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工科理念教学6篇

时间:2022-09-27 11: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新工科理念教学6篇新工科理念教学 ,信息素养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7月第7卷第14期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钱揖丽,关晓蔷(山西大学计算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工科理念教学6篇,供大家参考。

新工科理念教学6篇

篇一:新工科理念教学

信 息 素 养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 7 月第7 卷第14期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 B E 理念的计算机 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钱 揖 丽 ,关 晓 蔷(山 西 大 学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技 术 学 院 ,山 西 太 原 ,030006)摘要:为了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文章从课程重组与大纲修订、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 构建与完善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OBE 理念;新工科中图分类号: G 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6401(2021)14-0121-02OBE (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是基于学习产出的 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认证的核心目标儿从2006年开 始,我国着力构建与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 育体系,要求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 进”三大0 BE 发展理念%其中,“产出导向”重点强调“学 生产出”,要求教学目标应突出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果 的水平及达成度,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这是对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主导”理念的重大革新。2017 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故工科专业按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及要求进行专业体系建设改革, 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势在必行。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 理课程是公认的难学难教,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点:①课程涵盖面广,内容抽象枯燥,知识点多且零散, 学习难度较大;②学生的硬件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先导 课程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③学生主观上对硬件类课程 重视度不高,存在重“软 ”轻“硬 ”思想,学习存在畏难情 绪。基于此,在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以工程教 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为切 入点,挖掘传统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原因剖析, 探索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具 有重要的意义。一 、 课程重组与大纲修订(一)课程的整合重组多年来,大多数高校虽然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体系结构两门课程,且课程各有侧重、交叉融合, 但学生普遍反映两门课程重合度高,学习效率不高。当 前,国内外高校已有把两门课程内容整合并组织教学的 先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整体化、体系化地理解计算机 硬件系统,又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 力,也更符合0 BE 教育理念。因此,高校有必要将这两门 课程整合为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并组织教学。

 另外,在进行整合重组时,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除重复的内容,减少繁杂的理论,增加实用性的内容。( 二 ) 教学大纲的修订依 据 0 BE 理念,学校要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分 解,确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支撑的指标点,并修订教学 大纲。具体内容包括:①重新定义课程目标,并明确各个 课程目标点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间的对应支撑关系; ②重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和挖掘其与指标点 间的关系,建立对应的关系矩阵,明确知识点、课程目标 点、支撑指标点间的逻辑对应关系;③基于工程认证的目 标和要求制订考核方式、评价标准、成绩评定办法及课程 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等,使其适应0 BE “目标为导向” 的认证理念。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组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学时有限、内容较多, 单纯依赖课堂教学时间,学生难以准确、深入理解所学知 识。并且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传统课堂教学常以教师为 中心,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易调动和提高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个体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因此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线上线下相 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面授与网络教学有机融 合,充分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对教与学进行时空拓展, 这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依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特点,该课程的混合式教 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课前线上学习。教师可利用“雨 课堂”等提前发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当节课的学习 任务和内容,设置完成的节点,让学生依据自身实际,以 在线方式完成课前学习,进而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学习。

 ②课堂线下教学。教师要注重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应 用,特别是检测的实施,且要做好课堂把控,有针对性地 指导学生。③课后知识巩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 组成原理课程当节课知识点,教师可借助“雨课堂”“腾 讯会议”等 ,采用线上互动方式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DOI

 :

 10.16681/ j . cnki . wcqe .202114044作者简介:钱 揖 丽 (1977— ),女 ,汉 族 ,山西平遥人,副 教 授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自然语言处理。注 :本 文 系 山 西 省 髙 等 学 校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编 号 :

 J 2020015);山 西 大 学 本 科 教 学 改 革 创 新 项 目 (编 号 :2020-15)。1 2 1

 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 7 月第7 卷第14期并针对学习能力较弱、效果较差的学生进行个体化精准 帮教。(二)基于 BOPPPS 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OBE 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组织模 式,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师生的“知识对话”,使 封闭课堂开放化,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能 力培养为主。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 高其课堂教学参与度,并及时与学生交流反馈,才能提 升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堂教学中引入 BOPPPS 教学模式。BOPPPS 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中,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分为6 个环节:导入、目标、前测、 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 6 个环节构成课堂教与学的 3 个阶段:初始阶段,教师基于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堂 内容与架构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间阶段,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参与内容学习;结尾阶段,教 师快速总结课堂要旨并引出下次课程,使学生产生 期 待 。将 BOPPPS 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教学,教师要强调学生积极地、全方位地参与教育实践 活动,并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沟通和交流,进而激发和 鼓励学生开展参与性学习。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和手 段 ,对于保障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具有重要 意义|4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形 式单一且评估反馈滞后,教师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 实际并做出动态调整,不符合0 BE 理念强调的及时评估 并迅速反馈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计算机组成原 理课程教学的特点,重新构建质量评价体系。(一)

 以学生为主体依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确定质量 评价指标时,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理念, 围绕教学活动对学生获得何种学习成果、锻炼何种能力 进行考核。将学生作为主体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 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二)

 注重过程与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 行三位一体的评价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各 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参与度、课后作 业及测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同时,教师要注重阶段 性评价,把考核评价环节前移并贯穿于整个计算机组成 原理课程教学过程,在合适的节点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 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这种跟踪式考核有利于学生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教学效果并进 行反思和整改,真正做到动态调整教学,更好地为学生 发展服务。(三)

 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对学生毕业要求能力的 支撑,教师要针对不同教学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 标,设计制定包含两级评价指标的评估量化表,并合理 设置指标权重,细化能力指标的等级评价标准,给出打 分办法和依据。同时,教师要将学生在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对其做出客观 综合的评价。( 四 )

 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单一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得到的评价结 果不够完备,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素质教育提倡 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和统一,故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 师应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教学,综合定性与定量、 自评与他评、过程与终评等评价,做到扬长避短,保证结 果的客观公正。( 五 )

 注重基于反馈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的初心和目标在于教学效果的持续提 升,这正是0 BE 的核心理念。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的各项评价指标应具备可长期持续改进的特点,要将评 估反馈的结论循环作用于教学。师生依据过程评价、阶段 性评价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评价报告等的反馈,全面总结 成果与不足,进而可针对教学及时做出调整。四、结语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以 0 BE 理念为指导,在对教 学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开展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 设和改革。具体而言,教师要完成课程重组,重新制定课 程大纲;引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 BOPPPS 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多元化、多样 化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 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参考文献:[1] SPADY

