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
Q前天上午到医院去给孩子体格检查,发现孩子左侧乳房的位置里面长了一个硬块。医生说,可能是性早熟!请问1岁多的孩子会发生性早熟吗?
A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性发育现象叫做性早熟。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肿大或有肿块,继而有阴毛和外生殖器的发育。发生性早熟的最小年龄可小到1~2岁。
发生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是体内性激素过多。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外源性激素摄入过多,二是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有些家长给孩子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喜欢给孩子吃“补品”,殊不知蜂王浆,人参,花粉,牛初乳这些补品内含激素,吃多了可引起体内性激素增多;许多宝宝爱吃“洋快餐”,同样可摄入不少的激素。因食物、药物导致的外源性激素增多会引起性器官的发育,属于假性性早熟,在婴幼儿最多见。有些原因不明情况使中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动,致使性激素合成、分泌增多,性器官提前发育,称为特发性或体质性真性性早熟,也较多见。
此外,一些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肿瘤、卵巢肿瘤、畸胎瘤、颅内肿瘤、脑积水、脑炎等也会引起性早熟。
按照你所说的情况,你的宝宝发现乳房有肿块,应带她到医院行乳房B超检查,排除乳房囊肿和纤维腺瘤后要做骨龄测定,拍左手腕部×线片,观察骨龄发育是否超前,然后做盆腔B超观察女孩卵巢及子宫发育情况,必要时要抽血查体内激素水平。
Q我家宝宝从5个月开始流口水。现在已经18个月了。还是经常口水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啊?需要治疗吗?
A婴幼儿时期流涎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在5~6个月大时唾液腺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加上出牙对神经的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流涎明显,而这时宝宝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宝宝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流涎就会减少。一般到2~3岁流口水现象会自然消失。
你的宝宝现在一岁半,生理性流涎仍可存在。当然,有些宝宝流口水可能与疾病有关。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者本已不流涎了,而又再出现流涎,就要注意宝宝有无口腔或咽喉部的炎症、溃疡等,这时常伴发热、烦躁不安、拒食等症状。
有些家长喜欢捏压宝宝的面颊部逗乐,容易造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大量分泌而出现流涎。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炎等),会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吞咽从而流涎。建议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排除病理性因素。生理性流涎无需治疗。
Q宝贝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感冒两次了,花钱花时间不算,宝宝自己也受苦。每次开药都是吃头孢,说头孢吃多了体质也会越吃越差,到底怎么样可以让宝宝增强体质少生病呢?
A婴幼儿因为鼻咽部发育不成熟,鼻腔缺乏鼻毛,鼻咽部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局部抵抗病菌的能力差,加上婴幼儿期机体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所以容易反复感冒。
感冒不一定都是细菌感染所致,病毒、支原体等引起感冒也很常见。头孢菌素是一种抗菌药物,只在有明确的细菌感染的证据时才使用,不可滥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减少宝宝生病的最佳办法是增强体质。应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接触冷空气是提高宝宝耐受性和抵抗力的有效方法;也可以让宝宝去做适度的运动,如体操、游泳等。房间每天早晚都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环境和空气的清洁。注意及时为宝宝增减衣服。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生活应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勤洗脸漱口洗澡,保持宝宝鼻腔、口腔以及全身皮肤的清洁,尤其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饮食方面要注意品种多样化如肉类、鸡蛋、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营养要均衡,同时易于消化吸收,保证宝宝每天有足够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要盲目戒口或偏食。适当给宝宝服用一些保健品(如妈咪爱、合生元等)和多种维生素可增强宝宝体质。应提醒的是:人参、蜂皇浆、花粉等成人补品可能导致性早熟,不适合宝宝服用。此外,进行预防接种(如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等),也是帮助预防感冒和肺炎的好办法。
疾病
Q我家宝宝9个月大,近1周来,不让大人把尿,一把就哭闹,而尿到尿布上却不吭气;是否有尿路感染?有无办法纠正?
