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检察档案编研是检察机关档案室主动提供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使档案的潜在价值转为实用价值进而为检察业务服务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刻分析检察档案编研特点基础上,从三方面对检察档案重要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检察;档案编研;特点;作用
众所周知,档案是原始记录,多为孤本,价值珍贵,在提供利用中,一般只用于馆(室)内借阅。如何使档案更加广泛而生动地为更多的利用者提供服务,同时也为了保护档案的原件,这就需要对档案史料进行研究。通常所说的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就是根据档案内容综合编写参考资料,撰写文章、专著,并编辑、公布、出版档案史料,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
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档案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是为社会服务的直接手段,是体现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档案编研则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的一种高层次的深度开发利用方式。那么检察档案编研的特点及在检察工作中作用如何?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检察档案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
1.检察档案编研工作的定义
检察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以检察机关档案室保存的检察档案为对象,以满足检察业务需要为目的,在对检察业务及检察档案信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汇编档案文件汇集和编写档案参考资料为成果形式的一项专门工作。
2.检察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特点
2.1编研工作的目的就是为检察业务工作服务
开展检察档案编研工作的目的就是满足本单位各部门及各位干警利用档案的需要,为现实检察业务工作提供系统完整的档案信息,充分体现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进一步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为检察事业增光添彩。
2.2编研工作针对性强
由于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决定检察档案的特殊性,在选材方面不但要政治上正确、史料上真实、内容上翔实而且只能在本院库藏档案资料中选择,同时还得围绕院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安排、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编研课题。这样才能使档案编研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而编研成果也能准确反映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满足检察业务的发展需要。
2.3编研工作主动性强,实用价值高
通过对检察档案的编研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系统、广泛地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更为直接地为检察业务服务。检察档案编研成果的系统、准确、条理性强等优点使档案的潜在价值转为实用价值变得快捷有效,达到社会效果也会更佳。如《检察年鉴》是一种高密度大容量的知识和资料的信息载体,主要通过对检察机关在过去一年里所产生的大量档案、资料等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最后以高度密集的方式将各种信息汇集成册的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资料性工具书。
2.4编研工作多元化
首先是编研技术的多元化,由以前纯手工方式逐渐向现代化过渡,编研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化管理;其次是编研业务组合的多元化,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各部门力量把档案编研工作与档案目标升级、档案基础工作、数字化档案室建设等结合起来;再次是编研成果的多元化,为了提高检察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丰富编研成果的内容、增强档案编研成果的使用效果,将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或者多媒体的编研成果。
3.检察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作用
3.1检察档案的编研能更加积极、广泛、有效地开发利用原始档案,并为档案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几年来,我们通过汇编《档案规章制度汇编》,对档案形成、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进行汇集,进一步提高了检察干警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从而提高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档案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进步。如我们编研的《业务基础数据汇编》,应用表格和折线图通过汇总历年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反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检察、控告申诉举报、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检察宣传等业务数字来反映检察活动的概貌,也为领导讲话、会议文件、计划总结的起草提供分析、综合的依据和参考,并利用数据纵向间的比较变化来探索检察工作规律、进行各种法制教育,也可供检察史研究、编写检察志等提供数字参考。其他诸如《全宗介绍》、《大事记》、《组织沿革》等编研材料,可以使利用者不必翻阅大量档案而能满足某一专门问题的需要,并为深入研究提供系统准确的资料。如在编写《天台县志?检察篇》时,上述编研材料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编写效率。总之,通过对编研成果的提供利用,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使各部门对检察档案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反过来会更加重视和支持检察档案工作的开展,从而形成了档案工作与检察业务之间的良性循环。
3.2检察档案的编研能从以往的事例中归纳、总结,学习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促进检察干警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司法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确保司法公正、公开、透明提出更高标准,也对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公正执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案例选编》和《调研文章汇编》正是就此应运而生的两部编研成果。
《案例选编》回顾总结了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刑事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由小到大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它以具体的、特别是对案件的定性和法律的适用等方面存在的分歧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察微析疑,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指导办案实践。近年各部门办案人员处理某些疑难案件而又缺乏经验时,就是通过查阅同类型案件的档案,进行举一反三,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调研文章汇编》旨在以调研促业务。调研工作是围绕检察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和上级检察院工作部署的情况而开展,主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措施和建议,并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预测和探讨,从而形成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检察工作的要求,直接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办案服务。
3.3检察档案的编研既为检察业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又为社会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提供服务
如《检察年鉴》是一种高密度大容量的知识和资料的信息载体,主要通过对检察机关在过去一年里所产生的大量档案、资料等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最后以高度密集的方式将各种信息汇集成册的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资料性工具书。一般包括特载(全年主要工作概况)、重大活动的图片、照片、领导重要讲话、专业工作概况(按职能部门介绍)、重要文件选编、重要文件索引、调研活动选编、大事记、案例选编、业务统计资料、光荣榜、主要内设机构和领导人名单等,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一年来检察机关的工作概貌,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既可以减少或避免对检察档案原件的重复利用所造成的磨损,有利于档案寿命的延长;利用者又可以不必去翻阅分散的大批档案,就能满足一定的利用需要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检察事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档案的编研,更应围绕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做综合分析工作,总结新经验,编研新资料,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由于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决定检察档案的特殊性,在检察档案的编研选材上除了要求政治上正确、史料上真实、内容上翔实、体例上系统外,更要注意正确处理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笔者认为,保存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如果长期把档案禁锢起来不使用,就失去了保存档案的意义。所以在编研时应谨慎审查档案内容,既要注意检察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又要注意保密原则。只有保密和利用的关系处理好,才能更好地发挥检察档案的作用,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