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姐问:减肥会导致便秘吗?
结论:减肥会导致功能性便秘。
金磊答:很多人在减肥之前排便情况是正常的,开始节食减肥后就不正常了。主要的原因在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平时缺乏运动、又忽视了足量水分的摄入,引起便秘的发生。
针对这类病人的药方很简单:“4+1”模式:“4”即每日应摄入500克蔬菜、250克水果、250克主食,饮用2000ml水。“1”即运动不少于2小时。特别是老年人,或者同时伴有三高的人群,可以多食凉拌木耳。另外,紫菜、豆芽、草头、豆苗、黄瓜等这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其中的水分不容易被吸收,可使大便变软,产生通便作用。水果的摄入,建议食用香蕉、梨、猕猴桃、山竹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肠的品种。主食里主张食用五谷杂粮,如麦片、山芋、玉米等粗粮。陈小姐出现便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主食摄入的不足,虽然说碳水化合物被视为减肥的大忌,但大便体积的形成却少不了碳水化合物的参与。试问如果工厂没有了原材料又怎么制造产品呢?如果爱美女性不愿接受大米,那请一定不要放弃粗粮。平时再泡上一壶绿茶、菊花或者苦丁,起到清热疏风润肠通便的效果。在运动方面,建议每周少开一天车,每天少坐一站路,多多步行,促进结肠运动,有利于大便排出,减少便秘的发生。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避免便秘的最好方式。(金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荞麦问:人不吃饭能活几天?
结论:一般正常人在不吃饭只喝水的情况下能存活一到两周。
马儿答: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大家总能在网上看到“如果人三天不喝水或者七天不吃饭就会死掉”这样的传言,但也有民间传说,某某高人进入辟谷状态,好几个月不饮不食,事实究竟如何呢?
人类活着就需要消耗能量,即使是在绝对安静的睡眠状态下,每分钟也要消耗1千卡左右的能量。这些能量都由人类体内的ATP直接供应,而这ATP呢,则是由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比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等)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而来。
当一个人刚开始停止进食的时候,首先是肝脏内储存的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来为机体提供能量,三天之后,肝糖原消耗殆尽,这时就需要启用身体内的脂肪组织,在经过一段时间,脂肪耗尽之后,就开始消耗蛋白质了,进一步氧化氨基酸来供能,这一时期主要以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为主,长此以往,人体将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头晕头疼、身体虚弱,再发展下去,体内的器官就会开始出现衰竭,进一步导致死亡。每个个体在完全绝食的状态下能存活的时间都是不定的,取决于特定人的一般健康状态和脂肪储备量,一般来说人在不吃饭只喝水的情况下,应该能存活1到2周左右。
说到不吃饭只喝水,可能会有人联想到辟谷这个神奇的“功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一些绝食表演者似乎可以不吃不喝很多天,但这都是在那些表演者自己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能够长期辟谷的人通常也只是限制了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不可能做到长期完全禁食或禁水。(马儿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鱼翔问:鱼刺卡喉能咳出来吗?
结论:鱼刺卡喉可以轻咳,但无效需就医。
葛荣明答:卡住病人的鱼刺一般分两种,一种很细很软,长度不超过2厘米,大多卡在口咽部或者咽喉部,咽一口水,喉咙就发疼;还有一种是比较粗壮的骨头,戳在食道上,这种痛一刻不停,难以忍受。
当被鱼刺卡牢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置呢?民间有用吞饭团把鱼刺挤下去的说法,这样其实很危险。一旦异物刺破食管壁造成严重的食管穿孔, 随即可能发生的就是纵隔感染;如刺破食道旁的大血管, 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医生建议当被鱼刺卡住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初步确定是否有鱼刺卡喉。患者可试咽唾液几次,进行确定。因为有时进食过快,鱼刺可擦伤黏膜,造成一种鱼刺卡喉的假象,这种情形在临床中较常见。真正鱼刺卡喉的感觉是吞咽时有明显的刺痛,刺痛常持续固定在一个部位,病人能明确指出相应位置,而咽部静止时疼痛不明显。年幼儿童,一般可给予温开水,观察他们吞咽情况。如有鱼刺者,常拒绝饮水,或吞咽时有痛苦表情,甚至反胃、呕吐。如饮水顺利,说明并无鱼刺卡喉。
同时,医生在取鱼刺时,病人应主动配合。咽反射较强的患者,医生会先对其咽喉部喷洒麻药。有时经检查会发现没有鱼刺,而咽喉部疼痛的症状仍很明显,这可能是鱼刺已埋入黏膜而不易被发现,患者可口服消炎药,l-2天后再到医院检查。因为机体的排异反应和咽部运动可将鱼刺推出或变位。如果确实没有鱼刺存在,刺痛感会在1-2天内消失。(葛荣明 上海市同济医院耳鼻咽喉科科主任)
红领巾问:年纪大了,下肢就不利索了,这是为什么?
