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校企共建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1-17 16:35:0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vi)vvvvvvvvvvv学习与训练;形成本专业的全新人才培养定位、课程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设备与项目等。其方向侧重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2)产教融合实践的路径与模式上实现突破。重点开展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校企共同投资实训设备,建成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实训基地;组建产教联盟,联盟将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相关力量,共同致力于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以及行业、企业设备转型升级的发展等工作。通过以上重点工作的开展,形成和提炼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新模式。

(3) 促进行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方法的创新与突破。研究如何利用校企共建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面向行业社会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向行业社会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功能,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利用职业院校的人才优势与设备优势助推企业、行业发展的新突破。

5 结论

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从感观上让学生体验了工业机器人在智能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参与生产实训的积极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其次,学生结合实际的生产任务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操作,让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升了机器人操作的技能水平。最后,企业化的实践训练能更好培养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的标准性、规范性、纪律性和安全责任意识,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施祝斌.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2] 程有娥,林海春.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完善工学交替育人模式[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 蔣文胜,杨祖宪,唐述荣,等.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利用的探讨[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 杜世禄.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

[5] 徐生明,罗来兴.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职机电类专业教育的契合研究[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5(4).

[6] 黎刚.高职院校与企业技术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6).

[7]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1-10].http://61.164.87.131:8080/web/index.aspx.

[8] 鲁昕.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R/OL].[2011-6-8].http://wenku.baidu.com.

[9] 徐生明, 吴晖彤,  罗来兴.  “专业+名企+校中厂”共育高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4).

[10]  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EB/OL].http:///10462/10883/11066/2015/10/31/10357351.shtml.

[11]魏家坚.“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校企合作”[J/OL].http:///show.php.

推荐访问:共建 实践 校企 智能 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