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虚拟世界与技术寡头:互联网伦理三人谈

时间:2022-11-18 12: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刘斯奋:目前,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对此,我们文化人采取什么态度去迎接它的到来?是拒绝它呢还是接受它呢?是拥抱它呢还是背过脸去呢?实际上,我觉得现在文化人的态度,不见得那么统一。很多人实际上根本还没有领悟到互联网作为颠覆性的一种工具,对整个社会的重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跟工业文明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互联网文明,我觉得要提到这么一个高度来认识。两个文明转化,确实有很多话题可以谈。回顾当年,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古国,中国人对工业文明的到来缺乏思想准备,一下子给抛到世界的底端了,给人家踩到脚下去了。那么,现在一个新的文明到来,确实要吸取这种教训了。文化人也是这样,由于我们这个文明已经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程度,确实有很多美妙的东西,但也有相当部分其实已经腐烂,但他们却感觉不到,一味抱残守缺,于是,在面临工业文明冲击的时候,整个士大夫阶层,一下子给瓦解了。而新的一批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人,上来了。那么现在又来一次,会出现什么情况?也许我们中国的工业文明,远远不像农业文明发展得那么充分,那么成熟,那么精致,因此我们的包袱反而就比当年的士大夫轻多了。我们这一代的知识精英,文化人,反而可能容易接受这个新的文明。连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人都有兴趣谈论这个问题,就是一个证明。我想,西方工业文明很发达的国家,如欧洲的一些老牌工业国,他们那里的知识分子,就不一定这么容易,他们恐怕还是思想有障碍。据说,这个什么手机、互联网的东西,欧洲大陆有些国家的知识分子,是根本不用的,他们还是愿意按照他们原来那套生活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方式。然而,说我们相对容易接受,也不是说它在我们这里不存在什么问题了。我就想到一些问题,比如个人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颠覆。现在是精英话语权丧失,民间话语上来了,那么,在众声喧哗,真伪杂陈状况下,往往让人难以分辨,无所适从。这样一种状态,我想是不能够持久的,最后还要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建构一种新的伦理。

刘斯翰:这个互联网时代,如果从马克思的历史观来看的话,它是跟过去的时代根本不同的。过去的时代都是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作为主导的,而互联网时代,是以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作为主导,这是非常大的不同,是一种质的区别。所以,依我看,以解决物质生活的需要为主导的以往的文明,包括它最根本的价值理念等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乃至于被颠覆。互联网带来的文化上的根本变化,我想至少有三点。一是教育模式的改变,二是个人天赋的爆发,还有就是自媒体。它们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互联网最根本的概念,它就是一张渔网,每个人就是渔网上的一个结。整个社会就是这么一个网状结构,所以它是平等的,没有层级。这种平等,是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由于这种平等,它就消解了权威性。那为什么它会消解权威性呢?是因为个人天赋的解放。因为在互联网上,知识和资讯的传播,或者说获得,是没有屏障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没有屏障的,人人都可以取得,可以传播。那他就会根据他自己的兴趣,一般来说,他有兴趣的东西,他兴趣特别浓厚的东西,都是让他的天赋得以发挥的东西。所以,他凭他的兴趣,在互联网上获得知识,获得资讯,然后他就凭借他的个人天赋,进行创造。那出来这个东西,就是他的生命全体最有价值的部分,同时也是带有个性的部分。这样一种个人天赋的广泛出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是只有一小部分天才,现在呢,似乎人人都是天才,当然现在天才的标准也不一样了。所以这就是一种平等,就是对权威的消解。互联网的伦理,我理解,它就是一个平等、一个自由,还有一个博爱,它是真正的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我觉得是这样。平等我刚才说过了。自由,主要就是话语权的自由。话语权也就是发表个人思想的权利。民间话语可以得到一种无障碍的发展,这就是自由了。博爱,就是它的分享性、共享性。这几个东西,在过去就只是一种理想,在实际生活里有很多障碍。这些障碍,在互联网时代都将被消除。

谭运长:我们说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工具,对于人类生活,带来了几乎是全方位的改变。这些改变,都是由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互联网的社会组织结构,其基本形态,就是你前面讲到的,一张渔网上面一个一个的结,就是网状结构,这和之前的层级社会不一样。我们以前,比如农业文明时代,那是科层组织,从天子到下面,是个金字塔的结构。工业社会里面呢,它是一个相对比较集中的社会结构,像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管理,严格分工,分门别类,有许多的边界和壁垒。那种严格分工的组织形式,有管理、有控制。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由权威性的专家在每一个领域里面发挥作用,而形成的。但现在的社会结构形态:网状结构,就没有层级,也没有壁垒,这个是最本质的,所有的变化都是源于这里。这种网状社会的基本形态,是怎么来的呢?大概就在于当时美国人所制订的那个网络传输与控制协议,互联网的文化,就是由这个协议所决定的。其实互联网技术并不是说必然走向如此,当时法国就搞了个国家网,最后失败了,它就不是现在这种互联网文化。就是由于这样一个协议,由于它的平等化,互联网得以像病毒一样迅速地传播、扩展,这么快地成为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网络传输与控制协议,所有的计算机平台都内置这个协议了,你要使用互联网,你要成为一个网民,你就先接受他这个条款。这就等于是上帝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普遍人性一样,这个美国人将协议植入到每一个机器里面去了。这个东西,就决定了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征。当然,他这个协议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它是符合人机模式的本质和规律的。现在说到的许多问题,比如说壁垒的消失,人和人的差异被抹平,各种权利边界的模糊或打破,当然了,这说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社会。我们讲未来肯定是多元化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样可以恪守某种特别的生活,就像我们一些特别保守的人,在工业社会里,一样可以恪守农业社会的生存模式一样。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宗教的边界几乎也要被抹平了,但也一定还会有虔诚的宗教信徒,而且,作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拨,宗教还可能趋向于狂热。但是就互联网网民的主流来说,一切打上特殊烙印,划定了严格边界的东西,他的宗教也好,他的传统也好,他的各种生活习俗也好,都可能会给抹平。

推荐访问:互联网 寡头 伦理 虚拟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