人著书为传世,今人著书为卖钱”,不乏“今人著书为发表”,今人著书为创新,欲为创新而“翻案”,追逐显学而创新之云云。研究者们只专注于创新,很可能会对某群人、某些事的史料史实进行极端解读或错误解读,最终导致以偏概全,甚至与历史真相相去甚远。

3.4 意识的先决判断

因为每个人由于学识、经验与阅历等等之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方法与作出的判断亦不尽相同。在史料面前,每个人的解读与分析都不会相同。这源于人本身对物质等客观存在的主观意识反映,无论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主观想法与判断所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近代史研究者反复进行考求史实与史料和检验真理的逻辑循环,最终达到极度接近于历史真相的“瓶颈”。

参考文献

[1]章开沅.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J].近代史研究,2012(04):4-5.

[2]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9.

[3]臧启芳.出版与文化[N].晨报副镌,1923 (08):9-1.

作者简介

李赫(1993-),男,天津市人。曾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现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代史微观研究。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天津市河西区 300387

推荐访问:略论 碎片 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