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1995年~2014年我国口述档案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时间:2022-11-16 14: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口述档案”逐步引起我国档案学界的重视。学术界围绕“口述档案”的概念、价值、作用、范畴以及口述档案的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探讨。尤其是近十年来,口述档案研究逐步向深层次引申和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从年度分布、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题五个方面,对1995年~2014年我国口述档案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近二十年来的研究状况,探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口述档案;口述历史;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1 文献统计与分析

1.1 文献年度分布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口述”与“档案”为检索词,对1995年~2014年发表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获得644篇文献。经筛选,排除报道、年鉴,以及其他不相关文献,最后得到了文献量226篇。其年度发表量及所占比例,如表1 所示。

表1中,1995年~2005年口述档案研究成果趋于稳定,在2006年和2013年研究成果达到高峰。这表明,近十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后,口述档案研究引起档案学界的关注并成为档案学术的热点之一。

1.2 文献作者分布。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为文献总量的50%。普赖斯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数“m=0.749(nmax)1/2”,其中“nmax”是最高产作者发的论文数。统计显示,最高产的作者是云南大学的赵局建和衡水学院的薛鹤婵,他们的发文量均为7篇,所以“nmax=7,m=1.98”,取临近最大整数2,据此可得知,发表2篇文献的皆为核心作者。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发表2篇为24人,发表3篇为13人,表中只显示部分作者及单位)

由表2进行分析,我国口述档案研究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为126篇,占总文献量226篇的55.8%,核心作者为44人,因此,口述档案研究拥有符合普赖斯定律要求的核心作者群。

226篇文章涉及作者202人,作者独著、合著、合著度,见表3。统计得知,文献合著度为28.8%。在多人合著中,2人合著为主要形式,2人以上合著较少,整体合著度偏低。

1.3 研究机构分布。226篇文献的第一作者,主要分布在各大高校的院系、高校档案馆(室)、图书馆及地方档案馆(室)等机构。研究机构分布,见表4。

由表4可得知研究机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高校院系,发文量达到132篇;地方档案馆(室)和高校档案馆(室)为第二发文机构群,分别发布56篇、28篇;其他少数文献则来自研究院、银行等。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上海大学16篇,云南大学13篇,山东大学4篇。数据显示,档案工作者的发文量占总数的37.2%,档案理论工作者的发文量占总数的58.4%,高校是口述档案研究的主体。

1.4 文献关键词统计。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词汇出现频次的高低,可以间接反映口述档案领域的研究热点。[1]如表5所示。

|Ӟmӭvߎiw۞wm4ky反思。在我国口述档案实体管理研究方面,魏瑚在《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口述档案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档案馆口述档案建档意识不强、档案馆缺乏对口述档案建档的组织保障、 档案馆为口述档案建档的人财物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转变观念,重视对口述档案等边缘档案的收集、加强组织、借助外力等,使得口述档案在档案后保管时代得以更好的发展。”[8]口述档案的形成、积累属于跨学科性质类型的活动,这其中不仅需要档案学的研究,也同时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加以借鉴。[9]因而,研究进程中,需要跨学科交流合作。避免未来档案学界研究口述档案“单兵作战”的局面,也符合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趋势。

4 总结

总体看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口述档案的研究依旧处于理论探讨和介绍阶段,对口述档案概念、价值、属性等的研究虽有成果但仍需深入。口述档案实践工作开展有所起色,不过仍然需要更多档案机构和档案人员的加入。口述档案研究需要学科合作和作者合作,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也需要我们更多地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概括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全海.谈谈“摘要”和“关键词”[J].档案学通讯,2015(3).

[2]王在萍.1999年~2008年口述档案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19).

[3]赵晓,胡立耘.我国口述档案文献研究综述[J].档案学研究,2014(03).

[4]赵局建.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2010(10).

[5]万一芹,洪慧娟.建立口述档案 传承历史文明[J].中国档案,2006(01).

[6][7]王玉龙,付航.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口述历史[J].档案与建设,2013(04).

[8]魏瑚.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J].浙江档案,2006(9).

[9]潘玉民.加快建设口述历史档案资源[J].中国档案,2012(5).

推荐访问:口述 计量 文献 我国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