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熵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快递业市场分析

时间:2022-11-19 14: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我国的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利润丰厚、潜力巨大的行业。本文运用熵理论中基熵原理、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测不准原理的三个基本原理,探讨他们在中国快递业市场分析中的运用,探求中国快递企业市场竞争新思路。

[关键词] 熵理论 快递 市场分析

我国的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利润丰厚、潜力巨大的行业。近几年国内快递业每年以30%增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物流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亿元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剧和加入WTO物流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国内快递行业格局的打破,国外快递企业大举扩张,我国快递业出现了国营、外资、民营等多经济主体、多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外国“列强”资金雄厚,硬件条件优越,品牌优势显著;国营“巨头”网络完善,背景深厚;而民营快递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这场竞争中的生力军。

由此可见,我国快递行业市场的竞争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包括了不同的活动主体和不同层面的竞争内容。所以应用熵理论来进行分析,也许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一、熵理论综述

1.国内外研究综述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在《热之唯动说》一书中首次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熵,这标志着熵概念的正式诞生。但此时的熵理论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热力学领域。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在美国的出现, 熵理论以“信息熵”的形式蔓延到非热力学领域。经过麦克斯韦、波尔兹曼、杰尼斯、维纳、申农、普里高津等人的努力和研究, 熵的泛化应用迅速在经济、城市规划、决策分析、人工智能以及哲学等方面展开。

1923年科学家普兰克首次将“熵”引入中国, 随后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熵理论的研究学者, 很多的学者开始尝试着把这概念用在管理学的研究中, 很多的学者将熵应用在企业的知识管理、品牌扩散和企业效益评价等领域中,但是将熵应用在竞争态势和战略分析中的并不多见。王维将熵应用于企业竞争理念研究,朱帮助将熵应用在虚拟企业的伙伴选择研究中。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尝试用熵理论来分析我国快递市场的竞争态势。

2.熵思想概述

熵是一个广延量,是微观态数大小、分子运动混乱程度的度量,这就是熵的统计意义。从通俗的意义上来理解, 熵的含义就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对于任何一个系统的熵都遵循以下原理。

(1)基熵原理

任何事物本身都有基熵, 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措施都不可能使其熵值低于基熵。基熵的存在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随机状态, 这种状态是绝对的, 而确定的规律性的状态都是相对的。

(2)熵增原理与最大熵原理

熵增原理是指一个封闭系统的熵会自动增加到最大熵状态并且稳定在最大熵状态, 也就是说任何物质系统总是在约束条件下争取或者呈现最大自由权状态, 最终导致系统达到在约束条件允许情况下的最混乱,最复杂、最丰富的状态。最大熵状态虽然稳定,但是因为这时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所以系统的效率并不高。要想提高系统的效率就需要降低系统的熵值, 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具体方法有: 对系统增加新约束和调整系统的构成要素、从外界吸收负熵流等。

(3)测不准原理

与熵理论相联系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是原子量子理论和光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具体内容为: 对于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 , 其动量P和对应的坐标l不可能同时进行准确的测量。如以下公式所示:△P3*△l≥h。

其中,△P为粒子的动量参数误差,△l为粒子的位置参数误差,h为普朗克常数。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得,即△P和△l不可能同时“→0”。动量分量测得越准确(△P→0),坐标就越不准(△l越大),是一个随机参量, 反之亦然。

二、基于基熵原理的市场竞争主体能力域分析

任何系统都有一个基熵,而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域。这里的能力域不仅仅是指企业的业务领域和范围,还包括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所在。由于每一类企业在发展历程和能力的积累方面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企业的核心业务领域有所不同。同时,每一个企业的业务能力和领域有一定的惯性,要想让他们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需要对能力域进行管理。

在这种快递业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竞争势力都在大举的攻城略地。但是因为他们在经营能力和业务范围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能力域。

1.现有市场主体的能力域

在我国的快递市场中,现有的竞争主体主要有以下三类:外资快递企业、中国邮政、和国内其他快递企业。

外资快递企业主要是以DHL,TNT,UPS,FedEx四大巨头为代表的跨国性快递企业。外资物流企业大部分是跟随着他们的客户来到中国,主要是将中国的货物运外海外,并将海外的商品运抵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资快递业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的海外网络。

在中国境内现有的快递企业中,中国邮政无论从历史、规模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把交椅。邮政快递业务(EMS)是中国邮政产业中最快捷的信息和实物传递方式,其收入已经占中国邮政总收入的12%,是邮政的传统业务中唯一盈利的业务。中国邮政在国内快递中建立了318个城市快递邮件的查询和跟踪系统,占据了国内快递业务的7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上,中国邮政大概仅仅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在服务的质量和业务类型方面中国邮政主要承揽文件类和一般物品类的快递,而对于精细快递和特殊要求的快递大部分由外资企业来承揽。

在我国的快递市场上,除了中国邮政之外,一些从传统的运输业或者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国有物流企业如中铁快运,中外运还有民航快递等也是值得关注的国有快递企业。他们因为拥有巨大网络优势,在我国的区域快递市场上也拥有很大的市行份额。但是这些快递企业因为是从传统的物流企业转型而来,所以在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在新兴的同城快递等市场领域涉足甚少,在业务类型上仍以物品的快递和城际以及区域的快递为主。

民营快递每年的业务量以60%~120% 的速度递增,一大批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如东方万邦、宅急送、申通、大田等都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目前我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上万家,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之众,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业务也主要集中在同城快递领域。

2.快递企业能力域分析

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的业务交叉领域,其中,中国邮政和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主要发生在海外网络的快递竞争中,而民营企业通过价格的竞争在城际快递中和中国邮政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中国快递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交叉业务领域相对比较少,主要在国内的区域间的快递业务。

区域Ⅲ:U3=A∩B∩C

这部分是这三种市场主体都很关心和重视的领域,就是在高端的快递业市场服务领域中,三家都不惜花费重金,夺取市场。

三、 基于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的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根据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 要想保持物流市场竞争的有序和高效性,就要一方面通过在各自独特的细分市场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在交叉的细分市场中减少熵值,实现有序的高效健康的市场发展模式。在以上的三类区域中,U1区域是熵最高的区域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在这部分的领域中,每一类型的企业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U3区域是整体市场中熵最小的一部分区域,这里的竞争是最能够代表市场竞争制高点的一部分市场细分。在这一部分的竞争中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竞合”方式,实现双赢互利,进一步的降低熵值,保证高效顺畅的运行。而在U2的区域是有部分企业交叉的市场,而这部分的市场往往是竞争最为激烈和能够直接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的区域。所以建议我国的快递企业应当采取合纵连横的市场策略。

1.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从割据走向统一强盛时采取的策略, 通过几国的合纵或连横, 联合实力, 与自己强大的对手相抗衡。所谓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在当今的企业竞争中, 合纵连横策略也频频被企业所用, 成为企业借助外部力量的一种手法。

2.合纵连横战略

所谓连横,就是指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自身在不同细分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与相关强势企业建立业务联系、战略联盟、并购等手法, 与外部企业建立灵活的联系方式, 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和市场取胜机会。现在比较典型的连横方式是网络互补性的连横。

当然快递企业可以通过合纵的方式,将众多的相同业务类型的中小快递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合纵战略可以实现小企业的集成发展,典型的合纵方式可以包括联盟和虚拟经营。

资料来源:国家邮政局网站《2004年业务发展》,.cn/qkpdf/scxd/scxd200727/scxd20072788-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市场分析 中国 视角 快递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