结论:除了关节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可能让腿“先老”。
刘杰答: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腿脚慢慢开始变得不利索了。说起下肢的疾病,大家对膝关节炎比较熟悉,这的确是最常见的下肢疾病之一,还有一种下肢病也很多见,并且影响老年人的出行,让生活变得不便,那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过此病不像关节炎般让人那么熟悉,有不少患者起初会误以为关节疾病而跑到骨科就诊,其实它是血管发生了病变。
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都会老化。但是如果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就可以让血管老化得慢一点,也完全可以缓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因此,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远离烟草。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加重动脉内膜的硬化,加速粥样斑块的形成。第二、饮食掌控。要做到全面,要求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各种颜色搭配;还要控制量,最好能“常带三分饥”,尤其是晚餐吃个七分饱就可以了。第三、加强锻炼。当然,运动也一定要适合每个人各自的情况,不能一味盲目运动,因为不适宜的运动也会引起身体的损伤。最后,要保暖。保暖很重要,但是热敷要慎重。由于患者下肢发凉,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在秋冬天感觉更加明显,因此保暖很重要,会让患者在温度上有所改善,在保暖的情况下使肢体接近正常的体温就好了。(刘杰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程鹏问:冬天用电热毯、热水袋会使人烫伤吗?
结论:取暖不当可致低温烫伤。
王志勇 郇京宁答:大学生小张在临睡前把加热后的电热饼装入绒布套放进被窝暖脚,次日一觉醒来在起床穿衣时发现脚踝处起了一个水泡。这就是所谓的“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一般指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的热源,造成皮肤的损伤。有研究证明,对人体皮肤造成烫伤的最低温度是44℃。低温烧伤热源温度虽然不是很高,但如果接触时间长,热能可以从表层向深部组织传导,造成皮肤真皮深层甚至皮下深部组织的损害。
低温烫伤一般多见于糖尿病、截瘫、脑血管意外患者以及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异常,对热刺激反应敏感性低,容易低温烫伤。中青年低温烫伤患者多数由于醉酒或劳累过度熟睡时使用取暖设备所致。婴幼儿表达能力欠缺,当遇到马大哈家长,也会造成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后,冷疗是现场处理最有效的方法: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冷疗能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同时还能减轻疼痛。冷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持续时间最好达到20分钟以上,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如果局部有水泡形成或者表皮破溃了,就需要去烧伤专科医院治疗。就诊途中可以用清洁的被单或毛巾外裹创面。切忌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慎用油膏,以免清创困难,同时也不利于热量的散发。更不要涂酱油、“老鼠油”等所谓的土方,不仅对创面毫无益处,更容易导致感染。(王志勇 郇京宁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
馨亚问:为什么一下雨就偏头疼?
结论:下雨时的低气压是偏头痛的诱发原因之一。
马儿答:临床上,头痛可由很多种疾病引起,比如急性起病的脑膜炎、亚急性起病的颅内肿瘤以及慢性起病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等,为明确鉴别疾病种类,需去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但如果头痛多发于下雨天,并有着一定的家族史,那么这就很可能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可达1:4),并且还有着一定的遗传因素。偏头痛的特征是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的发作性头疼,可持续4-72小时,常伴随恶心呕吐,声光刺激均可加重头痛。在其发病的时候,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可导致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等。
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其中可能包括:饮食因素(常摄入红酒、奶酪、巧克力等)、睡眠不足、心理因素(紧张、焦虑、抑郁等)、环境因素(天气变化、海拔变化、气味、强光等)、激素作用(月经来潮时)、药物副作用以及过度疲劳、外伤等等。至于下雨头痛就属于天气因素导致的,下雨可导致低气压,容易导致偏头痛的发生。(马儿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推荐访问:到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