 W

 G . 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 - swers [ M ]. Arlington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 1994.P ]吴圣姬,马青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以“思 维导图”为例[ J ].中国大学教学,2018,40(8):41 -45.[3] 周丹.基于0 BE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教学改 革[ J ]•电子测试,2019(18):124-125.[4] 张文法.基于0 BE 理念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J ].文教资 料,2019(1):162-165.[5] 郑一瑾,余桂林,刘静,等.过程性评价在护理学人文课程中的实 践与思考[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〇16(4):27-28.[6] 李兆元.基于 OBE 理念下的 SP 0 C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J ].广 东蚕业,2019,53(4): 125-126.[7] 蒋宗礼.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 J ].中国大学教 学,2017(8):34-39.其他作者简介:关晓蔷(1979— ),女,汉族,山西运城人,讲师,硕 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122

篇二:新工科理念教学

SN 1002-4956CNH-2034/T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第 3 4 卷 第 11 期 2017年 11月 V l

 34 No .11 Nov . 2017DOI :

 10. 16791/ j . cnki . sjg . 2017. 1 1.042“新工科”创新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 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朱 君 1,宋树祥1,秦柳丽2,秦运柏1,岑明灿1,傅得立1(.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004;2.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广西桂林 54 1004)摘 要 :

 基于“新工科”创新理念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 , 主要从加强专业基础课认识 、 教学模 式、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连接 3 个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尝试 。“ 新工科 ” 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一 体化教学设计了实验教学、科研和企业需要导向结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3 个方面内容 。

 实现了 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 键 词 :

 新工科 ; 实践教学 ; 电子信息类专业中 图 分 类 号 :

 ( _612.0; TN 2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002-4956(2017) 1 1-0171-03Reform on basic practical teaching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s with innovative idea of uNew engineering”Zhu

 Jun 1 ,Song

 Shuxiang 1 ,Qin

 Liuti 2 ,Qin

 Yunbai 1 ,Cen

 Mingcan 1 ,Fu

 Deii 1(1.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 Guilin

 54 1004 , China ,2.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 (j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 Guilin

 54 1004 , China . )Abstract :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idea

 of

 uNcw

 engineering ”, the

 reform

 on

 the

 basic

 practical

 teaching

 for

 electronicinfornation

 majors

 is

 carried

 out . An

 innovative

 attempt

 is

 made

 for

 the

 cross

 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strength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 the

 teaching

 modes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courses

 to

 practical

 teaching .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basic

 courses

 for

 electronicinfornation

 majors

 with

 “New

 engineering ”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sections :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nterprise

 demands,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the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 which

 has

 realize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7 hands-on

 ability , and

 the

 cultivation

 of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ir

 innovative

 spirit .Keywords : new

 engineering ; practical

 teaching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s2016年 2 月复旦大学召开了高校工程教育发展 战略研讨会,在该次研讨会, 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被 正式提上了章程[1_3]。在“三新”(新 技 术 、新 业 态 、新产收稿日期 = 2017-05-24 修改日期:2017 - 06 - 21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 GXNSFBA 139257)广西研究 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XjGY 201807, XjGY 201811)广西师 范 大 学 2017教育教学改革项目(017 XjGB 4 3 基于“新工科” 创新理念的“三位一体”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作者简介:朱君(985 — )男 ,江 西 鹰 潭 ,博 士 ,副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主 要从事非线性光学、表面等离子体学的研究 E-mail : zhijunl 9 85@ mailb () x . gxnu . edu . cn .通信作者:秦柳丽(984— )女 ,河北昌黎,本 科 ,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 教学管理、表面等离子体学的研究.E-mail : qinliuli @126. com业 )背 景 下 ,对 工 科 人 才 创 新 创 业 能 力 有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司长提出了急需新型工 科人才支撑的要求。至 此 “新 工 科 ”理 念 被 提 出 ,天津 大 学 、东莞理工学院等进行了“新 工 科 ”人才培养模式 改 革 。“新 工 科 ”人 才 的 特 点 就 是 学 科 交 叉 与 综 合 。

 “新工科”是从新时期全面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以适 应引领新经济发展战略视角出发提出的新观点[-5]。我校电子工程学院以“电子信息特色专业群”为发 展契机,探究了“新工科”创新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 础实践教学,针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基础课,为 适 应 新 形 势 、新 契 机 ,在 课 程 教 学 及 其 实 验 中 实 施 创 新6 9]。结合自治区“ 14 + 1 0 ”千 亿 元 产 业 、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需求,按照“政府主导、行业

