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普胸外科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因素,为普胸外科术后慢性咳嗽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基于此,选择我院普胸外科收治的肺癌根治术2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因素。
关键词:普胸外科;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中,接受肺部占位切除164例,食管肿瘤切除患者17例,纵隔占位切除14例,手汗症交感神经链切斷术2例,漏斗胸矫正术4例。其中1例食管癌NRS咳嗽评分10分,经详细询问症状及咳嗽原因后发现是因食管反流引起的夜间剧烈咳嗽,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暂不予纳入统计。对于NRS评分≥4分的患者调取其术后半年复查影像学资料分析,均为术后改变,肺部无明显渗出和感染征象。将200例患者根据NRS评分≥4分为界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指标对患者术后长期咳嗽的影响。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均与术后长期咳嗽无关(P>0.05)。
1.2 方法
1、咳嗽评分法:对200例患者术后半年进行电话随访,采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自行设计的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咳嗽程度进行评分。
2、咳嗽治疗方法:在NRS评分中,若患者正在进行药物止咳治疗,根据期间未服药时NRS评分为准。随访期间若患者NRS评分≥4分,指导其就诊治疗。
3、分组:根据NRS评分≥4分为界进行分组,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疾病种类、肺部手术部位对患者术后长期咳嗽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200例患者根据NRS评分≥4分为界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指标对患者术后长期咳嗽的影响。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均与术后长期咳嗽无关(P>0.05)。在164例肺相关手术患者中,左肺手术的患者NRS咳嗽评分显著低于右肺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肺手术患者无NRS咳嗽评分≥4分的病例,但右肺手术患者有11例,其中2例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右肺癌根治术,9例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3 讨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初步可以认为,右肺手术能增加普胸外科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风险。同时,机器人手术、胸腔镜手术方式均有术后咳嗽的存在,但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由于入组病例数不足,不能完全比较出肺部手术相对于纵隔疾病、食管疾病、胸腔其他操作对术后慢性咳嗽的影响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对此我们将继续收集数据,进一步分析术后慢性咳嗽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肺部术后NRS咳嗽评分≥4分的11例患者均为右侧肺癌根治术,且较彻底地清扫了纵隔淋巴结,根据对淋巴结清扫个数、深度、范围、有无使用止血材料等,我们猜想彻底地清扫纵隔淋巴结,特别是右侧纵隔淋巴结,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慢性咳嗽影响较大。另外,根据对纵隔淋巴结清扫的习惯,右侧较左侧纵隔淋巴结清扫多了2、4组淋巴结,少了5、6组淋巴结,是否因2、4组淋巴结的清扫过深、过大导致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的慢性咳嗽,或者5、6组淋巴结的清扫破坏了慢性咳嗽所需的咳嗽反射?本文认为,2、4组淋巴结卧于主气管旁,在清扫过程中可一定程度影响到主气管;清扫后的2、4组淋巴结窝空旷,在一定程度上主气管周围没有支撑,可能会引起刺激,导致难治性慢性咳嗽。另外,由于主支气管分叉角度左右不同,第7组淋巴结清扫时的深度、范围、难度、时间等也可能存在左、右侧不同的情况,也可能是导致右侧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嗽明显多于左侧的原因。在患者随访中,我们采用了自行设计的NRS咳嗽自评分量表,NRS评分体系具有易于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统计的优点,大大缩短了随访时间,明显增加了随访成功率,对大范围患者随访有较大的优势。但是,NRS评分系统存在一定的患者主观性,由患者自己来评价咳嗽导致的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相对于LCQ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其可以达到区分咳嗽所致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的要求,对群体统计无明显劣势。在数据分析中,本文以NRS咳嗽评分≥4分为界限进行数据分析,对此我们主要的依据是慢性咳嗽是否需要药物介入治疗来区分,相对减少了患者主观判断对结果的影响,使得出的结论基本可以信服。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咳嗽机制、改进普胸外科手术方案提供依据,以减少术后慢性咳嗽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普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体验。
参考文献:
[1]林嵘嘉,车国卫,徐志华,王明铭,李鹏飞,杨梅.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后咳嗽的影响因素分析:单中心前瞻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24(10):748-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