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析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与政府责任

时间:2022-11-20 15:55:10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网络,是保障公民自由、平等获得文化和信息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政府在发展图书馆事业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分析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不均衡问题,阐述了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不均衡;发展;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84-1

一、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必要性

(一)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保证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方式。由于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不同,所以人们对文化权利的范围界定也有所不同。但目前人们对文化权利的范围还是有一个大体一致的认识,即文化权利主要包括:文化认同权;信息权;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享受科学进步的权利等。我国有学者认为,公民文化权利包括四个基本方面:第一,公民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第二,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第三,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第四公民的文化成果受到保护的权利。

从文化权利的内涵与范围可知,公众利用公共图书馆获取知识与信息,显然就是实现自身文化权利的一种途径。由此我们可以说,保障公民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也就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一种方式;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这样一种文化设施,就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一种制度安排;政府重视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就是重视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二)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保障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公民参与政治也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既包括遵循既定的参与程序,也包括公民自身表达意见的能力素养条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尤其是在网络化条件下,公民参与政治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与知识素养,如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自我利益诉求的表达能力素养、信息传递工具的使用能力素养等。而公共图书馆就是为公民提高信息与知识能力素养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设施,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是公民的自我教育机构、自我能力素养培养机构。公共图书馆通过为公民提供自我教育和 自我能力培养的服务,为公民正确行使民主参与权利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持,从而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社会设施。

(三)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社会力量的聚合与协同,其中,对社会成员实施广泛的人文教育和社会包容,使社会保持人际和谐状态,理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由本身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一直保持非意识形态的人文教育和社会包容职能。

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不均衡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事业城乡发展不均衡。在城乡二元体制下,财政投人包括文化投人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2004年我国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共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城市文化经费投47个百分点。与此相适应,财政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县级图书馆的投入力度相对偏小,发展相对滞后。

(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公共图书馆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人不足。1996年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总投人的增长速度虽然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但落后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反映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总投人的增长速度落后 于总支出的增长速度,这说明财政投入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

(三)公共图书馆资源供求结构不合理。公共图书馆资源供给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结构单一。在接受捐赠方面,也以图书、资料、手稿等实物为多。二是公共图书馆供给与需求不协调。我国现在的公共图书馆类型单一,清一色都是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存在着整齐划一的僵化布局现象。少年儿童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很少。

三、政府在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中应采取的途径

(一)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建立公共图书馆资源配置平衡机制,就是要建立公共图书馆投人增长的保障机制,建立增量投人向落后地区公共图书馆、基层公共图书馆倾斜的机制。针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把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人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推动各级政府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人力度,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程度,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图书馆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针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健全财力与事 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同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国家财政的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免税与退税、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或利用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以及国际合作渠道引进资金,推动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二)合理布局,完善图书馆服务网络。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表现,也 是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事业布局必须尽力扩大社会覆盖面。走小型化道路,不是以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图书馆为重点,而是以分散的、按居民分布状况布局的小型公共图书馆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走公共图书馆平民化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德恒,关晓红.中国公共图书馆投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4,(2):61-64.

[2]熊伟.公共产品视野下图书馆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问题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5,(4):9-13.

[3]郑新,秦杰.图书馆资源配置中的浪费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4(3):67-68.

作者简介:杨红兰(1975-),女,汉族,河南林州人,河南省林州市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推荐访问:浅析 事业 公共图书馆 政府 责任