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时间:2022-11-13 18: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术前彩超检查对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癌的患者中选出83例,为其在术前采用彩超诊断方式,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诊断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98.18%,特异性为100%;对颈部中央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51.67%,特异性为50.00%。淋巴结转移当中颈侧转移比率较大,其中以颈部下侧最大。结论:采用术前彩超诊断方式能够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判断提供有效依据,为患者赢得治疗的时间。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诊断价值

甲状腺瘤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一般中年女性发病几率较大,这类疾病如不采取及时治疗不仅可能出现恶化情况,还可能诱发甲亢,因此必须早发现早治疗[1]。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以术前彩超为主,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及时对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甲状腺癌的83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63例,患者的年龄从27~7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26±6.81)岁,患者的病程从2~13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5.71±0.72)个月。经过术前超声检查后确定共有136侧淋巴结肿大症状,对发现的肿大淋巴结进行充分的清扫,其中颈侧部淋巴结清扫共66侧,颈部中央淋巴结清扫共70侧。

1.2 方法 在清扫手术开始前需进行彩超检查,使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将探头的频率设定在4~9MHz之间,PW设定为G66/3.0kHZ,CDE设定为G50/1.2kHz,灵敏度为15,余辉为5,取样容积范围设定为3mm,超声束和血管的夹角应保证低于65°。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取平卧仰卧位,先采用B超检查方式,分别从横断面和纵断面对病灶部位进行扫描,然后采用彩超检查患者病灶内血流情况和病灶属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过程开始后,要告知患者保持头部固定,并尽量屏息或静息,减少呼吸带来的局部肌肉舒张、收缩对检查的干扰性,同时医护人员要减少探头的移动次数,以避免过度按压甲状腺附近肌肉,导致肌肉紧张,影响诊断效果。在诊断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手术时对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活检,将检查的结果与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2]。

1.3 淋巴结转移判断标准 根据美国AAO-HNSF制定的诊断标准,具有转移性质的淋巴结在超声检查下整体形状呈圆形,边界较为模糊,并且边界形态规则性较差,可能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淋巴结互融情况。淋巴结内部髓质结构消失或模糊,但其皮质结构内血流量多,超声回声显示内部强度高于外部,并且大多数转移淋巴结的内部会出现沙粒状的钙化斑点[3]。

1.4 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标准 敏感性计算时,将诊断的真阳性病灶数/真阳性病灶数和假阴性病灶数之和,得出的数值×100%;特异性则是将诊断出的真阴性病灶数/真阴性病灶数和假阳性病灶数之和,得出的数值×100%。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对83例患者的甲状腺淋巴结进行扫描,检查后确定共有136侧淋巴结肿大症状,其中颈侧部淋巴结清扫共66侧,颈部中央淋巴结清扫共70侧。

经过彩超检查后的结果,其中颈侧部共具有淋巴结转移的共54侧,未发生转移的共12侧;但经过病理诊断后,确认具有淋巴结转移的共54侧,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共11侧,其中彩超检查假阴性共1侧。因此,彩超对颈侧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98.18%,特异性为100%。

而对颈中央部的淋巴结进行扫描时,具有转移性质的共37侧,未发生转移的共33侧;但经过病理诊断后,确认具有淋巴结转移的共60侧,未发生转移的共10侧,其中假阳性共5例,假阴性29例。因此,彩超检查对颈中央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为51.67%,特异性为50.00%。

同时,本次研究共发生淋巴结转移114侧。在对淋巴结转移分布情况进行检查后发现,其中颈上侧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占比43.86%(50/114),阴性占比56.14%(64/114);颈中侧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占比64.04%(73/114),阴性占比35.96%(41/114);颈下侧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占比78.95%(90/114),阴性占比21.05%(24/114)。由此可见在颈侧部淋巴结转移当中颈下侧部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颈中侧部和颈上侧部。

3 讨论

随着现代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彩超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并且在各类疾病的诊断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检查,其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患者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情况,并对甲状腺癌的病变程度进行判断,帮助治疗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在以往治疗当中,均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对淋巴结肿大情况进行判断,很可能出现漏诊情况,导致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但如果盲目扩大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4]。因此,应该在手术前即开展超声检查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彩超检查对颈侧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高达98.18%,特异性则达到了100%;对颈中央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也达到了51.67%,特异性达到了50.00%,说明利用彩超设备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数据,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辅助。

参考文献

[1]安源,陈翠兰,林从尧.甲状腺瘤颈部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331-1333.

[2]骆玉露,胡晓捷.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145-146.

[3]何小英,莫晓泓,陈宏.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作用[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2):93-95.

[4]周勤,杨顺实,彭彩霞.彩超和D2-40免疫组化检测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1):1253-1256.

推荐访问:淋巴结 术前 诊断 转移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