 172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指 导 、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 思 路 ,以提高教学团队的 整体水平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西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为内容,达到培 养西部特色、市场导向的高级人才的目的[〜13].1 “新 工 科 ”创 新 理 念 的 电 子 信 息 类 专 业 基 础实 践 教 学 改 革 内 容1 . 1 加强专业基础课认识一直以来“有没有用”的 问 题 围 绕 着 本 科 生 整 个 4 年 的 教 学 , 特 别 以 数 学 、 专 业 基 础 课 为 重 灾 区 , 对于接 触专业基础课的大一学生,“轻 实 践 ,重理论”的认识更 是严重[1 H 5]。与 此 同 时 ,传 统 的 电 路 、模 电 教 学 过 程 中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验证类实验教学方式无法吸引 学生的兴趣,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新工科”人才的迫 切 性 ,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就业形势大好,只要毕业就能 成 才 。针对以上问题,团队从认识角度与班主任、辅导员 等合作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观念上进行转变,重视学生 应 用 、探 索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升 。对 课 程 当 中 的 实 验 、实 践内容进行项目导向、内容优化、课 时 改 革 。1 . 2 教学模式改革传 统 教 学 中 教 师 扮 演 着 课 程 的 主 体 角 色 ,学生处 于被动受教的地位。在 具 体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中 ,教师所 使 用 的 方 法 也 是 普 通 的 P P T 、板 书 等 教 学 方 式 ,照本 宣 科 ,严 格 按照几年前,甚 至 1 0 年前的教学大纲或者 知识理解对课程进行分析。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与实 践过程中缺少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无法 形成基本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教学团队引人了清华大学“学堂在 线”,进行了电路分析慕课平台的建设,在 2016级新生 中进行了实践尝试。通 过 改 革 的 尝 试 ,让团队认识到 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让学生结合了现代化的电子思 想 ,丰富了教学内容。1 . 3 提高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连接随着近年来实验教师和 专 任 教 师 分 开 设 置 ,实践 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越来越明显,其同步性问题成为 了当前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理论教学不能应用到实 践 教 学 、实践当中理论问题又分析不清的现象十分明 显 。这明显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管是实践还是理论教学都需要有学生兴趣的导 向 ,将上课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来解决,实验中不明白 的理论原理从课本上寻找。其中理论上采用了开放型 设 计 ,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分别设置多个实验,通过项 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兴 趣和主动参与性。此外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评价也采 用与理论课脱轨的方法,积极创新评价方式,如结合学生 互 动 、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以及项目答辩等形式。2 “新 工 科 ”电 子 信 息 专 业 基 础 课 一 体 化 教 学2 . 1 提高实验教学、科研和企业需要的结合在“新工科”一 体 化 教 学 设 计 中 ,要从企业需求的 角度调整教学模式,注 重 提 高 学 生 专 业 实 践 能 力 。理 论 课 程 的 设置要有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特色,拓展企业 需求较高的课时安排;增加具体项目实现的课时,及时 更新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密切联系,设计与编写配套 的教材;将 实 训 、实 验 教 学 和 实 践 能 力 紧 密 结 合 ,在实 验课程学习结束后,可以安排相应的校内校外的实训 内 容 ,服 务 校 区合作企业;建 立 多 样 化 的 实 践 基 地 、构 建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学校之间的联合, 或者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增加学生的实践,组织学生进 行专业技术实践培养。通过引进区内外电子信息企业广泛参与科技创新 平 台 建 设 ,校企联合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习、实 训 基 地 ,构建特色人才计划培养的综合平台。本着“资 源 共 享 、优 势 互 补 、互 惠 互 利 、共 同 发 展 ”的 原 则 ,促进 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联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 计 )论 文 ,促进和 提高办学效率与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教育的 最 后 阶 段 ,是旨在培养毕业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最重 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 分 析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因 此 ,其结 果 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好与不好。实 践 证 明 ,校企 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 工程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符合企业与市场需 求的特色人才的有效途径。2 . 2 优化课程体系根据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课程 体 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 核 心 ,从 人 才 培 养 的 目 标 出 发 ,加 强 企 业 导 向 ,实现产 业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促 进 各 个 部 分 的 衔 接 ,提高教 学 的 质 量 。根 据 专 业 基 础 课 全 、广 、细 的 特 点 ,建立不 同层次的实践项目,加强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 。实践项目要包括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以 及创新型实验。“新工科”背景的多学科交叉综合设计 型实验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 ,教师在项目中做好辅助和指导,设计大致的技术路 线 或 者 目 标 ,由学生自己了解实验背景知识,并自行设 计实验的具体方案,然 后 进 行 实 验 操 作 。学生形成具 体的实验目标后,开展创新型实验,由学生和教师共同 讨 论 ,使用新的方案来进行实验。在 实 验 中 ,发挥学生 的创造性,扩展思维活动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改 进 课 程 教 学 体 系 应 该 体 现 2

 朱 君 ,等:“新工科”创新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173个 加 强 :一是加强电子信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优 秀的人才应该具有雄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二是加强实 践 环 节 。新 时 期 人 才 要 面 对 的 技 术 和 工 艺 更 加 复 杂 , 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因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充 分 利 用 4 年 的 时 间 加 强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着力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抓 好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的 建 设 ,按照 “突 出 重 点 与 全 面 发 展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重点进行基础 课 程 改 革 ,打 造 宽 厚 的 学 科 基 础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 的建设,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计 划 才 能 得 以 有 效 实 施 。此 外 ,还要注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建设综合性和设计性 实 验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2 . 3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依 据 具 体 课 程 体 系 与 实 际 发 展 情 况 不 同 ,考核体 系也应有区别,尤其是实践实验项目中,不同类型的实 验课需要有不同的考核方式,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学 习中存在的问题,促 进 实 验 教 学 的 改 进 。对于基础型 实验项目,理论内容需要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但 是实验操作的考核不同,可以采取实验技能的展示或 者预习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了解学生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综 合 设 计 型 实 验 不 仅 要 考 核 理 论 内 容 、 实验操作,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考查,了解学 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 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主 要 表 现 在 思 维 敏 捷 、变通能力及 应 用 能 力 强 ,善 于 从 新 观 念 、新 角 度 去 认 识 和 分 析 事 物 。在专业课的基础教育中应结合基础的特点对学生 进行灵敏性、渗 透 性 、综 合 性 、独 特 性 等 4 方面训练。灵 敏 性 :充分利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特点,对其基 本原理的应用能力、连动能力以及结合行业特点的分 析能力进行反复的、多种手段的、结合实际的锻炼。渗 透 性 :尽力做到平时信息和即时信息的密切结 合 ,要鼓励学生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起来,要善于 把 新 工 艺 、 新 技 术 、 新 设 备 、 新材料等新的信息经常有 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综 合 性 :教学上特别注意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 密切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和训练。独 特 性 :为锻炼学生随机应变、思维流畅的能力应 进行多方面的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独特能力训练。3 实 践 效 果 分 析采取的项目开展途径实施方案如图1 所 示 。首先 分析学生特征,确定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教学“西部特 色人才培养”的目标,然后以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 标 核 心 ,围绕这个“目标核心”,通 过 设 计 理 论 和 实 践 2 条路径进行“西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理论路 径包括“夯 实 基 础 ,教 学 相 辅 ”“注 重 学 生 的 四 性 教 学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鼓 励 学 生 大 胆 质 疑 ”等 ;实践路 径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寻求创新平台”“电子工艺实习 基地建设...

篇三:新工科理念教学

书第 38卷 第 6期2019年 12月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Vol.38No.6Dec.2019收稿日期:2019?09?10         学报网址:http://xb.lzjtu.edu.cn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教高厅函〔2018〕17号)、兰州交通大学 2019年战略规划及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FZGH2019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杨宗仁(1969-),男,甘肃通渭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E?mail:136257165@qq.com.文章编号:1001?4373(2019)06?0132?05 DOI:10.3969/j.issn.1001?4373.2019.06.021“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杨宗仁(兰州交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兰州 730070)摘要:综合不同学者观点,系统阐述“新工科”之新。开放、包容、创新、全过程、综合化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新工科”之新理念。“新工科”要构建以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为核心的工科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新素养。关键词:新工科;新理念;新结构;新素养;新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TheConnotationandPatternReviewofthe"NewEngineering"YANGZong?ren(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Abstract:Thispapersystematicallyreviewedthenewcharacteristicsofthesocalled"NewEngineering".Openness,inclusiveness,innovation,whole?process,integrationandall?roundhumandevelopmentarethenewconceptof"NewEngineering"."NewEngineering"shouldbuildanewstructurecenteredinspecialtystructureandcurriculumstructure,exploreandimplementanewmodeofengineeringeducationpersonneltraining.Sothattheengineeringeducationwith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newqualityandanewcomprehensiveengineeringeducationsyste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areestablished.Atthesametime,"NewEngineering"talentsshouldhavenewqualities.Keywords:"NewEngineering";newconcept;newstructure;newquality;newsystem  自 2017年初教育部推出“新工科”计划以来,各级政府、高校和相关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建设“新工科”。“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系列文件的推出,对于指导广大教师正确理解“新工科”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新工科”的建设目标及路径选择发挥了引领作用。但是,有些纲领性文件过于宏观笼统,对于具体指导“新工科”建设缺乏可操作性。“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是对“新工科”之新的正解理解。虽然诸多学者已从不同视角对“新工科”尝试解读,有的解读不乏真知灼见,但有些解读存在内涵模糊、外延错位、不准确、不清晰现象。综合不同学者观点,系统解读“新工科”之新是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一、“新工科”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

