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当“一带一路”遇上图书馆

时间:2022-11-20 15:00:09 来源:网友投稿

范例是2010年签署的中日韩数字图书馆协议。

但中阿数字图书馆显然任务更为艰巨:中日韩数字图书馆呈现的都是东方文明,而中阿数字图书馆面临文化鸿沟。

中阿合作交流中,语言可能是最大的挑战。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语言难题可以从技术角度解决,比如世界数字图书馆就有七种语言。

“我不担心彼此的标准规范问题、平台搭建问题,包括语言问题,而是担心双方如何找到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资源,要找到可读、可视、有效的内容,需要下功夫。”孙一钢说。

“这个讨论的前提是你有什么,我有什么。不能是你宣传你的东西,我宣传我的东西。要找到大家共同的结合点,资源建设和内容建设是需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他解释。

结合点之一,就是丝绸之路。

伊拉克国家图书文献局代表说,丝绸之路曾经是、并且现在依然是中阿加强社会与民间深厚关系的一大基础。

孙一钢则认为,可以围绕丝绸之路构建文化资源,打造沿途风情、风俗习惯、当地文化、历史内容等,之后再分专题梳理。

比如,把不同版本的《古兰经》集合在一起。

“通过文献构成,把中阿文化交流的情况完整地呈现出来。它不仅仅促进经济,而是对中阿深入了解,促进交流,间接也会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孙一钢说。

此次论坛选择国内代表时,以青海、宁夏、新疆、广西,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民族图书馆等为主。“他们本身是多民族地区,是文化融合的地方。”

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代表也提出了建议。苏丹国家图书馆秘书长建议,举办图书馆学与信息技术会议、座谈、讲座,开展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与专业人士间的互访交流;在图书馆学与信息技术学领域交换奖学金,开办培训班;建立阿拉伯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络连接工程,建立阿拉伯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一对一联谊关系等。

推荐访问:遇上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