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73-01
面神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使其极易受到损伤。常见的原因有:腮腺肿瘤手术损伤、外伤、面部各种手术等都可损伤面神经导致不同程度的面瘫,引起患者面部肌肉萎缩和颌面部畸形,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于面神经修复仍然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于神经修复及再生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最新研究表明自身神经细胞与周围非神经细胞在神经修复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近年来对于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可以促进大鼠面神经损伤模型中神经的再生。例如:尼莫地平是通过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来促进神经修复的【1】;多胺和氨基胍(一种自由基)也可以促进神经生长,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gangliosid GM1,GM1 )是组成正常细胞膜的基本物质。研究表明,外源性GM1对神经修复作用是通过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来实现的。Wang等【2】研究发现,将大鼠损伤的面神经缝合后,给予NO合成酶抑制剂,发现能够明显减少NO合成酶释放对神经的影响,有利于维持神经周围微环境的稳态[2]。
2 物理疗法 主要包括:电刺激、激光治疗、离子导入、高压氧、被动运动。
2.1 电刺激 目前最为常用的物理疗法。主要分为阴极直流电和脉冲电场电刺激。研究发现电刺激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但具体机制尚不明,并且实验证实经穴位电刺激在效果上要优于单纯电刺激疗法[3]。不过电刺激的时间及强度等,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激光疗法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多利用低能量的CO2激光进行神经的修复,激光的理想参数为100mW- 1. 0 s- 320μm或20mW- 3. 0 s- 32μm,对神经损伤最小而抗张力强度最大【4】。
2.3 离子导入【5】 神经损伤后早期(1~3个月)应用,主要包括维生素导入和碘离子导入等,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4 高压氧 主要是通过迅速改善神经纤维的缺氧状态、缓解水肿、增强吞噬细胞的活力和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等来促进面神经修复的。
2.5 此外还有被动运动作为面神经损伤修复的辅助疗法,主要是表情肌的功能训练。
3 神经修复 传统观点认为神经修复应越早越好,但也有持相反观点,Spector【6】发现延迟修复神经可增加神经束内纤维。目前神经修复的方法主要有:神经吻合术、自体神经移植术、同种异体或异种神经移植术、血管化神经移植、跨面神经交叉移植、面神经与其它颅神经吻合术、神经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
3.1 神经吻合术 主要包括神经端端吻合术及神经端侧吻合术。神经端端吻合术适用于神经缺损小,可直接行端端缝合。端侧吻合适用于神经缺损较大(<3mm时)或二期修复时神经断端难以找到,而不能行端端吻合术者。另外联合局部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要比单纯显微镜下神经吻合更有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
3.2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 当神经缺损较长(>3mm时),难以直接吻合时,则需神经移植术。首选自体耳大神经,当耳大神经被腮腺肿瘤、颅底大肿瘤侵犯或先前手术已被切除时,也可选腓肠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或其它肢体神经作为供体。同时研究发现,用血管化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较单纯的神经移植更优越【7】。因此临床中常用带胸锁乳突肌蒂的耳大神经进行自体神经移植术。
3.3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 为弥补自体神经移植来源有限和给患者造成新的损伤的不足,人们开始应用异体神经和异种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但同种异体神经或异种神经移植术不可避免存在着免疫排斥现象、供体不足等缺点。超低温冷冻、冻干、放疗、酒精处理、脱细胞神经基膜管等许多办法可降低移植物的免疫原性,但没有发现十分理想的方法。
3.4 另外也可采用面神经交叉移植,即用对侧面神经移植来修复面神经损伤。基本原理是用健侧面部的神经能量来刺激瘫痪侧的面神经修复。有作者采用局部面部肌肉瓣转移动态修复面颊部晚期外伤性面瘫取得了良好效果【8】。
3.5 面神经与其它颅神经吻合术 临床上亦常用面—副神经吻合术、面—舌下神经吻合术,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6 非神经组织修复 动脉、静脉肌腱腱管、羊膜管、筋膜管、硬脊膜、小肠、骨骼肌桥接体等都被选择来作为替代物。
4 干细胞移植修复术 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能显著提高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但有研究证实,将干细胞与生物材料相结合的组织工程技术要比单纯干细胞移植术对神经修复的效果好很多。
5 组织工程应用 神经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主要包括:神经导管或支架结构;Schwann细胞;外源性的或由Schwann细胞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细胞外基质,促进神经轴索生长【9】。目前对于人工神经的研究以取得很多进展,可以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的效果【9,10】。闫长祥等【11】应用神经干细胞和自体筋膜修复面神经损伤,结果显示:再生纤维以有髓神经纤维为主,髓鞘板层结构明暗相间,结构清晰,轴浆内细胞器丰富。说明此方法能显著提高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微波变性骨骼肌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中,发现能有效促进面神经修复【12】,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Schwann细胞纯化及大量增殖;有效的血供;面神经不同区段选择何种导管材料等,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6 中医中药治疗 主要为针灸、按摩、推拿,以及主要集中在促进神经修复的复方制剂的应用。
在临床中为了使损伤的面神经能更好的愈合,一般都是上述几种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而非单一治疗。
7 展望 随着细胞分子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神经营养素家族的不断壮大,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方法与方式也越来越多。面神经损伤的治疗肯定会摆脱以往单一、局限的模式,再加上损伤机制的研究深入,我相信完全治愈 面神经损伤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孟 伟 漆松涛 王克万等,预防性应用尼莫地平对面神经损伤大鼠BDNF及GDNF表达的影响。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10):472-474.
[1] Wang J,Ding F,Gu Y,et al.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 cell prolifereation and neurotrophic function of schwann cell in vitro and vivo[J].Brain Res,2009,1262:7-15.
[3] 姜国华,卫 彦,单丽莉等。穴位电刺激对周围性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BDNF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44-46.
[4] 姚一. 面神经损伤的修复[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9,5(1):60- 2.
[5] Deseure KR,Adriaensen HF.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ypesof behavioral variables of non2evokedfacial pain after 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to the rat infraorbital nerve[J]. Comp Med,2002,52:44249
[6] Spector JG,Lee P,Derby A.Rabbit faci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autologous nerve grafts after antecedent injury[J].Laryngoscope,2000,110(4):660-667.
[7] Yeh C,Bowers D,Hadlock T.Effect of FK506 o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facial nerve injury in the rat[J].Arch Facial Plast sury,2007,9(2):333.
[8] 黄渭清,方柏荣,方薛泉等。局部面部肌肉瓣转移动态修复面颊部晚期外伤性面瘫[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7):962.
[9] Evans G R. Challenges to nerve regeneration[J ] . Semi Surg Oncol ,2000 ,19(3) :312 - 318.
[10] Dunnen WF ,Vander Lei B ,Schakeaad JM ,et al . Poly(Dllactide - epsilon - caprolactone) nerve guides perform better than autolo2gous nerve grafts[J ] . Microsurgery ,1996 ,17(7) :348 .
[11] 闫长祥,安沂华,历俊华. 神经干细胞与自体筋膜联合修复家兔面神经损伤[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21-23.
[12] 王辉,高志强,李予鲁等,骨髓间质细胞植入变性骨骼肌修复面神经缺损实验研究,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3);155-157.
作者简介:
裴艳宏,1988- 女,医学硕士生,研究方向:骨骼肌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