 第 6期 杨宗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和理想的观念体系。”[1] 教育理念是任何教育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动力,人才培养活动必须以教育理念为先导。没有教育理念的指导,教育目标必定是盲目的,教育活动的结果也必定是不理想的。“新工科”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应“新经济”之呼唤应运而生,建设发展“新工科”首先要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1.树立开放、包容的工程教育理念开放是指“新工科”必须摆脱“工科”的羁绊,向其它学科伸出橄榄枝,向“科学 +人文 +工程 +其它”方向发展,依托大类通识教育,培养综合化、复合型人才。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从 1939年起开展实施的“卡耐基计划”,要求理工科学生至少选修 1/4的人文社科课程。学校同时设立了包含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研究中心”。这种开放的工程教育理念值得我国借鉴 [2] 。包容是指“新工科”不能因为“新”就舍弃传统工科,而要包容传统工科,通过“传统工科 +”的形式实现整体工科形态的转变。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我国必须拥有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必然要求匹配完整的“新工科”体系。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做好总体设计,规范“新工科”的内涵和外延,以包容的理念引领“新工科”和传统工科整体发展,严防新一轮“新工科”专业的盲目申报和资源争夺 [2]2.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为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应对国家重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需求,“新工科”必须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引导综合性高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工科院校合理定位。既要培养大国工匠,也要培养普通工程人才,但他们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一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新工科”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工程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更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二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新工科”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也有具备扎实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伦理、道德等)。三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综合。开展“新工科”教育,必须加强专业教育,培养既掌握扎实工程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工程人才。同时,必须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地强调“育”而不仅仅是“教”,和“文理教育”、“博雅教育”异曲同工,超越功利性,强调对“人”的塑造。只有通过通识教育,才能保证培养的工程人才不仅是单纯的“工科男”或“工科女”,而是既懂人文、又懂工程的综合化人才,而不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学校教育的“产品”[3] 。4.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按照 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4]5.树立全面发展的工程教育理念“新工科”必须以学生为本,围绕培育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育人功能,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提供体现通识教育、文理并重以及数字化特征的课程,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具有全球视野、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新工科”要构建工科新结构新结构主要包括工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1.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主要围绕以下 3条途径构建专业新结构:一是围绕新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群,按“天大行动”计划,到 2020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 50%以上。二是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地矿、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三是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3 3 1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 38卷应产业需求建专业需要注意二个问题:第一,一流大学不能被动适应产业需求,而要引领产业需求;若要考虑产业需求,则应考虑企业长远的、潜在的需求,而非眼前的、当下的需求。第二,建立新专业应是基于自由探索氛围下的学校自主行为,而不应是政府部门的行政推进 [5] 。2.构建工科课程新结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要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工程人才,必须重建课程结构。课程新结构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构成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一要根据新兴产业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对毕业生在毕业 5年后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或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二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明确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和具备的素养,毕业要求应能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三要按照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重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每门课程的内容设置,舍弃与毕业要求无关或内容陈旧的课程,删除不同课程之间相互重复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当然,新结构还应包括学生新的知识结构。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中,应包括多学科交叉的新内容 [6] 。三、“新工科”要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界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有多种论说。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实质是为受教育者构建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和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质是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和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工科”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四、“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新素养“新工科”是我国为应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回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强烈呼唤,助力国家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迎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新挑战而开展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大改革,其实质是培养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工科人才。“新工科”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之外,还应该具备新素养。其一,应该具备“形而上”的观念。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对技术本质和作用的思考表明,技术或工程依然是非常“形而上”的。“新工科”人才应该具备“形而上”的观念,思考一些工程与技术的“形而上”问题。“形而上”有利于增强“新工科”人才的价值感与使命感,有利于他们兴趣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将来能够在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5] 。其二,应该具备关注“超世界存在”的使命感和价值感。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多属于“增量创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引领未来某个新的技术领域的创新还是太少。为改变这种现状,“新工科”培养的学生在关注工程中的现实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引领、想象、创造未来社会需求的欲求和能力,能有一种创新的闲适,能够陶醉在想象“超自然存在”、“超世界存在”的乐趣中,能在时间轴的未来点上自由驰骋,从而孕育伟大的创新 [7] 。其三,应该具备大工程观和空间感。传统的工程教育过分拘泥于专业的细节,学生的思维容易蜷缩在狭小的专业空间。事实上,一个小小产品(如LED)也完全可能涉及多学科问题。因此,“新工科”人才需要大工程观和空间感,应该能在大的学科空间去观察、思考问题。空间感不仅要体现在“问题空间”的构建上,还要体现在“社会空间”中 [5] 。其四,应该具备关联力和想象力。“新工科”应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节点或信息源的关联,使其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关联力具体表现在问题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物理或现实空间中感知关联的4 3 1

