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癌基因进行标定,检测159例乳腺癌中C-erbB-2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6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60岁以上患者(P<0.05),浸润性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高于原位癌;结论 C-erbB-2对于反映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及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癌;C-erbB-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乳腺癌发病率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国内外专家非常重视对乳腺癌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研究,尤其对C-erbB-2的研究表明C-erbB-2的过度表达与预后有关。现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159例乳腺癌患者中C-erbB-2表达与肿块大小、患者月经状态和年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156位患者(3位为双侧患者),共159例乳腺癌,均为女性,年龄最大74岁,最小25岁,中位年龄49岁。按WHO 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25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髓样癌14例,黏液腺癌3例,浸润性筛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3例,浸润性微小乳头状癌2例,原位癌4例。159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0例,腋淋巴结总转移率11.06%(270/2 442)。全组患者均接受了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其中,22例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改良根治术143例,单乳切除3例,区段切除3例,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10例。
1.2 试剂与方法 159例患者的病理检查均采用4 cm连续石蜡切片。抗C-erbB-2癌基因蛋白抗体为迈新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所有切片均经常规脱蜡、水化后,按SP法免疫组化操作技术常规进行。C-erbB-2以细胞膜出现清晰棕色着色或细胞膜胞浆着棕色为阳性标记。依C-erbB-2的不同表达情况进行分组:C-erbB-2表达阴性组(不着色,无阳性细胞),弱阳性表达组(阳性细胞数<25%),阳性表达组(阳性细胞数25%~50%),和阳性细胞数>50%以上的强阳性表达组。
1.3 统计处理 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C-erbB-2表达与肿块大小的关系 97例肿块≤3 cm的患者中有61例患者C-erbB-2癌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2.89%(61/97);62例肿块>3 cm的患者C-erbB-2癌基因阳性率为45.16%(28/6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本观点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4]不同,考虑与本组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有关,见表1。
2.2 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月经状态的关系 本组患者中,<35岁患者14人,C-erbB-2阳性表达率71.43%,≥35~<60岁患者127人,C-erbB-2阳性表达率56.69%,>60岁的患者18人,C-erbB-2阳性表达率38.89%,分析3组数据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但从数据可以看出轻中年患者阳性表达率高于老年患者。另外,156例病人按月经状态分,C-erbB-2癌基因的表达在已绝经组的阳性率为55.93%(33/59),未绝经组的阳性率56%(56/100),未绝经组高于已绝经组。
2.3 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本组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C-erbB-2阳性表达率为61.67%(37/6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2.53%(52/99)。并且转移淋巴结多于3个的患者24例,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5%(1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2.53%(5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同病理学类型乳腺癌C-erbB-2阳性表达情况 155例浸润性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6.13%(87/155),较4例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50%(2/4)高。
3 讨论
C-erbB-2是一种原癌基因,是neu基因在人类的同源基因,又称HBR2,位于17号染色体q21区带上,其编码上具有酪氨酸活性的细胞膜糖蛋白,即贯穿于细胞膜的受体蛋白[1]。该基因属于分子质量为185 kU(kd)的转移膜蛋白[2]。目前已有研究C-erbB-2基因扩增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遗传性损伤[3]。本组研究发现,C-erbB-2与肿块大小相关,提示肿块≤3 cm的患者C-erbB-2阳性表达较>3 cm的患者高,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C-erbB-2与肿块大小无相关性[4]不同,分析考虑可能与本组数据较少及部分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有关。
本组研究发现,按不同年龄段分组,患者C-erbB-2阳性表达率随年龄增长下降,同时未绝经患者C-erbB-2阳性表达率(56%)高于已绝经患者的阳性表达率(55.93%)。有文献报道青年患者C-erbB-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绝经患者,且3年DFS低于绝经患者。本组数据与文献报道相一致,提示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年龄因素,年轻乳腺癌患者中C-erbB-2高表达者在治疗上应较绝经后患者积极。
本组实验显示,C-erbB-2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61.6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2.53%),且淋巴结转移个数多于3个者C-erbB-2的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2.53%),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相关文献报道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C-erbB-2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状况一样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我们认为本组数据与文献报道相符,指导我们在临床中可以根据C-erbB-2的表达情况评估患者预后,同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有学者认为C-erbB-2过度表达导致细胞逃避免疫监护,使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敏感性降低。本组中浸润性乳腺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56.13%)高于原位癌(50%),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数据显示可以表明C-erbB-2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是否为浸润性生长密切相关,分析考虑C-erbB-2阳性表达者中瘤细胞分裂加快,癌细胞之间的黏附力较小,细胞分化程度差,肿瘤细胞更易扩散、转移。因此C-erbB-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起着一定的作用,为判断乳腺癌侵袭力的指标之一。研究表明,乳腺癌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肿块病理类型是否为浸润性有高度相关性。
目前,对乳腺癌的预后主要是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大小、腋淋巴结有无转移和雌孕激素受体情况做出判断。但临床中仍有一些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能够对这些患者的预后做出判断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指出C-erbB-2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是否绝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类型情况的关系,表明C-erbB-2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检测意义,它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由此也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Nathalie,Quene L,JeanWafflart,et al. The prognosticvalne of C-erbB-2 inprinary breast carcinoma:a study on 942 cases.Breast Cancer and Treatment,1995,35(3):383.
2 Sarahs, Baens, Stephen G,et al. Her-2/nen aneogene express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breast,cancer. Am J of pathology,1990:137:103.
3 Pharoah PD,Day NE,Caldas,et al. Somatic mutation in the p53 gene and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J,Br J Cancer,1999,80(12):1968.
4 赵晶,赵广才,等.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15年远期临床意义分析.肿瘤防治研究临床,2005,32(3):18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