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档案中介机构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11-16 14:30:07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Ѩky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1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研究文献统计

截至2012年8月1日,在“读秀中文学术搜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大数据库,以“档案中介”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除去会议、报纸、年鉴等文献,及重复发文等情况,共获得有效文献95种。95种文献包括图书报告2种、硕士论文5篇、期刊论文88篇,以期刊论文最多,占95种文献的93%。88篇期刊论文含档案学核心期刊53篇、档案学非核心期刊25篇、其他类学科期刊10篇,以核心期刊论文最多,占95种文献的56%。53篇核心期刊论文中,以《兰台世界》(19篇,占21%)和《浙江档案》(9篇,占10%)载文最多。[1]如图一所示:

我国对档案中介机构的研究,始于1997年并呈平稳增长态势,出现了2000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四个峰点。笔者认为,这种态势不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关,还与档案中介机构研究的两大课题有关:一是“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二是“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2]两大课题的成功开展,既产生了一系列阶段性研究论文和最终的图书报告成果,也催生了更多的研究论文和成果。如图二所示:

2 档案中介机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内容

2.1关于档案中介机构产生条件的研究

有关于“档案中介产生背景、原因、条件和必然性”的文献共17种,通过二、三级标题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词频大于5次的共5类:体制改革(体制变革、职能转变)计15次;市场经济(经济体制、市场需求)计12次;档案事业发展需求(专业化需求、服务要求、大众需求)计11次;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法律认可)计7次;实践(国内实践、国外引入)计5次。藉此,笔者将档案中介机构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为档案中介机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档案中介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党和政府对中介组织作用的重视及已出台的法律规章为档案中介机构提供了法规政策支持。(4)档案事业自身改革与发展和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为档案中介机构提供了动力。(5)国外档案中介机构的介入和国内已有档案中介机构的实践为档案中介机构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2关于档案中介机构定义的研究

有关于“档案中介机构定义、概念和含义”的文献共23种,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三种:

(1)张宝兴认为,是指“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的(这里指有主管部门时期),自收自支,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是直接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个人代办档案事务的社会性服务机构”。[3]——档案行政部门主管,主管部门下属机构。

(2)李辰认为,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接受其监督的档案中介组织,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为服务对象,以档案整理与寄存、档案价值鉴定与评估、档案信息咨询与加工、档案干部培训等为服务内容,直接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代办档案事务的一种行为”。[4]——档案行政部门认定并监督,社会中介组织。

(3)宗培岭认为,是指“介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之间,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及家庭、个人提供各种类型档案业务服务的,享有独立法律地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5]——档案行政部门制定规章和业务指导,独立法人实体。

三种观点分别代表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的定义,从23种涉及定义的文献来看。有9篇文献将中介机构定义为一种独立法人实体,占39.1%;有7篇文献将档案中介机构定义为一种社会中介组织,占30.4%;有3篇文献将档案中介机构定义为行政部门下属单位,占13.1%;有4篇文献为其他角度的定义或综述型的定义,占17.4%。从统计比例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将档案中介机构定义为一种“享有法律地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和法人实体”,这种观点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2.3关于档案中介机构性质的研究

有关于“中介机构性质、特点”的文献共17种,试举五例:(1)张宝兴:“社会服务性、技术知识性、商业经营性”。[6](2)李春宣:“有偿性、专业性、层次性、时效性”。[7](3)宗培岭:“中介性、服务性、营利性、自律性”。[8](4)吴加琪:“独立性、沟通性、专业性、有偿性、公益性”。[9](5)欧其健:“组织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客观性、经济性”。[10]

通过分析,笔者将众多作者的观点归纳为四方面:中介组织性(沟通性、独立性、自律性);社会服务性(公益性);技术知识性(专业性、公正性、客观性);商业经营性(有偿性、盈利性、经济性)。

(1)组织中介性。中介性意味着档案中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不能在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间“脚踏两只船”。

(2)社会服务性。档案中介机构为企业、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档案服务包括档案咨询、档案达标升级、档案整理、档案代理保管、档案设备引进等。

(3)技术知识性。档案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的各项档案业务如技术咨询服务、传授档案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档案价值鉴定等都是建立在对档案信息的加工、利用或是提供档案信息技术服务之上的。因此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具有技术知识性。

(4)商业经营性。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是建立在为客户提供有偿档案服务基础之上的,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供最好的档案服务,获得收益,求得生存和发展。档案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经工商注册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有法人、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经营范围、有企业行为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具有商业经营性。

2.4关于档案中介机构类型的研究

有关于“档案中介机构类型、种类”的文献共21种文献,研究角度不同则分类亦不同,以宗培岭划分方式为例,如图三所示。[11]

按生成途径来看,郑金月认为还存在第三类,即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类,档案中介机构既依靠行政权力,又采用市场运作。这种类型的实践过程中实际上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设的 “三产”机构。[12]

此外,有研究者将档案中介机构划分为非赢利性和赢利性两类,赢利性的如档案咨询服务机构、档案事务所、档案寄存服务机构等,非赢利性的主要指档案学会。[13]类似的如有研究者将档案中介机构划分为事业性和商业性两类。综合来看,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类型的划分,离不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档案中介机构的类型将更加明确和细化。

2.5关于档案中介机构业务范围及功能研究

有关于“档案中介机构业务范围”的文献共18种,通过对18种不同时间段文献内容的分析,笔者将档案中介机构业务范围的完善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中介机构的功能也逐步拓展和完善,其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

(1)改革功能——为政府和企业机构消肿,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排忧解难,拾遗补缺。档案中介机构的出现既是改革的产物,又是促进改革的一种力量与机制。

(2)沟通功能——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弥补信息市场主体与客体相对缺位的状况。既可以使政府部门更好的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档案服务利用,又可以使政府部门更好的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

(3)效益功能——主要是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档案中介机构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服务社会,讲究的是社会效益。伴随着享有独立法人实体地位的档案中介机构的出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一方面可减少大量重复投入,另一方面也为中介机构创造了经济效益。[14]

(4)促进功能——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培养和吸纳更多的档案专业人才。如档案学专业的大量毕业生、档案工作领域的离退休档案专家及职能转变过程中退岗的大量档案工作人员,都为档案中介机构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库,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一系列人才,无疑是对档案中介机构的建设与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15]

注释:

[1] 本文所指档案学核心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所录9种档案学期刊。

[2] “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课题:1996—1998年由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上海市闸北区档案局和浦东新区档案馆承担,1999年以《档案中介机构研究》为书名公开出版。“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03—2005年由深圳市档案局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联合承担,2006年以《档案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书名公开出版。

[3] 上海市档案局.档案中介机构研究[M].1999(12):71.

[4] 李辰.全国档案中介服务发展概述[J].中国档案,2004,(10).

[5] 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J].浙江档案,2005(7)

[6] 上海市档案局.档案中介机构研究[M].1999(12)72.

[7] 上海市档案局.档案中介机构研究[M].1999.(12):74-75.

[8] 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J].浙江档案,2005,(7)10-12.

[9] 吴加琪.档案中介机构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兰台世界,2008,(2):34-35

[10] 欧其健.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6:13.

[11] 宗培岭.档案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分析[J].浙江档案,2005,(9).

[12] 郑金月.论档案中介机构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互动关系[J].浙江档案,2007,(1).

[13] 李华莹.档案中介机构设立的利益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0,(11).

[14] 宗培岭.档案中介机构的社会定位[J].浙江档案,2005,(7).

[15] 詹灵仙.发展档案中介企业可行性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2008,(4).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理论研究 中介机构 综述 我国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