 第 6期 杨宗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能力、虚拟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空间中感知关联的能力等方面。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与工程和技术有关的想象表现在想象的需求、想象的技术、想象的模式、想象的职业等很多方面 [5] 。其五,应该具备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宏思维指对超越于自身专业之外的社会、科技、工程、文化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观察、思考及领悟能力,从系统的角度,从时间、空间的大尺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艺术,批判性思维需要自由空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批判性思维也很难创新。“新工科”需要培养学生自由自在、独立思辨的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五、“新工科”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新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其基本要求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1.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质量”的首要工作是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结合国际标准和我国工程教育实际,建立国家、行业和学校三级质量标准体系。一要对照欧洲工程师能力标准、英国工程专业能力标准、美国 ABET认证标准、德国ASIIN认证标准等国际标准以及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分析我国未来工程师应具备的新素养(如上文所述),明确他们在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文化、伦理等重点领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制定公布工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目前已公布)。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推动不同行业部门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制定行业标准(简称“行标”)。三是高校要根据“国标”和“行标”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定位,修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而形成国家、行业和学校三级质量标准体系 [7] 。2.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一要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机制。由教育部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共同参与领导,不断完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并发挥其权威作用。二要完善认证结果的发布和使用制度。要通过各类媒体向社会介绍专业认证的意义并公布每年的专业认证结果,让学生和家长知晓不同专业的认证情况,扩大专业认证的影响力。要引导高校将专业认证结果在招生简章和毕业证书上正确显现,提高认证结果的认可度。要将专业认证纳入学科和专业评估体系,把专业认证作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用国际实质等效的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切实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三要统筹规划专业认证规模和进度。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高校和专业有序开展专业认证 [8] 。六、“新工科”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体系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

篇四:新工科理念教学

iddot;98·高效管理策略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引言人才培养作为特色专业课程教育的引领导向,关系到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效应。新工科的内涵以及特征,促进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优化,为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推进复合型、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不适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工业 4.0 背景下,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重视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达到优质人才培养效能。一、新工科内涵新工科是我国教育部门站在新的高等教育视角,立足于当前工科教育实际,明确的工科教育目标与方向,并且该教育方向与目标涵盖了“复旦共识”“千生计划”等信息。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方向与战略目标符合我国战略发展需要,立足于专业课程教育革新,为知识型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质的工科人才。新工科的实施,突破了传统教育方式、观念,实现多个教育机构、组织形式的合作,协同促进高素质的工科人才培养。新工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化、协同化、产业化、交叉化的特点,推进工科教育教学的革新,提升工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都在建设与完善新工科专业,能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新工科专业,主要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是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二、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践要素1. 产教融合教育的实施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以往工科专业教育教学革新带来机遇。新工科视域下,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的开展,应以新工科内涵思想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联动办学,并在此基础支撑下,推进产教融合的教育的实施。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支撑下开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企业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学校教育为导向,推进企业的“产学”模式开展,助力于工科专业教育的革新,为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理念革新带来机遇。因此,在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以新工科思维理念为导向,实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依托于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不仅获取最新的工科信息内容,更能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平台,促进学生对工科信息的运用,提升学生工科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全面性发展,促进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与发展。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分析研究黑龙江财经学院  刘晓彤【摘要】在工业 4.0 背景下,我国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高校都在积极开设新工科专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不适合新工科特色专业发展需要,在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必须完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希望为研究高校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4.0, Chinese enterprises need a large number of applied and compound senior technical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opening new engineering major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we must improv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is the key factor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hop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who study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education.【关键词】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Keywords】new engineering;characteristic specialty;talent cultivation;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99·高效管理策略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 创造资源共享型平台构建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资源共享型平台作为支撑,实现工科信息的深入流通,为学生获取工科信息提供平台。以往工科教育中,学生获取工科信息大都立足于工科专业教材以及工科课堂教学等渠道,使学生获取工科信息面狭窄,不能够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工科信息内容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工科的专业化发展。而在新工科支撑下,构建资源共享型的平台,能推进企业工科信息、本校工科信息、其他学校工科信息以及市场的工科信息在平台中流通,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拓宽教师与学生工科知识面,提高工科教育效能。例如,在开展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立足于工科教材内容,在资源共享型平台中获取相关的工科信息,实现其与教材的融合,丰富教材工科信息,凸显教材中工科信息的与时俱进化,进而将这些工科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根据市场工科发展形势,学习针对性、有效性的工科信息,从而助力于学生未来发展,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趋势。三、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践路径1. 转变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思维理念在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转变以往的工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以新工科教育思想理念为导向,推进工科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在市场经济与先进技术共发展模式下,使工科行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先进技术在工科行业体系中的运用,实现工科产业的升级变革,这为工科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需要树立革新工科教育思维理念,实现工科教育教学的转型。首先,树立“大工程”教育思维理念,推进工科教育与新工科特色专业融合。“大工程”教育思维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其核心为技术、工程、科学一体化模式,构建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专业教育思想体系,推进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以“大工程”为导向,能够推进工科专业、工科产业、科学发展相融合,协同开展育人模式,达到良好的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其次,树立“大工科”教育思维理念,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与新产业发展的融合。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以企业的工科实践平台为导向,实现企业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为学生工科实训、实习、实践提供较多的可能性。同时,以“大工科”教育思维理念为导向,推进多个学科的融合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工科专业知识,还能涉猎其他学科体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 构建新工科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必要的。而在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需明确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此为契机,实现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建设,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在构建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中,需要明确以下几方面的课程建设价值体系:一是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需要满足人才培养的根本性价值,以学生价值诉求为导向,立足于市场发展形势,满足学生多元化工科发展需要;二是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学科专业的继承性,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的建设,需要研学以往工科专业形势与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进程创新与革新,形成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模式;三是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应反映高等教育独有的人才培养价值,立足于高校办学、教育的独特性,实现人才的有效性培养;四是新工科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不仅重视学生工科发展路径,更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就业;五是新工科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实际情况,推进社会发展与课程教育的融合性,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创新性的工科人才。在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应与市场发展模式衔接,彰显新工科特色专业课程建设价值。3. 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人才综合性发展,但是以往的工科专业教育教学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以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依托于新工科特色专业理论进行,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中,首先,依托于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校企双方各自发挥人才培养功能,根据企业发展形势、市场发展趋势、学校现有育人机制,共同建设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基地,实现以往工科实践基地的优化与创新。其次,以企业为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平台,定期融入到企业一线中,学生以自身所学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学生在企业实践,能够获取教师的实践经验。最后,学校以网络教育为导向,构建网络的新工科特色专业实践平台,以虚拟技术打造良好的实训、实践空间,促进学生融入到其中。例如,在网络新工科特色专业建设中,可根据工科专业实践教育形式,将工科教育分成多个板块,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所长融入到其中。4. 与时俱进,人才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现在高校都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向国际化发展,让人才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能

