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2-11-20 14: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以淮阴工学院图书馆为例,论述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实践。通过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管理,发挥图书馆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 淮阴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209-02

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时代,用户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方式、对服务的期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适时进行服务策略的调整,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全面的服务创新,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秉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训,努力培养应用性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淮阴工学院图书馆大力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管理探索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实践新途径,努力发挥图书馆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积极充当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角色。

1 加强资源建设,创新服务内容

淮阴工学院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的水平评估。在迎接评估过程中,淮阴工学院大力开展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为全校师生和社会企业的读者提供创新优质的服务。目前,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3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600余种、中外文报纸100多种;馆藏随书光盘及其它非书资料5万余件、电子图书87万册、电子期刊近2万种;购置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Springer-Link、人大复印资料、IEEE/IEL、ACS、ASME、CSSCI文献数据库等27个正式数据库。

为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以数字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复合图书馆转变,淮阴工学院图书馆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和创新服务内容:一是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设了核心期刊查询系统、凹土特色资源数据库、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等4个数据库。其中的凹土特色资源数据库是直接对口服务于“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和本地众多凹土资源利用企业研发人员的中外文信息资源库,在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产学研结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与信息保障的能力。通过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单位合作,搭建了服务全院师生的文献传递保障平台;通过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JALIS),参与省内高校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通过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等方式开展CA、EI等大型数据库查询服务,保障教学科研的需求。三是强化信息导航,对网上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归集和筛选,帮助读者以最便捷的方式,准确地获取各自所需的知识信息。提高网站内容的实用性和更新的及时性,加强读者与网站、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理解和支持。

2 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服务观念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图书馆工作成效的显现,源自于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殖。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开展竞赛,促进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与业务能力的进步;通过加强与兄弟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促进队伍建设、营造学术氛围。2010年图书馆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建明教授所作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若干问题”学术报告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数字图书馆范式的演变”、“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特点与服务内容”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阐述,系统分析了数字化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体系特征以及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对于提升图书馆员的人文素质和业务水平、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促进淮安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的是一批具有现代思维、现代情报意识、现代知识结构的人才,应具备献身图书馆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的服务观念。借助现代化的服务手段,结合本校读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必须从单纯依靠自有文献提供的基础服务转化到借助于网络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上来。高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检索与传递服务不再是众多读者唯一需求的关键性服务,读者更为关注的是从大量的信息中捕获和分析出解决他们问题的信息内容,并能提供将这些信息融合和重组的相应知识或解决方案,即需要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服务——知识服务。因此,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的必然转变,也标志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 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方式

信息服务方式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具体方式。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看,信息服务方式大致分三种:由单一型到综合型再到智能型和自我服务型。信息服务方式的创新就是要在适当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前提下,实现服务方式的智能型和自我服务型,也就是说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将实现由文献的提供到知识提供的转化。由于信息加工的知识化,智能化和完备的检索系统的建立,使图书馆能够为读者用户一次提供所需的某一主题的论文目录和著作的全文,照片,图像,声音等各种知识信息,由信息的多次满足转变为一次满足。图书馆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既要充分利用一次文献,也要保持其善于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更要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传递信息迅速便捷的优势,全方位地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通过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组网技术构建图书馆局域网,局域网再通过校园网无缝接入互联网。各分馆和资料室通过校园网千兆与主干网互连,百兆带宽交换到桌面。图书馆建有三个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总量达450台规模,并通过无线AP覆盖整个图书馆,方便读者自由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使用汇文系统,采访、加工、编目、典藏、流通、统计等业务环节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图书馆对院系资料室进行业务指导,将之纳入到汇文系统,较好地整合了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周开放时间达90小时以上,数字资源和OPAC系统全天候24小时开放。近三年来,图书馆阅览室共接待读者63万余人次,借出图书149.8万余册次,主页被访问107万余次,文章被点击58万余次,科技查新及检索课题224项,磁带光盘借阅2.4万盒次,主要数据库下载量84万多篇。

4 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服务管理

创新图书馆服务管理就是根据图书馆服务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与服务创新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网络系统管理的创新,通过优化图书馆业务职能部门和工作流程,建立一套应用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符合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来支持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活动。

淮阴工学院图书馆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推动服务管理创新,用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用制度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图书馆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制度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出台一系列创新服务管理的制度:“图书馆公开承诺”、“图书馆外借证管理规定”、“淮阴工学院文献信息服务学科联系人制度”等。“图书馆公开承诺”要求图书馆馆员自觉做到以“读者满意不满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和服务;按照“图书馆外借证管理规定”为淮安市的淮钢集团,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优惠办理企业集体借书证,此举既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层次,又支持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淮阴工学院文献信息服务学科联系人制度”具体做法是为全校所有教学系、部配备学科联系人,深化服务加强与各学科教学、科研工作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图书馆的服务更直接、更有针对性,使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得最新的文献信息。另外,图书馆还逐步探索民主决策的新机制,设立群众意见箱,定期开展读者民意调查活动,广泛征求读者和员工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汇集各方面的智慧,谋划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高凡,赵颖海.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与理念创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徐春丽.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8):45-46.

[4]宋冰生.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9(5):1-3.

[5]蔡丽萍.高校图书馆30年的观念变革与实践创新[J].新世纪图书馆,2009(6):89-91.

[6]初秀丽.关于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创新的思考[J].时代文学,2008(12):79-80.

推荐访问:数字化 图书馆 实践 高校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