A婴幼儿的尿路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排尿时哭闹、尿布有恶臭、夜间原无遗尿者出现遗尿等,有时还可能有血尿。其中以发热和排尿时哭闹症状最为突出(哭闹是因为尿痛)。
你的宝宝自行排尿时没有哭闹,说明他(她)并不是尿痛,可能是把尿的动作令他(她)不舒服了,或者是宝宝没有尿意,又或是困了要睡觉所以抗拒。建议你尝试改变一下把尿的姿势和方法,看是否有帮助。要排除尿路感染,需注意观察宝宝排尿的次数是否增多、每次排尿量是否减少、尿是否有异味、尿液是否变混浊或尿布颜色加深等。因婴幼儿尿路感染症状有时并不明显,最好还是到医院去查验尿常规。
Q我儿子这两天突然老是眨眼,不知是否是老公因他的关系,今早起来后眨得特频繁,比前几天严重多了,很担心是否要去医院呢?还是观察几天?(已和老公说好不再讲他,再眨眼时只当没看见,希望有效)
A小儿爱眨眼并不一定是坏习惯,更多的是由于疾病所致。患有眼部疾病,如眼部炎症(结膜炎、角膜炎等),除了眨眼外常可伴有流泪、畏光、眼睛发红发痒等症状;先天性眼睑内翻和倒睫。可使睫毛倒伏在眼球表面,刺激角膜引起流泪;视力疲劳如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近视、散光等造成眼睛视觉疲劳而引起疲劳性眨眼。去眼科检查一下,眼部疾病不难诊断。除了眼病外,小儿频繁眨眼应警惕“多发性抽动症”。它是因神经锥体外系功能缺陷引发的一种疾病,频繁眨眼是“多发性抽动症”最多见的一种表现,还可以有抽鼻子、歪嘴巴、耸肩膀、点头等多种症状。
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家长粗暴的斥责可使病情愈加严重。此外,缺锌、缺钙及血中铅水平过高也会影响神经功能造成频繁眨眼。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的毛病,父母不应盲目斥责,而应该尽早带孩子上医院查明病因,以便及早、合理治疗。
Q我家孩子最近被查出铅含量偏高,医生建议要一两个月复查一次,为什么?
A铅是一种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体内铅水平过高会对小儿造成很大的危害,如纳差、矮小、贫血、免疫力下降、肥胖甚至高血压等,更重要的是对脑的损害,有的表现为反应迟钝、智力障碍,有的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不能控制,脾气暴躁等。婴幼儿肠胃对铅的吸收率很高,比成人高5~8倍,加上肾脏未能对铅进行有效地排泄,所以铅在婴幼儿体内滞留时间要比成人长,而婴幼儿脏器的防护结构尚未发育完善,难以抵御铅的侵害,故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
孩子最近被查出铅含量偏高,医生建议要一两个月复查一次,说明孩子血铅水平可能还没有严重超标,没有达到需要马上进行处理的情况。如果查出血铅偏高,一定要按医嘱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体内铅的含量,减少铅对孩子的危害。
Q宝宝得了肠炎,我们已经停了奶,医生说如果要喝奶就要喝腹泻奶粉。我想问腹泻奶粉喝了真的不会拉肚子了吗?而且带油的东西还能吃吗?我们也不敢给宝宝吃太多东西,怕她再拉肚子?
A当宝宝得了肠炎,小肠黏膜受损伤,使位于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缺乏,这时,母乳或普通配方奶粉里的主要营养物质——乳糖就难以吸收,还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腹泻。因此,宝宝肠炎腹泻时,应该尽量减少或避免乳糖的摄取。医生会建议换用“腹泻奶粉”。腹泻奶粉并没含有止泻成份,只是在奶粉配方中将乳糖以更容易利用吸收的成份(如葡萄糖聚合物等)来取代,另外有些在蛋白质成份上作调整(如水解蛋白配方、黄豆蛋白配方、酪蛋白配方等)。使营养物质更易吸收,并减轻肠道负担,帮助止泻。
因此,喝腹泻奶粉只是肠炎病人的一种辅助治疗,真正治疗肠炎还是要靠医生用药喔。一般来说肠炎过后乳糖酶完全恢复约需五天时间,所以宝宝止泻后腹泻奶粉还可以多吃一周左右。调整饮食对腹泻的治疗很关键,饮食宜清谈,少量多餐。油腻食物难以吸收和消化,而且是肠道过分润滑,加重腹泻,急性肠炎时应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