 ·100·高效管理策略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现在我国传统的工科专业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面向行业需求和可持续竞争力的教育理念,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机制,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既要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素质,还要加强人文素养、国际化竞争力培养,提升文化信心。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强化通识教育。现在社会需要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工科院校特色专业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现代工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比如,黑龙江财经学院建设一批类别齐全、内容丰富、规模适中的通识课程,特别是加强传统文化类、中国特色和世界比较类、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建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现在高校工科在发展的进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融合企业文化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5. 构建“工程范式”专业结构根据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构建“工程范式”专业结构,符合现代工科专业发展的要求。现在工科专业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是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拓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复杂工程问题”内涵而言,“复杂”并不意味着技术上难度高,而是涉及多个范畴、多个因素掺杂的冲突局面,需要培养学生从诸多约束问题中找出均衡的解决方案能力。现在企业在人才需要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专业技术过硬,要需要具有综合素养强,具有一定外语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工程”意味着有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问题,实用性、可靠性的优先级往往高于技术先进性。由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保证最低的教育质量标准,其中规定的学习成果被视为工程类学生学习成果体系的基础性要素,故需要拓展传统工科专业内涵和构建“工程范式”专业结构,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构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人才培养结构,集中建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现在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特色的专业群,尤其在工科一类专业形成一个专业群。高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群的建设,专业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专业群中的专业课程很多是一样的,专业群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符合现代工科专业发展需要,同时也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完善高校工科特色专业建设与完善起到重要作用,能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总之,研究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十分必要,不仅是新工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在工科专业教育中有效性运用的需要,也是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革新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新工科内涵、特征为导向,推进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打造优质的新工科特色专业教育教学环境,进而达到良好的新工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效能。【参考文献】[1] 蒲阳,赏刚,郑光辉,王艳...

篇五:新工科理念教学

要]“新工科”建设提出工程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为新工科建设保驾护航。[关键词]新工科;工程教育;工程认证;基础课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12-0074-03[收稿时间]2019-01-15[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编号:A3-4406-16-032;常州工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编号:A3-4407-18-005。[作者简介]王刚(1970-),男,江苏沭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物理电子学、科学教育。2019 年 12 月 December,2019University Education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看出,每当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人类知识就会快速增长,同时必将伴随工业革命的发生。而新知识带来新思维,为培养适应新工业革命需求的人才,人类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革。目前世界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这次革命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为其主要特点,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都在努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争取成为领航者。“新工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一次教育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提出工程教育要培养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工程教育要推动学科交叉整合和跨界整合,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积极发展新兴工科,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1-2] 。工程教育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提出的对工程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工程认证标准中对工科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统一,为工程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指明了方向。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作为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工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工程认证标准中也得到了体现。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为“新工科”建设服务呢?一、渗透工程认证理念,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我们以国家电气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例,标准1:掌握一定的电气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3] ;标准2:具备一定的工程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3] 。台湾铭传大学信息学院中的信息传播工程学系定义的核心能力的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第一条是“运用数学、科学以及工程知识的能力(稳固基础)”[4] 。从认证标准可以看出,工科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依据。“新工科”建设提出工程教育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来适应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构建新工科人才能力体系,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与工程认证理念一脉相承,其核心就是工程教育的各个环节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教什么永远比如何教重要”,大学物理教学和高等数学教学要努力体现新工科建设理念,加强应用性改革,将理论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目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还是较为注重知识的逻辑“新工科”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学理念的构建王 刚(常州工学院数理与化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74

 University Education性,强调解题技巧,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还是以解题为主,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从书本中学习的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看到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由于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不容易提高。高等数学也同样如此,微积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非常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通过增加知识的实用性来提高课程的兴趣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基础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下面笔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

 )

 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转化为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可以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光学中圆孔衍射知识为例,衍射知识的原理比较抽象,不管是数学分析还是文字描述,不少学生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更别说用来分析问题了。圆孔衍射作为一种典型的衍射现象,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往往对内容没什么兴趣,在教学中,如果首先从分析人眼的结构及人眼是如何区分物体这个问题入手,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从生活常识角度去理解最小分辨角概念,从而解决了本节最难也是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点;由此更进一步分析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要想设计一个分辨率很高的光学仪器,如天文望远镜,应如何提高其分辨率。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就能针对课本内容寻找对应的实际事例转化为研究问题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以 以 “ 工程实例问题” ” 为切入点, , 强化知识的应用性, , 促进知识交叉整合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不仅指的是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们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物理为数学提供模型,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严格来说,不同的工科专业都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从物理这个大家庭中独立出去的,每一工科专业都要综合运用物理、数学知识,只是由于专业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是新工科建设中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某一工程实例进行探讨、分析,也可以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课外对工程问题进行探究。掌握完整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在保证其知识体系完整的情况下,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取不同的工程问题来提高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如对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力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更大相关性,教学中就要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侧重,要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选取一些典型实例,在对实例的分析、研究中掌握知识,拓展知识的应用,实现工程认证中学生所需的能力的培养。( 三)

 )把 把 “ 科技热点问题” ” 引入课堂, , 体现知识应用的时代性当今世界,生物技术、通信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等领域在不断进步,许多新技术已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大多可以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教师要关注这些科技成果,发掘其中能用课本知识解释的内容,引入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加强教学方法研究,适应新工科培养人才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这些新科技,使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 一)

 )

 转变教学理念, , 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科技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学生变成了“数字原住民”,其特点是把科技语言变成了母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改变。新工科建设及工程认证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而形成的,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适应这种新变化,要逐渐为学生提供同步、半同步、非同步学习。教师要成为“感性的教练”,而不是信息的管道,教师的工作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作为一个二本院校,我校学生的知识基础整体较差,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自学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不但不能削弱,还要有所加强,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帮学生打牢基础,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课堂教学在时间上得以延伸,在空间上得到拓展,教师必须主动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利用网络课程提供所有教学资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一些新知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消化课堂所学内容。( 二)

 )

 加强建模教学, , 促进知识交叉融合工程认证是从学生获得的能力角度来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开展建模教学能更好培养学生能力,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要。教师要精选一些工程实例,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先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运用数学工具分析模型,用建立的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找出模型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在建模教学中,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如果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围绕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欲望,有助于其整合知识,把知识的整体结构化。如核电站模型,除了要进行结构方面的设计,还要考虑材料、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就会让学生的各科知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而不仅仅是从物理、数学角度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概念与公式;另外,模型建立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

 )

 探索开展合作学习的新途径、 、 新方法, , 培养团队意识“新工科”建设要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团队合作意识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工程认证标准中标准9、标准12分别是“具备团队合作75

