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近30年我国综合档案馆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时间:2022-11-16 15:10:0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_|m5发言权的作者的集合。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数应不小于N(N=0.749* (ηmax)1/2 ,其中ηmax表示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本次统计中,最高单人发文量为5篇,据此可得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为1.68(篇),取近似值2(篇),于是发文2篇(含)以上的作者即为近30年来综合档案馆研究的核心作者,共计22人。其中发文最多的属开封市档案局吴雁平,为5篇,发文4篇的有1人,发文3篇的有1人,发文2篇的共19人。所有核心作者共发文50篇,占论文总数的18.73%,低于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发文量应超过所有作者发文量20%的要求,说明综合档案馆研究至今仍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2.3主题分布。研究论文主题分布是对该研究题材的关注方向和作者的研究兴趣的了解,通过主题分析,能够发现业界对该主题的重视程度并探视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总结经验,明确之后的研究方向。根据涉及的主要内容,我们将267篇论文的主题大体划分为综合档案馆基础理论、综合档案馆业务、综合档案馆行政事务、综合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综合档案馆服务及其他等共6类(主题之间有交叉,具体如表1)。从表1可知:

(1)有关综合档案馆基础理论的论文有48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7.98%。研究内容主要含括综合档案馆的定义、功能、定位及与其他档案馆的关系等方面。基础理论研究是综合档案馆发展的前提,对于科学认识综合档案馆及其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主题研究论文在论文总量中较高的比例,反映了研究者对综合档案馆的含义、功能等基础概念的重视。

(2)关于综合档案馆业务的研究论文为75篇,约占论文总数的28.09%,主要涉及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整理、分类、保管及数字化等。综合档案馆的业务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依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综合档案馆的服务能力,决定着用户对综合档案馆的利用与评价。因此,业务研究始终是综合档案馆研究的重点。

(3)专门讨论综合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论文有78篇,占论文总数的29.21%,这反映出综合档案馆建设与发展在综合档案馆研究中受重视的程度最高。其研究内容主要有综合档案馆的特色建设、科学发展,综合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业务建设等。

(4)对综合档案馆服务研究的论文共有30篇,占论文总数的11.24%。近年来,随着对综合档案馆性质、职能认识的深化,要求综合档案馆实现由管理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情势下,业界对综合档案馆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如何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等问题的探索日渐增多。由于这些问题是近些年来才凸显出来的,其研究还相对薄弱,但有理由相信,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进步和档案馆转型的持续推进,对综合档案馆服务的研究将逐步成为档案业界的新热点。

2.4 期刊分布。论文期刊分布有利于人们掌握论文的刊载分布特点,某种程度上表征出文章的研究水平和质量,将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文献参考和评价依据。经统计,近30年档案学核心期刊[3]刊载有关综合档案馆的研究论文共137篇,约占论文总数的51.31%。其中,居于首位的《中国档案》载文21篇,占论文总数的7.87%;《兰台世界》与《浙江档案》并列第二,为18篇,占论文总数的6.74%;《档案管理》取得第三的位置,为17篇,占论文总数的6.37%;其他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载文总计63篇,占总数的23.60%。除此之外,档案学类非核心期刊刊载的综合档案馆研究的论文48篇,占总数的17.98%(表2)。显然,在综合档案馆研究中,其论文受档案学核心期刊的关注度较高,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区载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3。据此可得综合档案馆研究的核心区期刊载文数应为267/3=89篇。从表3我们看出,核心区期刊数应为4,分别为《中国档案》、《兰台世界》、《浙江档案》与《档案管理》。四种刊物中排在最后的《档案管理》为双月刊,前三者皆为月刊(《兰台世界》后相继改为半月刊、旬刊),这些刊物周期短、发文量大,使得同为双月刊、在档案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虽然载文量在10篇以上,也未能进入核心期刊区,印证了布拉德福定律只能反映文献数量分布规律不能揭示文章质量的缺陷。

2.5 单位及系统分布。总体来说,我国综合档案馆研究受到公共档案馆、机关档案室、高校(含高校档案馆室、行政部门及教学单位)、研究院所(中心)及其他单位的广泛关注。在本次统计所涉的267篇论文中,明确标注作者单位的为237篇,作者单位不详的有30篇。在所有单位中,公共档案馆、机关档案室的发文位居榜首,达138篇,占论文总数的51.69%;其次是高校作者,发文68篇,占综合档案馆研究的25.47%。研究院所(中心)及其他单位共31篇,占总发文数的11.61%(表3)。(下转第48页)(上接第31页)这表明我国综合档案馆的研究主要来自档案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能第一时间感知国家档案政策变化及社会需求对综合档案馆发展的影响,同时又有充分的条件对综合档案馆的相关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因而成果丰富。虽然高校作者的研究成果也很可观,但只及档案馆(室)等实务部门的一半,可见,高校档案教学机构与管理部门要想为综合档案馆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还应强化对综合档案馆的关注和跟踪力度。

3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综合档案馆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成果数量不断增多,研究规模与范围在不断拓展。但仍然存在研究论文的年度、期刊、作者、单位分布不均,合作率低、研究主体分散等问题。此外,综合档案馆研究的主题内客、观点重复较多,且存在失衡现象,对综合档案馆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偏少,有分量、有深度的重要文章不多,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明,鲁志翔.近十年国内关于马尔库塞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

[2]江向东,傅文奇.十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8,26(4).

[3]戴龙基,蔡蓉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周卫玲,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务技术系2010级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康蠡,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务技术系教师,王先发,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务技术系教师。

推荐访问:档案馆 统计分析 我国 研究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