 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在电气工程领域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3]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已经不是伽利略、牛顿时代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实现重大突破的,团队合作已经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合作能力、团队意识是未来工程领袖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研究表明,学生运用材料独自学习很快就会达到一个瓶颈而导致学习效果提升得很慢,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比独自学习好,而教别人学习的效果最好,可以掌握新知识的90%。在理论课、实验课的学习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理论课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作业、写作教学小论文等;实验课组成实验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完成实验报告;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形式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三、发挥通识课程优势,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新工科人才“天大行动”中指出,工程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2] 。国家电气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标准3、标准6、标准8都重点指出工程人才在工作中要全面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其中标准8的内容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3] 。台湾铭传大学信息学院中的信息传播工程学系定义的核心能力中第三部分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指出学生要“解专业伦理及社会责任(社会伦理)”[4] 。从中可以看出,工程人员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是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这与我国传统的思想中立德树人的思想相一脉相承。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在教学中,联系一些背景知识介绍科学家的贡献,介绍他们对科学的态度、他们的职业精神及他们社会责任感等。爱因斯坦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是科学上的圣人,也是一个关注人类长远发展、热爱和平的伟人,晚年,他一直从事反对战争的社会活动,反对使用原子武器。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时代》周刊评价他的发明就像古代印刷术一样,并且纯粹是个人劳动成果,如果他把这个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他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有的人,但他把这个成果无偿地奉献给了全人类。伟大的科学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有他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同这些精神财富是实现“新工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工程认证中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技术人员是改造自然界的执行者,他们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用自己的知识来使自然界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物理学家们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开始科学研究的,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并将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职业态度。四、结束语“新工科”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产物,旨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这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要以未来工程建设所需...

篇六:新工科理念教学

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o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41

 No.

 4Dec.

 2019第

 41

 卷

 第

 4

 期2019 年 12 月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 — 以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课程为例赵兵涛 , 崔国民 , 武军(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上海 200093 )摘要 :

 " 成果导向教育 ( outcome-based

 education ,

 OBE ) " 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教育理念 。

 针对当

 前新工科的背景 , 阐述了该理念在能源动力类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方

 法和策略 , 分析了如何利用 “ 成果导向教育 ” 制定教学内容 、 结构 、 过程 、 范围 、 实践和评价

 等过程和体系 , 以及如何突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培养 , 以期对 “ 成果导向教育 ” 理念

 在同类课程或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成果导向教育 ; 教学改革 ; 方法与策略 ; 新工科中图分类号 :

 G64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895X ( 2019 ) 04

 -0376

 -04DOI :

 10. 13256/j.

 cnki.

 jusst.

 sse.

 2019.

 04.

 014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Outcome-based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t— — 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ZHAO

 帥 gtao ,

 CUI

 Guomin ,

 WU

 Jun(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University

 of

 Shanghai

 tor

 Science

 and

 TecCnology ,

 Shanghai

 000093 ,

 China )Abstract :

 Outcome-based

 education

 (

 OBE )

 has

 become

 i

 inWrnationlly -

 sccepwd

 ideology

 for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 s

 of

 the

 course

 ) At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APCE )

 *,

 i

 important

 specialized

 course

 fo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ml

 or ,

 this

 workelaborated

 the

 method

 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for

 the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 s

 new engineeing

 disciplines.Itanalyeed

 how

 to

 apply

 OBEso

 iented

 education

 to

 theteaching

 contentsand

 stuctu

 e ,

 p$oce s and

 scope ,

 taining

 and

 p

 actice ,

 aswe l asa s e s mentsystem.

 Paticulaly ,

 it

 focused

 on

 the

 proces s

 of

 training

 sidents "

 leaning

 and

 practicing

 abilito.

 Thuesults

 may

 provide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ie

 OBE-oriented

 course

 teaching

 for

 APCE

 in

 other

 ml

 orKeywordt :

 )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

 outcome-based

 education

 ;

 Waching

 innovation

 ;

 methods

 and

 skategies ;

 China"s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20

 世纪

 80

 年代

 Spady

 提出的基于成果导向教

 育 ( outcome-based

 education ,

 OBE ) 的理念 , 已

 成为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等国的主流教育理念 +1 T $ 世界著名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 , 例如美国

 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 ABET )

 % 欧洲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体系 ( EUR-ACE ) 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收稿日期 :

 2017-12-14基金项目 :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 ( CFTD193001 ) ;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 ( CFTD18001Y )

 作者简介 :

 赵兵涛 ( 1976

 - ), 男 , 教授 。

 研究方向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与科研 。

 E-mail :

 zhaobingtao@usshedu.cn

 第 4 期 赵兵涛 , 等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 377协会 ( CEEAA )

 均已接受了

 OBE 的教育理念 。

 随

 着 2016 年 6 月我国正式成为 “ 华盛顿协议 ” 缔约

 国 , 运用 OBE 理念指导和检验工程教育改革的过

 程 , 对于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2017 年 6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 《 新工科研

 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 明确了深入构建面向新工科

 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的目标 , 强调围绕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 课程设置 、 实

 习实训安排 、 经费投入 、 体制机制 、 雇主反馈等关

 键环节开展调查 , 深入分析我国工科学生工程实践

 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

 推进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科学生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设计评价体系 , 指导改革实

 践⑸ 。

 其中 ,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

 要求相当大程度地反映于工科学生的课程教学 。

 因

 此 , 如何在当前新工科的背景和形势下 , 着力发展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包括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

 工科课程教学改革 , 成为此类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

 重要问题之一 。以能源环境为交叉专业特色的 “ 大气污染控

 制工程 ” 课程 , 是能源动力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

 业课程 , 具有较强的行业倾向性和实践性 + 6 , $ 其

 学习的目的是面向国家相关行业尤其是能源动力行

 业 , 了解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和规范 , 培养综合运

 用基本原理 、 理论和技术 , 解决重要工业源大气污

 染控制工艺系统的设计内容 、 方法和流程的能力 。

 但是 ,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和局

 部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 , 难以适应新工科的大背

 景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形势 。

 因此 , 构建和实施

 基于 OBE 理念的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课程教学

 理念 、 方法和策略的改革 , 具有积极意义 。一 、 课程理念改革基于 OBE 理念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在于培养学

 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非简单知识教授 。

 因此 , 课程

 的内容也必须遵循以能力教学为本的理念 + 7 , , 并

 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

 其侧重点是 :

 学习成果是什

 么 , 为什么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 如何有效地取

 得这些成果以及如何知道已经取得了这些成果 。

 而

 毕业能力的要求是 :

 工程知识 、 问题分析 、 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 、 复杂工程问题研究 、 使用现代工

 具 、 工程与社会影响评价 、 工程实践与环境和可持

 续发展理解评估 、 职业规范 、 个人和团队角色承

 担 、 沟通 、 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 。

 为此 , 我们进行

 基于 OBE 理念的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课程教学

 改革尝试和探索 , 具体方法与策略如图 1 所示 。蚩抿卯領w窒編图 1 基于 OBE 理念的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策略Fig.

 1

 OBE-oriedted

 iteology ,

 meiods

 and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improvemeet

 of

 tie

 course

 %

 Aic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37

 8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9 年第 41 卷二 、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策略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实现教学理念的具体保

 障 。

 为此 , 我们开展以下环节的 “ 大气污染控制

 工程 ” 课程教学改革 。( - - )

 教学内容一是在教学组织上采用主线贯穿 、 有机整合的

 策略 。

 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整个课程体系的

 教学过程中 , 我们按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旨 ,

 突破传统以课本章节为顺序的教学组织 , 采用主线

 化的策略把课程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和串联 , 形成模

 块化教学活动的特点 , 并根据内容范围和深度弹性

 化学习 。

 例如 , 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概念和基

 本原理模块 , 技术与工艺模块 , 设计依据 、 方法 、

 流程模块 , 污染监测模块等 , 从而有针对性地分门

 别类加以学习 。二是在内容范围上 , 加强具有特色的工程实践

 教学内容导向 , 也就是保持特色 、 注重基础理论学

 习上的工程设计或实践 。

 我们切合自身特色 , 着重

 讲授与能源动力类而不是综合类的与大气污染相关

 的内容 , 包括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微细颗粒物的控

 制 、 烟气脱硫 、 烟气脱硝等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

 内容 , 以及具有前沿性的例如固定源燃烧烟气汞污

 染控制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控制等工程实践内容 。

 此外 ,

 还注重加强学习近年来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出

 现的新方法 、

 新技术等内容 ,

 同时启发学生进行复

 杂条件下污染物控制系统内容的构建思维 , 如对现

 有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和同步控制内容的涉猎等 。

 在此过程中 , 对标准等内容紧贴国家相关国家最新

 标准以体现时效性 , 对原理性内容涉及物理 、 化学

 及生物等基础学科以体现交叉性 , 对污染控制工艺

 差别较大且系统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子类分别讲授

 以体现差异性 。三是在具体设计的教学环节上 ,

 采用实际工程

 案例为基础进行设计 , 探索基于实际项目驱动的课

 程教学 ,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

 增强其

 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

 具体做法包括 :

 以实际工

 程案例为对象给出相关参数和设计要求 ; 要求学生

 查阅资料 , 给出设计依据 , 并对设计依据进行分

 析 、 讨论和确定 ( 含发现提出问题的思辨环节 )

 ;

 给出设计方案并讨论其合理性 ( 含发现提出问题

 的思辨环节 )

 ; 给出设计方法流及程并执行设计计

 算 ; 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或优劣性 , 确

 定最终设计 ( 含发现提出问题的思辨环节 )

 ; 给出

 相应工程绘图 , 完成计算说明 、 安装说明 、 工程绘

 图全流程 。

 在此过程中考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

 养 ,

 除了完成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和管道的设计外 ,

 还涉及土建结构方面的内容 。

 总之 , 不但强调原理

 知识的获得 ,

 而且注重设计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的可

 操作性 。( 二 )

 教学结构基于 OBE 导向能力培养的重要要求之一是使

 用现代工具 。

 对于现阶段大学本科生而言 , 现代工

 具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等 , 其使用已经

 相当普及 。

 但是 , 我们发现近年来由于部分工科专

 业科研化的趋势较为明显 ,

 使得工科学生在本科阶

 段在计算机工程工具运用能力方面呈现弱化态势 ,

 主要表现在计算机表格化设计能力 、

 编程计算能力

 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能力上 。因此 , 我们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课程教

 学过程中 ,

 专门采用固定学时 ,

 针对大气污染控制

 设备的设计计算 , 采用表格化制作 , 单元格函数调

 用的方式 , 加强培养基于 Excel 的流程化设计能

 力 ; 针对燃烧空气烟气量计算 、 污染扩散计算 、 气

 体颗粒分离 、 气体吸附 、 气体吸收计算 , 加强培养

 基于 MATLAB 软件的编程计算能力 ; 针对表现工

 程方案的工程图形 , 加强培养基于 CAD 的绘图能

 力 。

 并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自我学习 、 长效学

 习的机制 $ 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够较为充分地

 掌握这些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工具软件的

 使用能力 。( 三 )

 教学过程在一般的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教学过程中 ,

 基础实验通常被安排到理论教学之后 。

 但是 , 这在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基于成果导向的学习能力的培

 养 。

 因此 ,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 、 培养工程实践

 能力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 。为此 , 我们采取结合教学内容 , 建立实验平

 第 4 期 赵兵涛 , 等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379台 、 延伸工程项目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根据自己所学

 理论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一是利用与

 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师实验平台 , 组织学生进行

 创新实验或开放实验活动 , 要求成立实验小组 、 每

 组全员参与 。

 这样 , 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典型大气污

 染物控制实验工艺流程 、 自行组装设备仪器 、 自行

 调试 、

 自行采集数据 、

 自行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与

 结果分析 , 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二是利用

 实际大气污染工程项目资料 , 包括大气污染工程工

 艺流程图 、 设备加工图 、 现场布置和安装图纸等 ,

 构建实际工程试验和设计环境 , 进行现场讲授和互

 动 。

 目的是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局部转变为相应

 的工程项目研讨和分析等思辨环节中 , 比较性地讲

 解和讨论学生自身的工程设计与实际工程设计在工

 程试验或工程设计依据 、 方案 、 方法 、 流程和图纸

 等方面的异同 ,

 培养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 进而实现基于 OBE 的理论和实践一体

 化的教学效果 。( 四 )

 教学范围基于 OBE 理念的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的教

 学不限于课内教学 , 而且涵盖课外创新能力的培

 养 。

 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所学相关的实验与实践能

 力培养 。为此 , 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与能源动

 力行业及大气污染控制专业密切相关的课外竞赛活

 动 , 包括创新创业大赛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

 赛 、 挑战杯赛 、 数学建模大赛等学以致用的科学与

 工程实践活动 。

 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积

 极性 、

 协作性 ,

 突出学以致用的理念 ,

 提升其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五 )

 教学实践高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 , 已经成为

 普通本科教学中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

 之一 , 也是基于 OBE 导向的重要理念之一 。

 实现

 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方面

 的工科人才 , 就是要注重学生在校所学与电力 、环

 保等企业实际所需的具体衔接 , 注重学校与企业资

 源和信息的共享 。为此 , 我们在已经建立的与诸多大型国企的联

 合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

 把已经形成的研究生产教融

 合的联合培养模型延伸到...

推荐访问:新工科理念教学 工科 理念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